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会计知识>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晓铧分享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会计核算方法。借与贷,在客观上是充当了记账符号,但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而是有明确和深刻含义的。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法。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1)记帐符号:借、贷。

  (2)帐户结构: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看了“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的人还看了:

1.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不包括

3.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特点

4.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是什么

5.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原理

    257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