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会计知识>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基础

晓铧分享

  会计处理基础是指在确认和处理一定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时,选择的处理原则和标准,其目的是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配比,进而作为确认当期损益的依据。运用的会计处理基础不同,对同一企业,同一期间的收入、费用和财务成果,会计核算出现的结果也不同。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基础,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基础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记账基础的原因

  之所以要设定会计处理基础,是因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会大量地频繁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会计事项,在这些会计事项中,有属于本期的,有不属于本期而为跨期的,例如,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有以下几种情况:

  可能在本期付出了费用,收到了货币资金;也可能付出了费用,未收到货币资金,也可能未付出费用,收到了货币资金,这就形成了本期实际得到的收入可能与本期支付的费用有关,也可能与本期支付的费用无关,同样,本期支付的费用可能与本期收入有关,也可能与本期收入无关,如何把收入和费用在时间上加以配合呢?这就是处理会计业务的出发点,即会计处理基础,只有确定了这种出发点才能正确计算本期盈亏。

  记账基础的内容

  会计处理基础有两种,一种叫收付实现制或实收实付制,或叫现金收付基础。一种叫权责发生制或叫应收应付制,或叫应计制,

  1、收付实现制

  它是以本期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基础。不论款项是否属于本期,只要在本期实际发生,即作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所以又叫收付实现制,实收实付制。

  2、权责发生制

  它以应收、应付作计算收入、费用的依据。凡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是否发生,均要计入本期;凡不属本期的收入、费用、尽管发生了,也不计入本期。故又叫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

  现金收付基础和应计基础是对收入和费用而言的,都是会计核算中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现金收付基础强调款项的收付,应计基础强调应计的收入和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费用相配合。采用现金收付基础处理经济业务对反映财务成果欠缺真实性、准确性;采用应计基础比较科学、合理,被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当然成为成本计算的会计处理基础。

  复式记账的账户结构

  资产、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

  资产类帐户与权益类帐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资产类帐户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和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和期末均在贷方。

  1:资产类帐户的结构:在资产类账户中,“借方”即左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即右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应在借方,表示结存资产的账面余额。资产类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之间的内部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在权益类账户中,“贷方”即右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即左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面数额。权益类帐户的发生额和余额之间的内部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基础相关文章:

1.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基础

2.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3.复式记账的记账基础是什么

4.会计基础复式记账方法的知识点有哪些

5.复式记账的基础

    23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