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故事>

阿里巴巴创业故事主要解读

隆佳分享

  阿里巴巴批发网1688从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服务。找阿里巴巴,全球领先采购批发平台。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阿里巴巴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阿里巴巴创业故事1:马云与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

  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 ,一个月前,马云晋升为中国新首富,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以收盘价93.89美元、市值2314.39亿美元的惊人数字,一跃成为世界电商第一股。 那你知道马云与阿里巴巴是如何成功的吗?

  作为国内最早BtoB(商家对商家)网站的创始人,马云的名气在国内远没有在国外响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小户型主阵容揭晓多媒体互动学英语,虽然他没有任何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

  2000年7月17日,他甚至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是这样描写他的: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马云说,看了这期《福布斯》后,才知道“自己其实有多丑”。而且据马云自己讲他还很笨。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马云后来常说自己的创业经历至少可以证明:“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马云的口才很好。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听他口沫乱飞地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有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1997年,马云被邀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常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他研究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量大得多。为什么放弃大企业而选择中小企业,马云打了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马云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临行前,他对他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芝麻,开门!

  几个月后,阿里巴巴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效果立竿见影。一个青岛商人,每年从韩国进口一种设备,他坚信设备的产地其实就在中国,但始终无法找到。后来他偶然发现了阿里巴巴,就在上面发了一条求购信息,不料几天之内就同该设备的中国厂家联系上了!令他惊奇的是,该厂家竟然就在青岛!一传十,十传百,阿里巴巴网站在商业圈中声名鹊起。然后,马云继续挥舞着他那双干柴般的大手,到世界各地演讲:“Bto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他在吸引到大量客户的同时也吸引人才和风险投资。

  台湾人蔡崇信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AB的亚洲代表,他听说“阿里巴巴”之后立即飞赴杭州要求洽谈投资。一番推心置腹之后,蔡竟然出人意料地说:“马云,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马云吓了一跳:“不可能吧,我这儿只有500元人民币的月薪啊!”但两个月后,蔡崇信就任“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后来蔡的妻子告诉马云:“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这一事件引起华尔街一阵惊奇和震动。随后以华尔街高盛为首的多家公司,毫不犹豫地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万美金。 高盛资金到位的第二天,马云马不停蹄飞赴北京“见一位神秘人物”。见面才知,是成功投资了雅虎网站的“全球互联网投资皇帝”、日本软银公司的董事长孙正义要求见面!面谈仅6分钟,孙正义就说:“马云,我一定要投资‘阿里巴巴’!而且用我自己的钱。”2000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孙正义投入2000万美金。 一时,阿里巴巴声名大震。造就互联网第四模式有首歌唱道:“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马云也是个快乐的青年,他讲述了一个中国版的天方夜谭。

  现在“阿里巴巴”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toB网站。来自国内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爆增之势!一个想买1000只羽毛球拍的美国人可以在“阿里巴巴”上找到十几家中国供应商;位于中国西藏和非洲加纳的用户,可以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走到一起,成交一笔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想像的生意! 2003年,“阿里巴巴”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进入全球商务的高端领域。如今,“阿里巴巴”服务的商人达到240万,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也有100万元的收入。非典期间,“阿里巴巴”业务量增长了5-6倍。“阿里巴巴”创造的奇迹引起了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其发展模式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并列,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阿里巴巴打开宝库的咒语是“芝麻,开门吧!”马云的咒语是什么?只要看看“阿里巴巴”的团队就明白了。

  “阿里巴巴”的管理层,绝对可以算得上超豪华阵容。孙正义和前世贸组织总干事萨瑟兰是它的顾问;这里聚集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精英,而且,越来越多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的优秀人才正涌向阿里巴巴。 而尤为令人惊讶的是,创业5年,“阿里巴巴”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要走,公司最初的18个创业者,现在一个都不少。别的公司出3倍的工资,员工也不动心。马云还说风凉话:“同志们,3倍我看算了,如果5倍还可以考虑一下。” 对其中的奥妙,马云说得很简单,“在‘阿里巴巴’工作3年就等于上了3年研究生,他将要带走的是脑袋而不是口袋。” 马云认为自己是个擅长创业但不擅长守业的人,“最多干到40岁,我会离开‘阿里巴巴’,去学校教MBA。如果成功了,我就去哈佛;如果失败了,我就去北大。”

