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康产业创业模式
中医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如何利用互联网发挥老祖宗的智慧,从而造福后人呢?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互联网健康产业创业模式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互联网+中医”四大模式
互联网中医创业勃兴,四大模式探路
互联网医疗势头依旧强劲,从最近挂号网将近 4 亿美元的融资也可以看出,资本市场依旧舍得烧钱。纵观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创业,更多的是在西医体系内,医疗服务各个环节的痛点所催生的创业公司。而这些创业公司几乎已经遍布整个医疗服务链条的各个环节,甚至几乎覆盖了各个学科。
与互联网医疗骤然火爆、快速发展相比,中医在互联网医疗早期发展的表现显得相对迟缓。但在过去的 12 个月当中,围绕中医题材的互联网医疗创业却显得颇为活跃。这种活跃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众多的新公司成立,另一个则是大量的融资案例。
粗略归纳,互联网中医题材的创业公司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O2O 模式
如今这个年代,O2O 像具有魔法一样,吸引资本、吸引眼球、吸引智慧。同样,在互联网中医领域,O2O 模式亦表现得最为突出。
尤其是自 2014年 底以来,推拿按摩异军突起。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自 2014年 底以来成立的推拿 O2O 公司已接近百家,2015年 以来的融资总额则超过 7000 万美元。
在近期,以提供诊疗服务的 O2O 平台亦开始兴起。例如,看中医在今年8月 刚刚完成了 800 万人民币的天使融资。而稍早些完成融资的金华佗则采用了自建 O2O 闭环的模式,线上做医患互动平台,线下自建国医馆,并自主开发 HIS 系统。
2、在线咨询、问诊
尤其是在进入 2015年 后,像冬日中医、把把脉等中医在线咨询、问诊平台开始增加,并且在近期都已经获得了天使轮融资。基于中医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线问诊平台大多是针对一些普通病、常见病等一般人 “可扛可治” 的疾病。同时,这类平台大多也都具有预约挂号的功能。
3、传统中医馆互联网化
在新形态的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兴起的时候,不能忽略的是,原有中医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蜕变和创新。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作他们的 “二次创业” 吧。例如位于杭州的百年老店胡庆余堂,自 2009年 就开始尝试电子商务,先后在天猫、京东、1号店等设立旗舰店,主要销售胡庆余堂产品。“从目前的观察来看,互联网工具在提升实体中医馆的业务量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胡庆余堂投资人、经纬中国合伙人曹国熊对 36 氪表示。
4、中药企业+互联网
与西药企业积极拓展医疗服务一样,中药企业也在利用互联网切入中医服务。以康美药业为例,旗下拥有康美中药网、康美云健康服务平台等。尤其是,康美医院更是取得了网络医院的资质,可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那些 “显而易见” 与 “鲜为人知” 的因素
互联网医疗一直特别受到行业的关注,投资人希望能够在这里发现下一个阿里,医疗界则寄望医疗服务体系和价值的重塑。而晚近兴起的互联网中医行业是受到了怎样的驱动因素?与西医相比,中医领域的创业是否拥有更大的成长前景?
医疗是属于高度管制性的行业,医疗行业的变革与宏观政策的导向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进入 2015年 后,国家在政策层面对鼓励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力度。
2015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文件中特别提到,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这部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该领域首个国家级的发展规划。
除此之外,在 2015年 发布的几个重量级文件当中,中医都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比如分级诊疗的考核标准对中医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当中所占的比例,就提出了不低于 30%的硬性要求,而且要求全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到 2020年 都必须具有中医服务能力。
当然,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也受益于整个健康产业所拥有的巨大市场。这个市场的出现,受到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医保体系完善、健康观念增强等诸多因素的推动。当 2013年 国务院在 40号文中提出 8 万亿的市场前景之后,整个行业所释放出的热情和野心至今仍历历在目。
不过,政策和市场都属于相当宏观的层面,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因素,它们对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环境所起到的改善作用当然不能忽视。但具体到互联网中医行业的勃兴,这些利好因素则显得过于宏观。有一种你发展或不发展,它们都在那里,不离不弃的感觉。
那么,肯定还有更为细微的鲜为人知的因素在背后推动了互联网中医创业的兴起。这些因素既为中医创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吸引了创业者的智慧和投资人的热情。
1、“我当时很清楚健康服务业的巨大的前景,但创业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中医这块儿,因为在目前看来,这块还基本上是个空白。” 把把脉创始人夏天宇对 36 氪表示。前面提到,互联网医疗的兴起是针对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痛点。但早前这些创业公司基本是在西医等框架体系内,很少有专门以中医为鲜明特色的创业公司。而这反倒给现在的创业公司留下了空间。
2、当然不能忽略的是,移动互联网作为全新交互工具的兴起。它对人与人之间交互效率和便捷度的提升,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共通的。而在接受 36 氪采访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看来,移动互联网与中医的结合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更多的优势。
第一,与西医不同,中医讲究所谓 “望、闻、问、切”,对检查设备的依赖程度大大低于西医。也就是说,中医在线所能提供的资讯和诊疗服务,甚至能够比西医的 “轻问诊” 还要轻。而这更近一步扫除了在线问诊的障碍。
第二,移动互联网与中医的结合,帮助中医扩展到更多的人群。“原来中医的受众是年龄相对比较大的人群,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群则相对比较年轻。这方面,移动互联网的介入帮助中医有可能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市场。” 曹国熊对 36 氪表示。
3、还有一项不能忽略的是互联网中医行业的后发优势。互联网医疗是相对新兴的事务,市场接受和认可需要一定的过程。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在线问诊、多点执业、处方药销售等诸多政策管制。
经过几年的努力,诸如春雨医生、挂号网、好大夫、丁香园、趣医网等不仅获得了亿级的用户规模,而且也获得了亿级的融资规模。“我们看到,这些公司实际上已经完成了非常好的市场教育工作,大大提到了社会各方面对互联网医疗的认可程度。” 夏天宇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互联网中医创业的门槛。”
4、此前西医互联网医疗的实践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创业者看到了,中医的某些特点在移动医疗的开展可能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第一,中医本来就具有上门诊疗的传统,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更适合 O2O 模式;第二,中医往往诊疗过程更长,医患之间能够建立起更紧密、稳固的关系;第三,大多数中医互联网公司主要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产生的使用频次有可能更高。
商业模式:既能卖服务,又能卖药
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一直备受业界关注。虽然不时有移动医疗公司宣称已经获得稳定且充足的营收,但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的成熟商业模式还没有出现。持续性烧钱仍然是互联网医疗的普遍特征,而互联网中医领域的创业公司是否会延续这一趋势?
