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90后网络创业家励志故事

弘达分享

  新媒体时代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还促使传播内容更为广泛,在此背景下,网络创业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常见方式。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90后网络创业家励志故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0后网络创业家励志故事一

  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诸如“脸萌”、“足记”等APP浮浮沉沉,有8年飞信运维经验的韩迎二次创业时没有继续做直接面对用户的APP,转而另辟蹊径,为APP开发者提供IM(即时通讯)云服务。23岁的韩迎在即将“不惑”的年龄觉得应该再搞点什么,“飞信业务下滑使我有二次创业的想法,在综合考虑各种各样因素后,选择了IM(Instant Messaging)云服务这个方向。”

  核心:积攒8年来“家底”开放

  在做融云之前,韩迎在神州泰岳担任高管,主管飞信业务。“,我们开始对飞信做技术支持和运营维护的工作,关于IM云服务的技术积累也在那个时候开始。”看着飞信从零起步到繁荣再到下滑,韩迎二次创业的心也一点点被点燃,而拥有“半互联网半运营商”属性,使他在创业初期就定位在或互联网或运营商领域。

  初,韩迎开始寻找创业方向,面对竞争强劲地IM APP领域,他谨慎评估“行业中已经存在腾讯、陌陌等巨头,再做一个即时通讯社交工具要想成功的概率不高。”但想到飞信8年的技术积累,韩迎又有了底气,绕过SaaS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专做PaaS端(Plar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利用8年对飞信运营和维护经验,提供IM打包服务,将微信单聊、群聊等社交功能做成一个个SDK包,内置到App后台,免除了开发者在App社交应用的开发,既解决了众多开发者对App社交属性的需求,也为他自己的创业标明了明确的方向。

  “我们是把积攒8年的‘家底’开放出去”韩迎笑言。正式上线半年年来,融云日活用户超过1000万,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内首位,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韩迎意料之中的。究其原因,韩迎说,“第一,我们采用的私有二进制协议能够承载海量用户,这在行业内是很少的;第二,性能绝对稳定,我们公开承诺不丢消息、不当机;后台的稳定性是我们运营飞信8年‘血和泪’的教训换来的。”

  经验:创业不可着急

  “从上线至今,我们没有收入,更别说盈利。”融云上线1年有余,仍然属于“烧钱”的状态,这是所有初创互联网服务端都要面对的状态。不过有“靠山”神州泰岳的支持,韩迎对资金并无忧虑。对于,互联网创业企业因多种原因出现“朝生暮死”的现象,韩迎道出自己的看法“创业这件事,1000人在想,1000人在做了,100人已经做出来,10人做得很好,所以创业还是要谨慎的。”

  大学生创业,是不是应该鼓励呢?作为年龄和资历当属资深“老前辈”的韩迎,想法十分冷静。他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比较小,主要原因是他们阅历、资源、人脉等创业必备的条件都不十分完善。“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很多时候是考验人性的,必须有一批信得过的伙伴一起扛才行,这些都是在行业内积累才能慢慢找到”。

  对“3W咖啡”、“JD+智能咖啡馆”等创业孵化器的出现,韩迎也十分肯定其出现的积极性,“很多创业者想到的只是一个点,这个点能不能实施,在孵化器中可以通过投资人们、创业专家们的建议,得到新的升华,减少走弯道的成本。”

  梦想:做好眼前的事

  70年代的生人,可能会对韩迎的梦想观深有同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韩迎,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从未多想“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同,当时的我们毕业后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是进入国外厂商,例如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等;二是是国内的“巨大中华”(巨人、大唐、中兴、华为);再而进入家乡当地运营商。”

  关于“做融云是否在实现梦想”这样的提问,韩迎坦言,多年来的工作及近两年的创业,都不是为了纯粹的职业梦想,不过是抓住眼前的机遇而已。而说到想到达到的目标时,他略微地顿了一下,笑了,“现在每天忙得转不开身,根本没有时间想这个。”而后,他稍显严肃地说:“我现在最远想到的是带领团队有敲钟的那一天,现在只是想做好刚刚推出的融云IM2.0产品,以及为开发者提供的公众服务平台。”

  90后网络创业家励志故事二

  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纽交所,和一般公司上市由高管敲钟的惯例不同,本次敲响上市钟声的是8名阿里巴巴的客户,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的农民淘宝卖家王志强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王志强,是山西吕梁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汉子,出生的他现在刚刚23岁,却凭借农村特产做成了一个成功的淘宝商家。如今,王志强不仅打响了王小帮的品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前往纽约为阿里巴巴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农民店主”王小帮

