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
有人来问关于企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什么,看完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文章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
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基础教材。 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设有“案例导人”“综合案例”“管理小故事”“实训游戏”“现场实录”“自我评估练习”等,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使用,也可为相关人士参考。
1、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 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 矛盾 协调的主要手段是:生产、战争、道德、管理
2、管理的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3、不当管理者的人也需要学习管理 不学管理就不明白社会的真假美丑善恶 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有利于了解相互行为增强生存能力、 相对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借助管理来实现更多的欲望
4、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 效率与效益相比效益是第一位的 有效的管理即要讲求效益、也要讲求效率
5、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表现为确定目标和过到目标的步骤 组织目标变成现实需要的人力、资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的过程 领导运用职权和威信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控制保证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检查和纠偏工作
6、管理学的特点
1、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
2、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等
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
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 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
7、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直接下属 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8、组织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1、个人之所以要加入组织就是因为自己无法独自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9、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充当着三方面共十种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
2、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
3、决策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10、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
1、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抓权、不清楚自己定位、不信任别人、职业习惯
2、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不承担责任不得罪人
3、基层管理者只贯彻落实不管结果。要么死执行要么不执行
11、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的职权一般包括支配权、强制权、奖赏权 支配权是命令必须服从强制权是威胁迫使服从奖赏权是奖励诱使服从
12、管理者的职权并不总是有效的
1、当管理者运用权利的目的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权力不会太有效
2、权力受到更高一级或同级、下级的权力限制即使是最高权力也受到法律及 政府限制
3、在组织权力范围内也会受到权力重叠交叉的限制
4、若下属拒绝接受权力支配权力的有效性也会丧失
13、影响管理者职权大小的因素
1、职位岗位职责
2、能力个人素质
3、历史原因
14、管理者不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下属的工作负责 员工工作没干好固然与能力和积极性有关但选用合用的员工的调动积极性本身就是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没有识人之明在工作中用人之短下属即表现为笨所以问题出在下属身上根子却在管理者身上
15、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
1、技术技能诊断技术决策计划组织评价书写技术
2、人际技术表达协调激励领导公关能力
3、概念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
16、在工作中培养管理人员的方法
1、管理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
2、管理工作丰富化扩大工作范围
3、设立副职或助理
4、管理问题研讨会或案例研讨会
5、敏感性训练模拟演练
6、计算机模拟训练
17、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一经验管理 经验管理思想认为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素质 工业革命使工作和农业分开有了工厂没有经验可借鉴所以管理者凭自己的能力和对管理问题的理解进行管理成功失败皆难以解释原因相信上帝赐福没有代表人物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出现混乱这催生了科学管理思想的诞生
18、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二科学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美国的泰勒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的管理》一书他从钢铁厂的工人干至总工程师他是从“工人为什么磨洋工”这一问题开始研究管理的 科学管理所要做的一切都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19、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三行为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梅奥根据西方电气公司的霍叠实验得出结论
1、人的行为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
2、社会关系对个体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3、群体规范控制着每一个工人的产出即成员之间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组织
4、金钱不是决定产生的唯一因素 行为管理思想强调的重点是理解人的行为 梅奥的实验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奠定了基础
20、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四定量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无是二战中英美部队为提高效率实行最优分配抗击德军发明的战后这些军人到了企业就业后相关企业迅速发展使企业主认识到了定量管理的重要性 定量管理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
21、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五权变管理思想 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代表人物无
22、我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战争时期一切满足革命战争的需要 全国解放后没收资本家的工业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统一计划分配 总结经验时期1956-1965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23、管理最新理论企业再造理论流程再造 代表人物美国的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1994年他们合作出版了《企业再造》一书企业再造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在当前的三C即顾客、竞争和变化世界中以任务为导向安排工作岗位的作法已属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京戏以流程为中心去安排工作也就是进行企业再造 所谓企业再造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重新的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之所以要进行企业再造是大多数企业并不是以流程为导向而是忙于流程中的各项任务忙于本位工作重视人事、结构而不是流程
24、管理环境的构成及内外环境因素
1、管理环境的构成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
2、外部环境因素又为分一般环境因素和任务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风俗、道德、人口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科技进步任务环境因素包括资源供应者银行、人才市场、科研机构、材料供应商、服务对象企业客户和产品消费者、竞争者、政府主管部门工商、税务、劳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工会、消协、环保组织
3、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因素和经营条件因素 组织文化实际上是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组织文化因素包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 经营条件因素包括人员素质、资金实力、科研力量、信誉等
25、管理上用以减少环境压力常用的措施 广告建立品牌忠诚度、增加销量和竞争实力联合兼并或建立战略联盟行业协会等以对付更强大的对手舆论改变不利地位制定战略如多种经营等
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
一、从心出发谈经营
