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微信网络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弘达分享

  在确定营销计划之前,应先进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微信网络营销策略案例分析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微信网络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一

  微商有前途吗?在还没有看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之前,微商们也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了。至于那些“月入过万”、“日赚过千”的商家们而言,还能风光多久?随着社会化分销接踵而来,各大平台的“千商百战”,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变革来临,迎接挑战。

  昨天,一条由俞敏洪等人投资的一个名为“大V店”的微信电商项目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来作为明星企业家的俞敏洪身上就有太多的光环,加之投资的又是如火如荼的“V店”(其实就是微店),这下彻底点燃了微商们的梦想,连大佬都如此看好微商,普通的商家又有何理由看衰呢?

  微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词了,喜欢他的人认为未来它将和pc端的淘宝平分秋色;厌恶他的人会认为,微商必死,它违背了微信社交的天然属性,腾讯出手只是早晚的事。不管是看好还是唱衰,笔者认为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既然大佬都看到了微信营销的商机,那说明至少在某个时间段里微商还会火一阵子。

  为何要投资 “大V店”

  “大V店”的定位是让妈妈和自媒体人轻松开店,为何将人群锁定在妈妈和自媒体上,通过分析和判断,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瞄准了移动端的碎片化时间。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大属性就是移动化和碎片化,对于微商来说,如何抓取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将是产品销售好坏的关键。操作过微信公众账号的人都知道,瞄准某个时间段推送消息[转载:/],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抓住节点时间不同,“大V店”抓住的是背后操作的人,妈妈和自媒体群体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做这一事情。

  第二、解决了微商的信用问题。既然叫“大V店”,那么首先一定是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次有着自己的用户和粉丝。像微博大V一样,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决定用户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俞敏洪他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用大v的公信力来解决粉丝和用户对产品的质疑。这也是自媒体人微信变现的最佳方式。

  第三、用人格来为品牌背书。既然解决了信用问题,那么下一步就应该是积累品牌。微信虽然不是一个营销工具,但却是一个很好的CRM客户关系管理。自媒体平台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积累粉丝的过程,变现的方式也只有通过把这些忠实的粉丝转化成潜在的客户。这和“大V店”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加上有人格为产品背书,品牌效应、口碑效应很快就可以做起来。

  大V店面临的两大难题

  尽管“大V”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依旧有两大难题亟需解决:

  一是“V店”的流量哪里来。有人说,大V开店还需要担心流量吗?大凡做过微商的朋友都清楚,再有影响力的人也希望每天有不同的新人关注自己,买自己的产品。微信不同于微博,不是每个人都有韩寒、李开复那样的影响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罗振宇、鬼脚七那样的专业度,微商里愿意为你买单的人十有八九是你熟悉的人。对于许多只能称为“买手”、“达人”来说,还得不断为他们输送流量。否则,“V店”也只能是一个空壳。

  二是如何对用户进行有效管理。粉丝和用户的管理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在“大V店”上,基本上是用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做用户沉淀。而这种沉淀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和好玩的东西很难留住这些粉丝[转载:/]。它与关注公众账号不同,可以和大V学习东西,分享干货。而“V店”纯属一个交易平台,而且很多妈妈、自媒体人根本搞不清该卖什么。在公众账号里大V还可以通过自媒体招聘的方式来变现,而在“V店”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虽然大家都在热吵微商,认为微商将是大势所趋。但是云山雾罩的微商依旧让人扑朔迷离,口袋购物融资了3.5亿美元,京东购物入口又让人驻足观望。这一切的未知让无数商家失望又希望,于是人们不禁要问:

  微商的未来在哪里

  这一问题不光是商家们在问,微信开发者也在问,至于答案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微商会不会迎来春天笔者也不清楚,但是有两个问题微商们必须要清楚。

  何谓微商?微商一词的兴起暂无官方定义,以微博、微信等各种自媒体为依托,不以地域为限制可实现在线支付的个体销售行为统称为微商。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微商就是在你的微博微信上卖衣服卖包卖鞋子卖杂货的朋友。每谈及此,大家可谓苦不堪言、槽点满满,拿朋友圈来说,昔日好友整天在朋友圈卖着你根本用不上的商品,碍于面子不好拖黑,可看久了当真影响心情。尤其好友还来推销让你支持下生意,更是让我们的处境万分尴尬。于是一提微商就友尽的事也不乏于耳。那么问题来了,微商真的有未来么?

