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之路>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篇

晓铧分享

  现如今, 创业 一词成为热点,但创业项目的选择、资金的筹集、项目风险与收益对投资者来说还需要谨慎对待。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篇一

  创业征途上每迈出一步,都提前周密部署。这个弱小的闽南农村女孩精心“设计”着自己早教创业的每一个步骤。林留芳的创业经历,似乎少了些冲动,但毫无疑问她的规划意识却不同于其他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会给青年创业者带来不少启示。

  屡屡转折萌生创业冲动

  从一个按部就班的大学生“转身”成为一位激情澎湃的创业者,虽然有些偶然,但林留芳三年内的三次“转折”,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她坚信自己所熟稔的艺术专业就是自己创业的方向。

  在读大二时,就读音乐教育专业的她接到这样一份兼职家教:要将一个毫无基础的小男孩送上电子琴大赛赛场,而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在她的精心调教下,这个男孩子最终获得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毫无疑问,这大大增强了从小就向往教师职业的林留芳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信心。从此,她开始更多地接触音乐兼职家教,也愈发感觉到艺术培训市场极为广阔,开始有一种朦胧的创业冲动。

  然而,仅有的那点冲动显然没将林留芳推向创业浪潮。大学毕业那年,经过为期三个月、“20∶1”的残酷竞争,她进入厦门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成为幼儿部的一名教师。但是,因为感觉到全封闭的教育模式束缚了自己的思路,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岗位出现脱节,三个月后,她果断放弃了月薪超过3000元的第一份工作。旋即,进入了泉州本地的一家琴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她每天重复着接电话、接待学生、打扫卫生这样的工作,不仅感到枯燥,而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培训机构有不少都存在经营不规范的现象。她再次主动“下岗”。

  日日走访“生”出创业好项目的计划

  积蓄了足够的创业冲动能量,和其他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主人公不同的是,林留芳却一点也不冲动。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首先应该对泉州的艺术培训市场有一个理性的认识。2004年年底,她开始酝酿周密的创业计划。接下来的日子里,市区的大街小巷总是能看到一个个头矮小的小姑娘蹬着一辆自行车来回穿梭。走过每一条街道,钻进每一个巷子,拜访每一所学校、闯入每一个小区,在跟保安聊天的过程中掌握小区的入住率、学校的就学率。白天在外调查,晚上分析数据。悄无声息的三个月后,她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前期的市场调查,撰写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一个饭后的夜晚,林留芳将这本计划书递向父亲。作为长女,在父母眼中,她的能力不容置疑,她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女儿。多年经营菜摊子,家里虽然有一定的积蓄,但是创办一个艺术培训中心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不是一个小数字。那一夜,父女俩有了一次长谈。“孩子,这就当是提前给你的嫁妆吧。”最终,父亲将一张有 20万元存款的银行卡慎重地交到林留芳的手中。

  攥着父母劳作大半辈子的全部积蓄,林留芳告诉自己:创业只许成功。从此以后也拉开了这个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的序幕。

  “步步为营”赢得持续运作

  然而,20万元启动资金并不是创业的全部,创业更需要一种谋略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了租到自己花了两个月才找到的颇为看好的办公场所,林留芳三番五次找到房东的办公室。可对方张口就要她将整幢5层楼全部租下来,压根没将她这个黄毛丫头看在眼里。10多次推门而入,每次都被“请”到门外。然而,“认死理”的她还是赖在门口,拉着对方的员工分析:自己先租下部分楼层,必将带动整幢楼走向热租。最后对方被她的合理分析所打动,双方签下合约。

