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90后用网络致富创业故事

弘达分享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正在形成。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90后用网络致富创业故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0后用网络致富创业故事一

  同为“90后”的孙海将和刘远城,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深思熟虑,这对合伙人勇敢地杀入当下最时髦也最火爆的市场——移动互联网“O2O”。目前,他们开发的“移动互联网+社区”微店平台——“淮海菜场”,已经让不少本地使用者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他们的项目也初步实现了盈利。接下来,他们还有更多的计划,比如做物联网……

  偶然的机会

  让两位小伙变成合伙人

  出生的孙海将是淮安人。,他从辽宁华商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苏南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代工工厂上班,先做管理,后来转入技术部门。干了一年时间,他觉得在厂里没有发展空间,“晋升主要看文凭、年龄等条件,怎么看,我都没有机会,于是就辞职回淮安了。不过,这段打工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计算机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出生的刘远城也是淮安人。,他从常熟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家纺企业做市场督导,不过,他很快也辞职回淮安了,“主要是因为女朋友在淮安工作,受不了异地恋的折磨”。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海将和刘远城相遇了。当时,孙海将回到淮安以后跟朋友一起做外卖网站,有一次,他到人才市场招聘员工,巧的是,应聘者正是刘远城。由于刘远城在学校时做过校园物流,经验丰富,两人一见面就聊了一个多小时。于是,孙海将就招聘了刘远城,没想到后来他们又从同事变成了合伙人。

  正是淮安同城配送市场飞速发展的一年,一方面,本地电商发展越来越快,同城配送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很多电商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很想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在这个大背景下,孙海将和刘远城找到了商机,不如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做同城配送,进而把各家电商企业的同城配送需求整合起来,市场前景肯定不错。说干就干,他们成立了淮安通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一个“互联网+社区”的同城配送项目,而这个项目也被评为度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

  及时转型

  移动互联网“O2O”觅商机

  孙海将和刘远城起初觉得,同城配送的需求这么大,没有道理做不好啊?可一旦做起来,他们便发现了很多问题。当时,他们已经整合了不少市场需求,跟不少外卖网站、家电商场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开发了专门的同城配送系统,但问题出在配送成本方面。当时,他们做的是即时配送,完全按照用户突然提出的时间、数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配送,因而成本特别高,既要拥有大量的自营门店,也要拥有大量的配送工具和配送人员。做了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这种运营模式太辛苦,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也难以为继。

  孙海将和刘远城于是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转型的路径。这下,他们不做即时配送了,改做统一配送。其实,就是换一种配送方式,原来,是即时点对点送到顾客手中,现在,改为跟社区便利店合作建立自提点,在统一的规定时间内将货物送到自提点,再由顾客到自提点领取。

  要实现统一配送的模式,必须要有一个平台作为载体。于是,微店平台“淮海菜场”便应运而生了。孙海将和刘远城的思路是,从生鲜入手,以产品做平台;先做微店平台,等集聚了一定的人气后,再做APP平台。

  打开微店平台“淮海菜场”便会发现,这里主要销售净菜和成品、半成品的淮扬菜品,用户在网上付款预订后,即可在约定的提货时间到自提点取货。目前,提货时间分别为中午和傍晚。

  孙海将和刘远城对于这个项目充满信心,他们透露,这个项目瞄准的目标群体,是没时间做饭的上班族和一些周边没有菜场的小区的居民,这是一种刚性需求。另外,他们的产品也很有特色。目前,他们已经与淮扬菜集团以及一些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但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上也有优势。此外,物流方面也比原来降低了很多成本,现在他们只要一辆车、两位配送人员就可以运营了。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技术、物流都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推广。”据孙海将和刘远城介绍,目前,微店平台开发没有什么成本,接下来的APP开发,也将采用技术入股的形式。“说实话,我们第一次开发外卖APP时,接受了惨痛的教训。一般来说,推广APP就是用钱砸,即发放现金抵用券吸引使用者。如果这个APP没有长期使用价值,效果可想而知。关键是如何推广,这也是我们先不开发APP而选择微店平台的原因之一”。

  不要低估电商创业门槛

  善用手头资源

  尽管创业时间不长,但孙海将和刘远城都觉得收获了很多经验。

  在刘远城看来,创业者开始考虑创业时,首先要想好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以他本人为例,他没有产品,所掌握的资源就是技术,而目前有两种流行的创业模式,一种是依靠平台卖产品,一种是依靠产品做平台,“我们有技术,所以用技术做出平台,再找产品来把平台做大。我们做生鲜,就是考虑它会带来人气,也会增加客户粘性,可以帮助做大平台,但以后,我们肯定要依靠平台做各种产品”。