  其实作为一个新的流量红口,微商的兴起也在理所应当之中。面对这么多的使用群体,只要合理利用,微商群体的兴盛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问题在这个时候来了,面对自己的朋友圈,面对自己的关注群体,如何去做,做的时候着重点是什么,我想大家真的应该可以考虑下,毕竟微商要利用的资源其实有很多。

  微商要善于利用圈子效应锁定潜在客户。从最普遍的微商困境来看微商的失败之处往往在于选对了平台却选错了对象。微信、QQ的确拥有巨大的流量资源,但是却并不等同于客户资源,毕竟需要购买商品的群体和你的朋友并不能完全重合,怎样正确筛选你的客户群是微商得以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要寻找需要我们产品的客户,这便需要圈子效应。那么什么是圈子效应呢,举个例子,脸上爱长痘痘的两个人更容易产生共同话题,也更容易结伴购买相关祛痘产品,所以反推来说,如果我们要进行祛痘产品的营销推广就要优先锁定有需要的群体,而这个群体的特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客户的特征。为了避免对牛弹琴的尴尬,利用圈子效应锁定潜在客户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微商要巧妙利用人际关系纽带,促进二次营销。微商的优势之处另一方面体现在微商和客户之间往往存在交易之外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头疼于怎样拒绝微商的兜售的原因所在。简而言之,因为这层关系的存在,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微商销售的产品。但是,我们应该警醒的是,促成这单交易的绝不是仅仅的道义支持,而更是发自深层的信任感,试想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差劲且售价高于同类,第二次交易将从何谈起呢?一锤子买卖自然能够带来短期盈利,却终不是长久之计,这样的微商难逃被拖黑的命运。所以,人际关系纽带是微商发展的资源,却更需要微商们小心经营用心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忠实客户。

  微商应依赖其他自媒体形成粉丝效应。既然微商依托于自媒体得以成活,反过来,自媒体也可以供给微商更多的资源。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知名博主在线营销周边产品。自媒体创作者利用自己积累的粉丝资源巧妙的转变成客户资源,进行相关范围内的产品营销可谓精明之至。比方说瘦身小组推广开来的瘦身精油往往比其他途径更具说服力,同道中人好评的产品通常更值得信赖。韩国辣妈郑多燕正是精深此道才推出了一系列健身操视频进行出售。这便是微商可以从自媒体平台借助的又一大优势:粉丝购买力。

  微商会以何种形式存在: C2C或 B2C或两者并存

  目前,微商分为两种流派,一种是以口袋购物为首的C2C流派;另一种是以京东微店、微盟旺铺、口袋通微商城等国家队和微信第三方为主的B2C流派。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口袋购物有强大的商家基础,京东微店有“国家队”作支撑;第三方能聚合分散的社会化媒体流量。很难看出哪一方有明显的胜势。笔者认为,这两种形式都有可能存在,就像淘宝和天猫,不会因为任何一方的强大而另一方就衰亡。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未来移动电商(排除pc端)如何发展,腾讯一定是赢家。微商要么成于微信要么成于APP(目前只有APP+微信两种表现形式)。京东微店抢了B2C的生意(目前正在积极进军C2C),口袋购物抢了C2C的市场,无论怎么样,腾讯都有一种胜券在握的姿势,有钱就是任性,反正口袋购物和京东我都投了,左右押宝京东(微信),右手押宝口袋购物(APP)。

  离开朋友圈微商怎么办

  捆绑在微信上的微商,不免让人有些担忧。从目前来看,除了朋友圈之外似乎没有更多更好的渠道来进行品牌曝光。QQ空间已经过时,微博和微信又相互“掐架”,陌陌、易信活跃度直线下降,至于BBS、贴吧效果甚微。左思右想除了朋友圈似乎没有更好的营销通道,但是在朋友圈做推广营销,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稍有不慎,就会被官方“秒杀”。笔者认为微信应该既然想做电商又不想破坏朋友圈生态,就应该同朋友圈一起,并列开放一个“购物圈”的营销通道,否则不仅把用户作死,还会将自己置于不利之地。

  总结

  在还没有看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之前,微商们也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了。至于那些“月入过万”、“日赚过千”的商家们而言,还能风光多久?随着社会化分销接踵而来,各大平台的“千商百战”,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变革来临,迎接挑战。

