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开店指南>融资>

工程项目融资担保文件

晓铧分享

  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 担保法上的担保,又称债权担保、债的担保、债务担保,是个总括的概念。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工程项目融资担保文件,希望能帮到你。

  工程项目融资担保文件

  国际项目融资中所使用的直接担保文件主要为项目资产担保协议、保证人提供的有限信用保证协议和由项目主办人或政府机构出具的安慰信,它们在法律上往往被作为项目贷款协议的附件。但由于项目融资的贷款偿还主要依赖于项目现金流量,而不是依赖于借款人本身的信用和担保财产的价值(它们均不足以作为偿债保障),这就使得项目融资中的担保须追求某些特殊的目的。

  项目融资中的项目资产担保协议形式上与一般的资产抵押和按揭文件无异,但在内容上则具有以下特点:⑴该担保协议要求项目公司以全部项目资产(包括未来建成的项目资产)作为担保,实现项目资产的“总担保化”,这在缺乏按揭制度的国家中通常须依意思自治原则做出详细的合同约定。⑵该担保协议通常要求在贷款人的债权得不到按约清偿时,使之可得到对项目资产的物权性权利(包括将其委托第三人经营的权利),而不是仅依其取得“强制性债权”②,按照英美法学者的认识,项目资产作为担保品的价值是极小的(例如设有预计油气流量的输油管线),它根本不足以作为贷款偿还的保障,因此“项目的贷款人将更重视项目运营方已证实的能力而不是资产的价值,因为是运营方的能力而不是项目资产的价值决定了贷款是否能按时偿还”③。⑶该担保协议须禁止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再行提供任何第三人设为担保,以保障项目贷款人享有优于其他债权人或追索权人的物权性权利,并在贷款协议被违反时,使贷款人可以合法地成为项目资产的指定接收人。⑷该担保协议需规定项目公司有责任办理和取得项目资产权利的一切法定手续,并有责任在项目资产建成后办理所在国法律要求的一切登记手续。⑸该担保协议通常指定由特定的代理机构或信托受托人负责对设为担保的项目资产进行监督和保护,并且须规定其担保权享有人为可以变动的银团贷款人。

  项目融资中的信用保证协议在形式上与一般的保证文件亦无不同,但在保证协议的内容和目的上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此类保证系仅具有附属担保意义的有限信用担保,它实际上是项目贷款信用保障机制的某种补充,因而确定有限担保额通常须首先明确有效净现金流量与应偿贷额之间的信用差额。其次,此类保证通常以担保某种具体的信用保障措施为直接目的,并且将在该信用保障措施发生违约时(而非在借款人不能偿债时)实现该保证之债,其作用具有复杂性,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信用保证有现金流量缺额保证、建设或运营成本超支保证、其他特定的项目风险保证等。除上述担保形式外,在项目融资中还经常使用意向性担保,其典型形式为“安慰信(Letter of Comfort)”。它是由项目主办人或政府机构向贷款人出具的旨在提供特定信用性保证的意向表示,其内容往往不限于承诺信用之债,还可能是追加投资承诺或者债务主体变更承诺。

  由上可见,在项目融资中,财产担保和信用担保均仅具有补充手段和附属手段之意义,它们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抵押与保证并不完全相同。事实上,在项目融资结构中, 保障贷款偿还的主要手段并不是直接担保,而是被称为“间接担保”的信用保障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法律文件就是项目完工担保协议、现金流量缺额担保协议、设备与材料长期供应合同、项目产品长期购买合同、信托文件等,此外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机构签署的特许文件和项目工程承包人签署的一系列保函也具有项目贷款信用保障作用。

  担保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担保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压力以及融资难等问题,国家在担保机构建立方面的推动力度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各类资金看到契机,纷纷进入担保行业。担保行业涉及的业务领域较为广泛,为不同经济主体提供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消费、投资、出口以及税收和财政等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其信用评级、信用增级以及信用放大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也计划设立或投资担保公司。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担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融资担保业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12月,全国共有融资担保公司7898家,全行业实收资本9255亿元,在保余额2.74万亿元,其中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34万亿元,中小微融资担保贷款余额1.28万亿,服务中小微客户25.14万户。对于促进资金融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缓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了积极作用。[1]

  据《2013-2017年中国担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拥有担保机构数量848家,而到了2008年末,该数量增长为4247家,较上一年增长13.9%。2003-2008年中国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4.5%;2009年底,全国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547户;由于行业整顿,至2010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较上年增长60.9%;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16.6万户,较上年增长48.9%。在担保贷款余额中,有77.2%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贷款,贷款余额达到6894亿元,较上年增长69.9%。而在16.6万融资性担保贷款的户数中,也有14.2万户为中小企业,占比达到85.5%。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一年后,担保行业“大洗牌”基本完成。截至2011年5月31日,全国纳入规范整顿范围的机构数量为9192家,已完成规范整顿的为8732家,正在规范整顿中的机构数量为326家,尚未进行规范整顿的机构数量为134家,规范整顿完成率为95%,规范整顿合格的为6473家,全国共发放经营许可证5888张。

  前瞻网认为,转变发展模式是融资性担保机构当务之急,商业性担保机构应当形成集团化综合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担保机构的综合效益。商业化运作、细分市场专业化、一体化联盟、银保企合作将是担保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5年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意见》系统规划了通过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切实发挥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以及创业就业的重要作用,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小微企业和"三农"。《意见》明确了发展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新型融资担保行业的指导思想,以及政策扶持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展与规范并重的两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在保户数占比五年内达到不低于60%和融资担保机构体系、监管制度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建设等发展目标。

  担保的定义介绍

  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

  担保为了担保债权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从我国担保法的内容看,债的担保应当说是指以当事人的一定财产为基础的,能够用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实现的方法。担保法上的担保,又称债权担保、债的担保、债务担保,是个总括的概念,内涵丰富,外延极广。在我国的立法上并未对此下一明确的定义。

  [assure;guarantee;vouch for] (对某事)负责;保证,保证做到或保证不出问题。它是一种承诺,是对担保人和被担保人行为的一种约束。担保一般发生在经济行为中,如被担保人到时不履行承诺,一般由担保人代被担保人先行履行承诺。担保一般有口头担保和书面担保,但只有书面担保才具有真正意义的法律效力。

  民法上指为保障债权实现而采取的保证、抵押等行为。如甲向银行借款,乙为甲提供担保,保证在规定期内甲履行还款义务,一旦甲不履行义务时,乙予以履行。我国在1995年颁行担保法,规定了有关事项。刑事诉讼法上的担保则是为取保候审、保外就医等提供一定的保证。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种是对一个人的人品上的担保,这种担保绝大多数是口头性质的,它的意义只是表明担保人对被担保人的一种信任和赞赏,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有的只是担保人对被担保人的一种监督,但这种担保对双方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约束力。示例:我用名誉担保这人绝对可靠。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担保是移民担保,都采用这一政策。移民担保多数具有上述两种担保的性质。

工程项目融资担保文件相关文章:

1.项目融资担保的形式有哪些

2.工程投资项目融资

3.工程项目融资方式

4.bt工程项目融资方案

5.工程项目融资的含义

    238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