  农民店主王志强卖“山货”已经有6个年头了,但在网络上一直以“王小帮”的名字为人熟知。据说,热心肠、为别人提供小小的帮助,是“小帮”这个名字的由来。

  “不适合在城里混”返乡创业

  王小帮曾经是一名“北漂”。开始,他做过农贸市场起早摸黑卖菜的小贩,当过建筑工地的小工,给中关村的白领送过盒饭,和城管打过游击战,跑过营销。还在首都开过出租,遭遇过车匪持刀横在脖子上的抢劫;吃过老板拖欠工资、一夜起来不知去向的大亏。

  打工日子里所遭遇的一切让王小帮意识到,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想在城市站稳脚跟,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家乡有房有地,上了年纪的双亲也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家。为了能照顾父母,王小帮决定回家。春节,他和媳妇卷起铺盖,回到了阔别6年之久的父母身边。

  误打误撞网上开店

  因为在中关村“北漂”过,接触到一些网络知识,回到家乡时王小帮带回了一台电脑。这对于的山西吕梁市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

  在北京打工时,王小帮耳濡目染了电子商务带给人们的诸多便利,一本旧书《网上开店创业手册》让他接触到了淘宝。回乡之后,王小帮给自家接通了网络宽带。11月,王小帮在网上注册了一个淘宝店铺,想把自己多年买的书,通过互联网转让。开启了淘宝店,而且居然接到了生意,电子商务的种子就这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奥运会期间,王小帮的网上农家店正式开业。把真实的农村展现给广大顾客,是他店铺的一大特色。王小帮拍摄了大量当地风土人情的图片,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遭ps恶搞一夜蹿红

  2月,王小帮决定参加淘宝网“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登出了主题为《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的帖子,讲述了自己的打拼经历和心路历程。图文并茂,文字质朴,王小帮的参赛作品被首页登出。

  网络真的是太强大了!王小帮的憨厚相貌引起各路PS高手的注意,一系列“大肚哥王小帮”的网络形象立时在各大网站论坛迅速流传。众多网友蜂拥来到王小帮的店铺,面对众多顾客留言,王小帮有问必答,忙至深夜才顾得上填写当天的发货单。全然不知自己的照片已被“恶搞”,正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因为临近年关,送老婆去县城医院待产的王小帮并不知情。他刚刚拿到开淘宝小店赚来的第一桶金,正好在人生重要关口派上用场。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就被旺旺不停响起的“叮咚”声吓了一跳,扑面而来的订单仿佛在为家里降生的小生命贺礼。

  双喜临门的王小帮乐开了花,也忙的四脚朝天。开网店让他尝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更好的、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的新型的赚钱方式。他希望能把这个小店铺做得更好,让老婆和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

  坚持只卖最土的山货

  对于小店的定位,王小帮经过一番思索。因为村里养殖户增多,牲畜肥普及,而城里的人更注重绿色、自然的品质。于是乎他想明白了,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就是最大卖点,最大特色。此外,一些本地特产,例如“黄豆钱钱饭”,也是在外打工的游子舌尖上的惦念。

  红枣、核桃、豆米面之类的农家山货就这样被搬上了网店。地里种的、树上结的,自己家的不够,村里邻居亲戚家都有现成的。为了选好货源,王小帮开始走村串户打听和实地考察,慢慢的,附近村子都被他跑了个遍。

  生意红火了以后,县城里的快递员告诉王小帮,他一个人的包裹数量要超过整个县城了。不少人找上来想谈代理,甚至打广告,而王小帮心中一直坚持着做最“土”、最“纯粹”的山货。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做原产地溯源的工作。为了卖好蓟县苹果,选种的时候要去看,施肥的时候也要去看。一年跑个5、6次都不止。为了选货,王小帮几乎跑遍了山西,甚至跑到临省陕西。

  在网络世界收获尊重

  当年号称“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的王小帮,不会想到出了老家张家沟,走在太原大街上会被人当成名人认出来。而现在,作为山西省出名的网商,王小帮已经顺利地谈成了牛肉品牌的网络代销。

  出了网商圈子,在山西当地,王小帮能帮人在网上卖农产品的事情也出了名。乡镇农民合作社找上门来,王小帮则要求选好种子,施农家肥,让他把关才肯代理卖货。而对于自己家乡的藜麦这种赚不到钱的产品,他却热衷苦苦寻找,为的就是把深埋于黄土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

  因为坚持对家乡特产货源把关,要求必须是自己精挑细选过、施农家有机肥的,同时对买家反馈跟踪到底,不断开发买家需要的新产品,王小帮的农家店越做越大,转眼已经成为五皇冠的金牌店铺。而王小帮则成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请了7个客服在线回答顾客的疑问,还有5个员工负责山货的挑选和打包工作。

  现在,“王小帮”三个字,已注册成为商标,成为网上农产品的代表者之一。

  每天还有很多人和王小帮一样通过互联网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王小帮等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在网络创业和就业的道路上谱写出了精彩的序曲,也用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和帮扶着越来越多的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网络创业家励志故事相关内容

  

173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