  微信网络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二

  月销售额100万的微商

  微信的流行,也让微商这个词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微信平台开店方便,也不用再缴纳保证金,人人都能以非常低的成本开店。所以很多人也都希望在微信上做生意,一时间微商兴起。但是到底如何做好微商?就是在朋友圈里、好友群里发发店铺和商品的链接,做做广告推销么?好像这样做的微商生意都非常不好。带着这许多的困惑,我采访了浙江宁波一个做面膜生意的微商,这位90后潘同学向我讲述了他是如何实现月销售额100万的,或许他的经验对做微商的朋友会有很好的启发。

  大学时在玩耍中接触了微商

  在微信刚出来我就开始试着玩了,年轻嘛喜欢时尚的东西。当时微信公众号还不多,我就自己弄了一个,然后为了加粉丝,我就赞助学校的文艺晚会,把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放在大屏幕上,关注微信公众号送苹果(可吃的苹果,不是苹果手机)!当时一所大学10000人,我做了整个大学园区所有学校的赞助,一共积攒了7万多一点的粉丝。通过这些粉丝,我开始向粉丝销售水果,做起来水果生意,每月都有进账,这也是我做微商的开始。毕业后,2012年我将这个拥有7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卖了5万元。

  被炒鱿鱼后在KTV中做起了面膜生意

  毕业后家里人让我做一番稳定的事就让我去大公司上班,可是我早上起不来,然后钱没有赚到就被公司开除了。因为心情非常失落,然后我就拿我卖公众号的5万块钱去酒吧KTV找小姐陪我唱歌喝酒消遣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KTV的妈咪,她说小姐们平时不保养怎么做生意啊,皮肤那么差哪个客人会要?我一听,商机来了。所以我准备做护肤品,平时老去酒吧KTV,小姐妈咪很多资源,所以我开始送面膜给小姐和妈咪。不知不觉我的5万元送了近3万元的面膜出去。

  开始也考虑,这么送应该没啥效果。但是第二个月效果就出来了,好多小姐开始找我要面膜了,她们不停的加我微信,于是我开始向她们销售面膜。第二个月我没有像那些微商一样朋友圈发广告,就卖出去了5万多的面膜,仅仅是小姐们买的。微商是一个互利的平台,我将小姐们渐渐变变成了我的下家,开始做我的代理。由于全市的KTV小姐都在使用我的面膜,所以我的影响力已经比较大了,这个时候KTV领头羊K馆的老总联系了我,打算和我合作,他给我提供场所,和我一起做微商。

  所以当时我就直接推出一系列的打包销售方案,购买我的面膜5000元就送KTV包厢欢唱6小时,啤酒一箱加果盘小吃。因为是KTV的领头羊所以影响力很大,在他们的大厅都有我的产品展示,这让我的产品有了信誉背书,因此大大提升了销量。

  美容院“卧底”做销售,拓展更高端客户资源

  后来我想想,既然娱乐圈那么有消费能力,那么公司白领,老板的老婆,这个群体消费能力应该更强大吧。所以我当时选择找一份固定工作!就去了一家整形医院做了销售助理。其实我知道我的目的不是为了那一个月2500元的工资,而是认识一些和美容相关的人群。因为只有有钱有闲的女人才会去美容院。3个月的时间我就在全市跑了100多家美容院。

  在KTV买面膜时留下的送面膜的习惯还是没有变,送给美容院的老板娘以及富婆、美女们。结果和以前一样回头客很多,而美容院的老板娘也有自己的产品代理,我就帮着一起卖,所以产品逐渐开始多样化了。于是开始找代理,我这次找的代理大多数都是结婚的老女人,而且老公很有钱的那种,老公应酬特别多,花花肠子也特别多的。就这样给那些女人洗脑如果自己再不保养,那么老公就要跑路了,于是他们很舍得花钱买美容产品。他们的购买能力,一次购买都在5位数。如何让他们做你的代理呢,我告诉她们,如果她给介绍一个新客户,我就送她一盒面膜,介绍10个送10盒。

  我认为销售不好的代理,主要是他们自己没使用产品,所以我要求他们必须自己买了使用,然后把感受告诉客户。就这样又筛选掉一批不合格的代理,但是销量直线上升。代理我不怎么管理,我只会和他们说第一不能低价乱卖,第二我把我自己的利益放低,让她们有利可图。并且对于业绩高的代理,直接送iPhone手机,并在代理群中公开表扬,给勇气和激励。目前,每个代理每月销售额3万以上,30个代理一共销售额破百万上下。