  马云有个理想,到60岁的时候,和现在这帮做“阿里巴巴”的老家伙们站在桥边上,听到喇叭里说,“阿里巴巴”今年再度分红,股票继续往前冲,成为全球„„那时候的感觉才叫真正成功。 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现实,这位互联网的CEO不懂计算机。2002年,马云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阿里巴巴创业故事2

  马云说,看了这期《福布斯》后,才知道“自己其实有多丑”。而且据马云自己讲他还很笨。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马云后来常说自己的创业经历至少可以证明:“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

  马云的口才很好。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听他口沫乱飞地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有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

  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1997年,马云被邀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常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他研究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量大得多。为什么放弃大企业而选择中小企业,马云打了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马云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临行前,他对他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芝麻,开门!

  几个月后,在互联网上出?..揖谷痪驮谇嗟海?/a>

  一传十,十传百,阿里巴巴网站在商业圈中声名鹊起。然后,马云继续挥舞着他那双干柴般的大手,到世界各地演讲:“bto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他在吸引到大量客户的同时也吸引人才和风险投资。

  台湾人蔡崇信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ab的亚洲代表,他听说“阿里巴巴”之后立即飞赴杭州要求洽谈投资。一番推心置腹之后,蔡竟然出人意料地说:“马云,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马云吓了一跳:“不可能吧,我这儿只有500元人民币的月薪啊!”但两个月后,蔡崇信就任“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后来蔡的妻子告诉马云:“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

  这一事件引起华尔街一阵惊奇和震动。随后以华尔街高盛为首的多家公司,毫不犹豫地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万美金。

  高盛资金到位的第二天,马云马不停蹄飞赴北京“见一位神秘人物”。见面才知,是成功投资了雅虎网站的“全球互联网投资皇帝”、日本软银公司的董事长孙正义要求见面!面谈仅6分钟,孙正义就说:“马云,我一定要投资‘阿里巴巴’!而且用我自己的钱。”2000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孙正义投入2000万美金。

  一时,阿里巴巴声名大震。造就互联网第四模式有首歌唱道:“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马云也是个快乐的青年,他讲述了一个中国版的天方夜谭。

  现在“阿里巴巴”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tob网站。来自国内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爆增之势!一个想买1000只羽毛球拍的美国人可以在“阿里巴巴”上找到十几家中国供应商;位于中国西藏和非洲加纳的用户,可以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走到一起,成交一笔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想像的生意!

  2003年,“阿里巴巴”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进入全球商务的高端领域。如今,“阿里巴巴”服务的商人达到240万,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也有100万元的收入。非典期间,“阿里巴巴”业务量增长了5-6倍。

  “阿里巴巴”创造的奇迹引起了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其发展模式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并列,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阿里巴巴打开宝库的咒语是“芝麻,开门吧!”马云的咒语是什么?只要看看“阿里巴巴”的团队就明白了。

  “阿里巴巴”的管理层,绝对可以算得上超豪华阵容。孙正义和前世贸组织总干事萨瑟兰是它的顾问;这里聚集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精英,而且,越来越多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的优秀人才正涌向阿里巴巴。

  而尤为令人惊讶的是,创业5年,“阿里巴巴”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要走,公司最初的18个创业者,现在一个都不少。别的公司出3倍的工资,员工也不动心。马云还说风凉话:“同志们,3倍我看算了,如果5倍还可以考虑一下。”

  对其中的奥妙,马云说得很简单,“在‘阿里巴巴’工作3年就等于上了3年研究生,他将要带走的是脑袋而不是口袋。”

  马云认为自己是个擅长创业但不擅长守业的人,“最多干到40岁,我会离开‘阿里巴巴’,去学校教mba。如果成功了,我就去哈佛;如果失败了,我就去北大。”

  马云有个理想,到60岁的时候,和现在这帮做“阿里巴巴”的老家伙们站在桥边上,听到喇叭里说,“阿里巴巴”今年再度分红,股票继续往前冲,成为全球……那时候的感觉才叫真正成功。