  如果说租场地靠的是“步步为营”以理服人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广告位“争夺大战”似乎靠的是胆识。林留芳的艺术培训机构入驻后,果然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搬了进来,整幢楼被抢租一空。随之而来的是,外墙广告位变得炙手可热,费用水涨船高。由于费用偏低,对方向林留芳提出要撤换她的广告。虽然遭到拒绝,但仍有一家相当强势的企业乘虚而入,派5个工人偷偷地将艺术培训机构的广告“摘”了下来。闻讯火速赶到现场的林留芳也丝毫不示弱,一边脚踩广告牌讨要说法,一边报警求助。当时,一个体重不过40公斤的弱小女子与5个大男人怒目相视。经过协调,她保住了其中一个广告位。林留芳感叹,当时斗胆做点挣扎,保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广告牌,更为关键的是守住了自己的阵脚。

  同时,一股不言败的坚韧劲让她克服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创业危机。精打细算,折腾了几个月,培训机构的牌子终于挂起来了,可林留芳已经是身无分文,她不得不精心筹划着每一分钱的开销。房租和工资的支付,全指望收取的培训费。可是因为名不见经传,出现招生难,刚起步时她的培训机构里老师比学生还多。这些老师都是她好不容易从各地挖过来的,深谙艺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她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将人留住。本来就很要面子的她,不得不四处举债。

  正是靠着自己规划意识和敢拼的韧劲,她的培训中心已经从雏形迈向机构化运作,创业的路子越走越宽敞。如今,已经有356名学生从她的艺术培训中心走出来,走进艺术的海洋。

  林留芳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冲动,有规划有韧劲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篇二

  大学生开发APP获5000万投资

  靠拍照、租赁服装,大三就买了奥迪

  找厕所、找停车位、找饭店……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专业APP提供的服务应有尽有。可是,要想解决生活中这么多琐事那得下载多少个APP呀?南京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阚逸龙在2013年想到这个问题时,内心一阵狂喜。

  这个脑子里经常跳出各种想法的小伙子从来不会“空想”。本月底,他和团队开发的、综合了社区生活中所需各种服务功能的APP将在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上线。

  上周五看到阚逸龙时,他正在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的一间小工作室里忙碌着。

  “屋里有点乱。”他有点不好意思,在这间学校免费提供的工作室里,他一干就是3年。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理想的他一进大学就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入校之初,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沙龙,我对创业需要做的准备、创业流程就了然于心了。” 加上参加各种创新比赛获得学校认可后还可算创新学分,阚逸龙对创业也跃跃欲试。

  想创业,可是找不到好的创业点子,苦闷的阚逸龙便成天泡在网吧寻找灵感,渐渐的,他把创业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沉迷于网吧近一年、被女朋友痛骂一顿后,他才突然醒悟。

  “坐在家里是想不出点子的,得先干起来。”没钱、没人的阚逸龙先干起了摄影,“我们和学校联系,接了不少校领导、学校活动的业务,前前后后赚了1万元。”有了这个“家底”,他又去工厂购进了大批服装进行服装租赁。在江宁大学城,学生们的晚会、活动特别多,各种礼服、西装需求相当火爆,到后来,他干脆提供起拍照、服装、后期修图、打印成品等一条龙服务。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接到200个电话。”阚逸龙介绍,大三时他就用赚来的钱买了一辆30多万元的奥迪车。

  学校领导亲自引荐,新点子获得5000余万元投资

  “一条龙”服务做得越来越顺手,不甘“寂寞”的阚逸龙开始寻找新的项目。经常在外面跑的他常常遇到找不到停车位、厕所,身边的朋友在搬到新小区后也面临找不到干洗店、洗发店的苦恼。一个综合APP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

  因曾经在学校“校园之星”的评选中荣获“创业之星”,阚逸龙和学院领导、校领导都成了“熟人”,经常交流。综合APP的想法让学院领导眼前一亮。为支持他把想法变成现实,他所在的通信工程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卢娜亲自给他引荐了杭州的一位投资人。这位投资人对阚逸龙的想法很认可,拍板给予该项目5000余万元的投资。

  有了想法只是第一步,真的干起来,困难重重。

  “一开始,南京几乎所有街道社区都拒绝与我们合作。”阚逸龙说,能得到社区的认同,可以借助其力量向附近所属的店铺推荐自己,而得到那些店铺的信任后,会便于后面工作的开展。“但和社区合作不容易。比如,江宁东山镇的一个社区,我登门拜访了5次。”