  其次,创业者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及时转型,计算沉没成本,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最后,要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刘远城说,初次创业时,他们有一个十多人的团队,但是因为项目久久不盈利,人心自然就散了,“必须要找志同道合的人组建团队,目前的团队就很好,大家经常开会畅所欲言”。

  “很多人都觉得,开实体店要租房子,请人,门槛好像很高,而做电商门槛很低,这其实是不对的。”孙海将认为,做电商的门槛一点都不低,“以配送为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的很难解决。此外,普通创业者跟大公司不同,大公司可以砸钱,而普通创业者在运作一个项目时,必须尽快找到赢利点,否则,创业团队就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90后用网络致富创业故事二

  近年来,有关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屡见不鲜,一边是城市里的农产品价格高,一边是农民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能不能将地里的特色农产品直接送到市民家呢?带着这种想法,青农大毕业生沙海壮和他的同学们成立了农产品专卖团队,通过“小苹果”快送网,将农产品直接送到市民手上。目前,团队每天的营业收入已接近6000元。

  理想:帮助农民卖水果

  出生于的沙海壮是山东聊城人,3年前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刚出校门他被一家农药化肥公司录取,做起了产品销售。那段时间里,沙海壮奔走于田间地头,接触到了许多非常有地域特色的农场、合作社。沙海壮发现,一些地方出产的农产品尤其是水果,质量和味道都非常好,但是却常常陷入滞销的境地。例如山东蒙阴的特产黄桃,非常好吃,但是知名度不高,销售不畅,有时候一筐桃子只能卖几块钱,而市民从市场上买桃子价格却非常贵。

  这引发了沙海壮的思考,通过互联网,将农民和市民联系起来,省去中间的批发环节,是不是可以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沙海壮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位同学,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响应,于是在春天,沙海壮组建了团队,“小苹果”快送品牌便诞生了。

  团队成立之初,获得了青农大校方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学校为“小苹果”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很多同学在上课之余队帮忙宣传。

  无论通过何种渠道销售,产品质量都是关键。为了确保买到优质的产品,沙海壮和同学们开着车直接跑到地头上进货;为了节约成本,沙海壮在位于青农大不远处的沟岔村租了一套民房,作为仓库和临时办公、住宿地点。一位懂电脑技术的同学帮沙海壮开发了一套网页系统,可以实现商品售卖、下订单、支付等基本功能。在各方面的齐力协助下,今年1月,“小苹果”快送团队正式上线运营。

  艰辛: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创业伊始,每天凌晨4点,沙海壮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坐上开往莱西、平度的配送车,到合作的农业基地提货,7点钟回到城阳的大本营时,后勤组的小伙伴们已经把订单打印出来。接下来就是配货、包装、派送,一直忙活到中午,简单吃几口饭,稍事休息,下午又得和几个伙伴们一起进社区、搞推广,晚上回来还要整理一天的订单,讨论一天的收获。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沙海壮和他的团队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最初只想到用最原始的方法做推广,发单页、贴海报,每天忙到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却总是费力不讨好,网站的浏览量一直很低,即使有顾客打电话过来,也大多是咨询电话,不是真正下订单。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起当年在青农大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要让客户真正地看到产品’,所以我们决定进社区做宣传。”

  “最开始联系的几个社区都不乐意让我们进,还有一些社区开出高价活动场地费。好在几次碰壁之后,有几个社区觉得我们年轻人创业不容易,就同意让我们进社区做推广。”沙海壮说,为了能更好地吸引人眼球,他们费了不少脑筋,“当时正好赶上儿童节,我们团队的几个伙伴就玩起了cosplay,扮蜘蛛侠陪孩子们一起过节,一次活动下来,脱下厚厚的蜘蛛侠服装,全身都湿透了。”

  “现在我们把进社区当做我们的‘路演’,每天下午在不同的社区组织宣传推广活动,还有试吃环节,效果不错,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们小苹果外送网,就连当初那些将我们拒之门外的社区,也开始邀请我们去做活动了。”沙海壮说。

  收获:粉丝已近三万人

  目前,在城阳范围内,“小苹果”已经可以做到上午下单当天下午送货,下午下单第二天上午送货。

  打开“小苹果”快送网页,可以发现除了水果和蔬菜之外,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我们将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只做特色农产品,以品质来吸引客户。”沙海壮说。

  现在,小苹果快送网粉丝数已接近三万人,经常购买产品的活跃粉丝也有两三千人,由于物流覆盖范围有限,“小苹果”的粉丝大部分是城阳人,“城阳有三百多个小区,我们当下要先把这个市场做透。”沙海壮说。

  说到未来的规划,沙海壮跟他的小伙伴们笑了笑,“其实我们也没有想太多,现在还是起步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保证好顾客的购买体验,真正对我们产生信赖。今后,我们也会慢慢延伸,做成青岛最好的农产品快送网。”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用网络致富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172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