从现有的创业项目来看,基于中医的特征,无论是推拿按摩等保健领域,还是上门问诊等医疗领域,其中所包含的服务属性都更强。这就意味着,每提供一次上门服务都能够获得一笔服务费用。因此,对于大多数互联网中医领域的创业公司,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出现的盈利模式就是从服务费当中抽成。
在医疗服务领域,医、药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医当然具有同样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互联网中医公司能够获得盈利的另一个途径:中药销售。“不过,引入中药的商业模式,需要平台具有更强的医疗属性,而医疗属性强也就对其所提供服务的安全和风险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顶尖学院孵化器合伙人何培炎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表示。
另外,众多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在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想中,都提到了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但有关具体的利用方式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新颖之处,大多仍然集中在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以及针对特定人群的精准营销方面。
当然,来自已有互联网医疗公司的经验,商业模式成立的基础是拥有足够足量的用户群体。这个条件看起来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同样适用。
不过,仍然是受到基本特性的影响,虽然大多数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以解决小病为主,面向更广泛的人群,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导致由此产生的需求并不是刚需,而且也让大多数公司很难找到明确的对应人群。
“一个比较明确的发现应用人群的办法,就是在中医的医疗机构进行地推。这应该是最有效,也是定位最精准的发现用户的方式。” 夏天宇对 36 氪表示。而除了发现用户之外,医疗机构对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国家对开展医疗行为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对于中医领域的创业公司而言,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资质之后才能开展中医诊疗行为。” 何培炎说,“这就意味着,以中医诊疗为业务核心的创业公司需要与实体医疗机构建立合作,以获得提供诊疗服务的相应资质。”
还有挑战在前头
总体上看,互联网中医的创业虽然在近期比较活跃,但大多数创业公司仍处于初创阶段。即使在新兴的互联网医疗领域,相比几大已经亿级的行业巨头,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也是比较弱小的。而且,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未来的成长,还面临着一些宏观背景下的挑战:
1、如何获取高质量中医人才
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医疗人才的问题一直处于焦点。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兴起过程中,医生资源的争夺大战更是时时上演。人才问题在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的成长中,同样受到了高度关注。
“要保证服务的安全和质量,就必须在中医医师的选拔上足够严格。” 何培炎说。虽然各家创业公司目前尚没有明显感受到来自人才方面的压力,但从我国中医行业的整体形势看,中医人才的短缺问题比较突出。
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首次全国中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全国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仅有约 3 人;而根据国家卫计委 2013年 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为 31.1 万,仅占当年全部执业医师数量的 14.5%。
从这个角度上看,未来随着互联网中医公司规模和业务的拓展,有关中医人才的竞争将势必加剧。
2、如何保证中药材正宗
与中药企业的合作,未来有可能是互联网中医企业重要的盈利模式。“然而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因素,未来获得正宗中药材的难度可能会增加。” 曹国熊对 36 氪表示。
中药材的问题受到关注由来已久。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的 398 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 168 种,占到了 42%。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 300~400 味常用中药中,有 100 多种资源量急剧下降。目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在进行中。从已经披露的资料看,中药材资源的数量和品质与 30年 前相比,都出现了下降。
这些因素,对互联网中医创业公司的发展而言,属于中长期所面临的挑战。不过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服务业重视程度的提高,这些因素是有改善的可能性。另外还不能忽略的是,文化属性极强的中医时时卷入争议,信与不信中医的问题有可能对中医产品的推广造成一定的障碍。
不过,从短期看,互联网中医的创业公司仍然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但中医领域创业的风口真的来了吗?我们聊了这么多,不知道诸君的心里有了怎样的答案……
互联网创业下健康产业的广阔前景!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在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元,预计2016年,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2014年多项国家级项目完成了产品转化并将于2015年投入使用,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人民正迫切期待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2015年健康服务将从“概念”化服务阶段走向“高新技术服务”实际落地阶段,以“饮食、运动、睡眠、心理、起居、环境、经络”等全科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将成为主流。经济学专家预计,2015年后必将迎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府层面,国家重视以人为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将从2005年的73岁增加到2020年的77岁,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要增加到6.5-7%,提高两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可谓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未来政府医疗健康投入将持续增加。除此之外,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5年3月,国务院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正式稿,彰显国家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分布,全面促进分级诊疗、医养结合、医疗主句融通的决心。同时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有望显著受益于数据平台的全面建立。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增长,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