  联系商户也不容易。有一次,阚逸龙带着几个团队成员联系一小区门口的干洗店,他们被当成了骗子。他并没有就此放弃,第二天他自己一个人再次登门,先是拉家常,然后慢慢引到项目上,在详细介绍了APP的好处以及表示完全不收取费用之后,老板娘才信任了他,成了APP软件中的一员。

  已和1200多社区建立联系,APP本月底上线

  戴着黑框眼镜的阚逸龙在和别人交流时,一直面带微笑,满脸自信。环顾着眼前的工作室,他透露,随着公司团队的不断壮大,这个4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实在有点小,再过几天,他就要搬到位于鼓楼的新公司去了,APP月底将在新公司完成“上线”。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篇三

  才清晨7时,吕金刚就同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人如其名,吕金刚从来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这也是他的乐趣,“只要没事做,我就会非常难受。”于是,短短10余年之间,一个传奇就此诞生:当年仅带着70元出来闯荡的穷小子,摇身变成了身家亿万的富豪……

  打卡机逼出工作狂

  华徽国际股份董事长、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华隆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顶在吕金刚头上的名衔足以让人羡慕,但在1990年时,他还只是一个来自宜宾南溪、仅带着70元钱的17岁穷小子。

  此后5年间,没钱也没人脉支持的吕金刚干过厨师、当过送货司机、做过业务员……尽管工作岗位都不甚理想,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坚持了下来,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量食品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宝贵资源以及丰富的相关营销经验。

  利用“第一桶金”,吕金刚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于1996年投资成立了成都华隆食品公司,开始走向食品代理之路。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可怜的5个人,业务发展很长时间都无起色。

  但吕金刚却出人意料地干了一件“傻事”:用占到总资金10%多的3800元,买了一台打卡机――而当时,打卡机在很多大公司都没有普及。吕金刚说,这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而打卡机也见证了他近乎疯狂的努力: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吕金刚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

  吕金刚的努力收到了巨大回报,到2000年,华隆食品成功代理国内外几十个知名品牌,并在川内构建了商超、社区便利店流通100%覆盖率的销售网络,雄霸一方。

  高人一筹的胆识

  “产品开发、销售的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市场,我绝不会做没有市场的产品和生意。”吕金刚很勇猛,是商战中忘我奋战的斗士,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轻老总骨子里饱含的其实是睿智和胆识。

  2001年,吕金刚代理了安徽一瓜子品牌。有一次到安徽,他详细地看了这种瓜子的生产工艺后恍然大悟:原来瓜子并非“炒”的,而是用中草药做辅料,经过泡、蒸、煮、晒等生产工艺“煮”制而成。于是吕金刚涌现出了一个念头:何不把工艺搬到成都,自己也生产出一款“煮”瓜子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赢得周围人的支持,但2001年8月,吕金刚还是注资500万元成立了徽记食品有限公司,同时还高薪聘请徽派瓜子的原班人马,为自己精心取名打造的“徽记”瓜子做生产指导。几乎在一夜之间,“徽记”瓜子就畅销四川和西南地区;此后“徽记”豆腐干系列等产品也逐步红火起来。

  用前途换来信誉

  然而,两个招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3年间,“徽记”的发展壮大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奔走于各银行之间的吕金刚很长时间内没找到解决办法。怎么办?他决定用自己的信誉来博一把。

  吕金刚亮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财产都拿出来作为风险担保,并签承诺终身偿还,“这是把我的个人前途都搭进去了。”他的做法赢得了众多银行的信任,成功取得资金后,“徽记”再次实现跨越,“华隆”和“徽记”双双资产过亿。“这是‘徽记’8年来,我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次,可承担压力本身就是管理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恐怕早就倒下了。”他坦言。

  
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的人还看了:

1.9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3个

2.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个

3.90的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4.四个8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5.白手起家故事创业故事

    26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