以心为本,重在“心”字,一切关注在于经营管理要从心出发,把心放在员工和客户的身上,它能为企业建立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之间互惠互利的关系。“以心为本”,这个概念中的“心”更多地借鉴了传统哲学和文化概念。古时候人们对思维和情感产生的机理不十分清楚,认为思想、意识和情感来源于心。人们常用“心想”或者“心说”来描述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以心为本的经营首要条件是要建立仁爱之心。仁爱,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人性的品格。人一旦具有“仁爱”之心,对他人和事物的看法与情感将会产生巨大变化。这里,具有仁爱之心并不是要求回报,而是以一种“无私”的心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珍惜他人和身外之物。
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其经典电影《摩登时代》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羊群蜂拥而过,大群工人走进工厂,这暗喻工人命运和羊群一样。为了维持没有内容的生活成为机器的零件,为生产线所奴役,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付出为代价。而到了高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机器已不需要人来操作的今天,许多企业的员工处境仍与当时并无太大的差异。现代社会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令部分企业的员工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到现在仍让我们痛心。忽视员工心理的健康问题,将使企业用人成本激增,也将令劳资关系缺少感情纽带和信任基础,进而导致企业与员工对立,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也将随之降低,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维持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能只停留在薪酬体系上,应该从关心员工开始。员工都希望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比如被公司派去接受培训,还有就是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福利。最重要的是,员工希望获得授权以自主决断一些事情,希望自己做出的贡献能够得到组织的肯定与认同。员工的需求得到关心,获得安全感,创造力会更容易被唤起。
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买卖关系,双方通过实物或者货币进行交换以换取自己所需物品或者服务。而实际上,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是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关系。客户的不同需要,能提升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尤其是优质的客户对于企业的作用,远非产生财务账面利润那么简单,还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残酷,只有最先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市场销售。因此,企业管理不得不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只有快速响应并满足客户个性化和瞬息万变的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不得不让位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指标也从“成本”和“利润”转变为“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满意度,要从关心客户开始。关心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真正想要什么。
二、“以心为本”的经营管理模式
“以心为本”的经营不是一个口号,只有企业真正落实,才能发挥其作用。其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总结为建立企业共同体和利他经营两个部分。在经营中建立于有利于员工的关系,有利于客户、社会的关系,甚至在经营中做出有利于竞争者的选择。“以心为本”本着“利他”的精神,某些时候会牺牲一部分利益,但最终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1、建立企业共同体
以心为本,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心心相印、同舟共济、兴衰与共这样一种家庭式的命运共同体。经营管理者以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体贴、关爱每一个员工、视员工为家族的一员,把追求员工物心两个方面的幸福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并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落实;员工则把公司看做是自己的家,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把为公司做贡献视为最高职责,愿意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切;员工之间团结友爱,精诚合作,讲奉献,比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换而言之,经营者向员工倾注关爱,员工向经营者报以忠诚,它是“爱”与“忠”的互换,心与心的结合。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个坚定的正确方向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赢得人心。拉近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氛围,改变劳资双方原有的那种对立的关系,让员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如此一来,经营中的阻力,将会转变为无限的动力,全体员工都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规范,遵守企业的经营理念,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员工敬业精神的产生,会自然而然地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持续发展。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可以使新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可以使老员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能很好胜任工作的同时,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对组织创新的认识,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培训让员工领悟到企业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惟一办法就是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否则就会被淘汰。培训中无论是增长员工的知识,还是提高员工的技能,抑或是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都要培养员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不断完善自我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潜力。同时,可以让员工认可新观念,认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打破员工认同的固有观念,接受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观念,可以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培训在提升员工素质的同时,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利他经营
“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认为,企业为了成功,必须同时兼顾员工、合作者、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的利益,即“利他经营”。在企业内,对员工,经营者要维护在公司工作的所有职工以及他们家属们的生活;在企业外,对客户,企业要以客户至上,尽力做到让客户满意。企业制造出艺术般的产品,不但是符合客户的要求,更是为了超越他们所希望的。企业不断地研发出新产品是为了让客户使用之后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待同行业竞争者同样要保持“利他之心”,甚至为了帮助竞争者,而牺牲掉自己一部分的利益。利他之心是一种“御心”之术,为对方着想、体谅对方、容纳对方,换取的是对方的尊敬,让对方看到了诚心,奠定了双方诚信的基础,在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中,企业才能良性循环,实现双赢。以心为本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深入众多企业家的心中,且得到很好的应用:
第一,以心为本经营哲学中的“利他”,在帮助客户、帮助对手以外,最重要的,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利他”作为一种经营手段,为企业创造财富,再用财富去“利他”,去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以心为本”的最终目的。我国许多企业现在纷纷致力于公益事业,用在社会上赚到的钱,回馈到社会中,为社会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
第二,有利于唤起行业良心。以心为本的经营,企业需要诚实守信,在经营中保持真实无欺的道德规范,保持良知,在行业中起带头作用,影响更多的企业诚实经营。
第三,以心为本的经营,是一个多赢的格局。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得到薪酬上的回报,得到企业的培养,还能在工作中获得自信,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员工的进步也能促使企业的成长。企业关心客户、回报社会也一样,不但客户和社会获益,同时也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多赢的格局。
第四,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企业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员工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因此,“以心为本”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看了“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2.什么是企业管理学
3.关于企业管理知识
6.现代企业管理培训
9.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10.管理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