  至于代理是如何卖产品的?他们其实手段和我一样,先送产品给客户体验,然后跑美容院和酒吧、KTV,我手里此前积累的小姐和富婆资源都交给代理去做,我现在的时间都用来找更好的产品,已经与台湾一家知名面膜商谈好了大陆地区的总代理,向更高的销售目标前进。

  磐石之心点评:

  采访完90后小潘,我内心五味杂陈,感觉有许许多多的感触和启发,或许这些启发对你也有价值。

  1、90后真的是在玩中赚钱。90后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确实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确实把工作当成了玩,把玩当成了工作,已经分不清楚。而这也值得所有父母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许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而商家要考虑如何让这群新新消费群体玩的高兴。企业则要将员工的乐趣放在第一位,让他们在快乐中工作。

  2、舍得,大智慧。小潘一直强调,他推进业务的前提都是靠送东西。比如,搞水果微商的时候,为了拉公众号关注就送苹果,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大“出血”,但是付出总有回报。在卖面膜的时候,竟然将自己仅有的5万元送出去3万,这个魄力不是一般创业者有的。

  3、圈子经济。如何定位一群对你感兴趣的人,或者说具有相同的需求的人,这是商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小潘在KTV和美容院里找到了一群迫切需要美容产品的女性,抓住了他们的消费心理,于是专注于为这个圈子的人提供服务。再比如,小米手机,定位为发烧友手机,这也是做了人群的区隔,让需求变得更加明确。圈子经济是未来构成产业细分的主要方向,值得研究和思考。

  4、体验经济。如何更好的卖出面膜?销售面膜的人必须要先体验,体验后将真实感受告诉顾客,只有这样才可打动人;让顾客体验产品,然后告知感受,完善产品。所以体验经济的时代已经从互联网向传统产业辐射。

  5、微信所起的作用。整个采访小潘并没有过多的提到微信和微商店,最后我问他,为何没有谈到微信和微商店呢?他说,微信只是作为一个通信工具,帮助我组织代理群,与客户沟通。如果天天在朋友圈发产品广告,肯定好友们受不了,这种营销方式是不科学,不健康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又另外采访了一个更大型的微商负责人“李艾舍”,他与我详细探讨了基于社交平台的人人开店模式。

  首先,更低的开店成本,更简单的管理和沟通方式,更普及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让人人开店成为可能。目前,有大量与微信接口的开店工具可以选择,而且使用简单,人人都能学会。

  其次,安利模式利用社交平台可以产生裂变。安利模式的核心就是发展下线,而微信、QQ这些便捷的社交工具为发展下线,组织和管理线下提供了帮助。本质就是提高了发展和管理下线的效率。总代理建一个500人的群,500人每人再建一个500人的群,如此裂变下去,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线上销售团队,他们是依靠利益捆绑在一起,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再次,在朋友圈、微博、论坛、贴吧、QQ群等任何有人的地方轻松分享产品就可以卖货。社交化电商,并非集中在微信一个社交平台上,任何有人地方都可以卖货,只需一个链接。

  几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要做好微商的前提是拥有出色货源。而获得好货源的前提是你有能力说服企业把货给你代理,而这种能力就是你所建立的圈子和社区是否具有足够强大的销售能力。

  2、人人皆商,并非社区化电商首创,淘宝也是本着这种梦想建立的。只是社交平台让交易的效率、流量获取成本都变得出色,同时整个交易结构更加扁平化。所以微商最有可能威胁的是阿里的淘宝平台。

  3、微商集中在品牌认知不强势的消费品行业,比如,面膜、化妆品、水杯、服装等单价小、不需更多服务的商品,而这些则正是淘宝最热的品类。而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品牌认知强的产业是无法推进的。

  4、微商看似非常美好,人人皆商,但是最终仍然会形成金字塔形结构,头上的总代理处于塔尖营收最高,而其他店铺根据销量等级递减,而处于塔底的小微商最多。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最终他们也几乎无利可图,退出这场游戏。微商并没有构建一个足够扁平化的组织模型,尽管最初的理想是完全扁平化。

  5微商并不能成为商业的主流,只是会成为一种局限于某一些品类的交易形式。也很可能昙花一现,其生命力仍待观察。

  所谓大道至简,一切都会回归本质,无论什么时代,商业的本质都是追逐利润,如果无法实现足够多的利润和合理的分配制度,最终都只是幻影。

137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