  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现实,这位互联网的ceo不懂计算机。

  人物面对面马云

  现任阿里巴巴ceo。1964年,出生于杭州。1988-1995年,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1997年,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

  1997-1999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2000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2002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阿里巴巴创业故事3:学数学不如学英语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北大,只考上杭州师院;三年高考,一年数学成绩1分,一年成绩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马云说,“我当年学英语,我没有想到后来英文帮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问题功利性很强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的。”

  后来这位“杭州最棒的英语老师”因为英语好的原因,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债没讨成,却促成了他与互联网的十年姻缘。

  互联网本来就是“舶来品”,马云流利的英语赋予他一张“国际通行证”,使得他有机会征服《福布斯》记者,早早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使得他可以结交杨致远、孙正义甚至比尔克林顿这样的人物;使得他可以穿梭在达沃斯论坛,让大家记住阿里巴巴。

  这些都促成了马云的国际化视野,使他能弄来资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目标远大高举高打

  虽说马云绝非天生丽质,但后天的“难自弃”让他笑到现在。

  1999年春天,阿里巴巴创办之初,马云向仅有的18名员工信誓旦旦:“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十位。”

  他为阿里巴巴确定的目标是:要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

  他还表示,“我们现在好像在建一个大楼,今天是装一根水管,明天是安一个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经常改来改去。现在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这样说,阿里巴巴造几栋楼,现在的基坑都已经打好了。也许到2009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面目基本清晰的阿里巴巴。”

  在很多人对阿里巴巴将信将疑的时候,马云的高举高打策略也没有动摇过。如西湖论剑、请克林顿当嘉宾等。

  三、选对偶像不怕当粉丝

  在今年的第二届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马云当着杨致远的面,称其为“偶像”。的确,没有杨致远,马云的人生轨迹八成是要改写。

  1995年,马云在美国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第一次看的网站就是雅虎,并“偶遇”杨致远。随后,杨致远成了偶像,马云则成了“粉丝”。结果是,马云有幸在当年全程陪同了杨致远的首次中国之行,带他去了长城故宫,并由此建立了长期伙伴关系。

  此后如引来孙正义的投资、拿下雅虎中国,以及最终香港上市,背后都隐现着杨致远的身影。

  四、口才与“精神控制法”

  接触过马云的人都有体会,马云的口才“实在是太好了”,好得让人对他的话总有些将信将疑。据说第一次到央视录节目,某编导就认为他夸夸其谈,“不像好人”。

  如果将马云的精彩言论出版一本“马云语录”,相信并不是什么难事。

  阿里巴巴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大批人才加盟,除了其本身的吸引力外,马云不断地“洗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媒体称之为“精神控制法”。

  1999年,马云决定回杭州从零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他对北京的伙伴们说:“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不菲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用3天时间给他们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一起回杭州去“芝麻开门”。

  据说马云颇为以此为豪。

  马云的精神控制法让公司员工拧成了一股绳,成为了所谓的“蚂蚁雄兵”。直到上市前夕,马云才高薪聘请了一些“虎豹豺狼级”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加盟。

  五: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所有业务的核心指导原则。

  “我们要求销售人员出去时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的5元钱,你们是负责帮客户把口袋里的5元钱先变成50元钱,然后再从中拿走5元钱。”马云说。

  “如果客户只有5元钱,你把钱拿来,他可能就完了,然后你再去找新的客户,那是骗钱。”“客户都完了,穷了,阿里巴巴也就完了。”

  这其实也是马云生意经的鲜明写照。有人说马云朋友多,其中固然有马云的人格魅力在,但在生意场上,马云的这种价值观也让他得到了不少生意上的伙伴。

  六:倒立

  马云说,如果你倒过来看世界,他会变得不一样。

  这不仅仅是理论,而是阿里巴巴员工的“必修课”。2005年,《福布斯》杂志刊登了阿里员工贴墙倒立的照片,还说那是淘宝网员工的“招牌动作”。

  的确,“倒立”思维让马云在与竞争对手打拼时,可以充分认识自己与对方的优劣,做到“以己之长,攻其之短”。

  倒立思维的结果,就是马云在与竞争对手过招时,从不按规则出牌。

  七:回避办公室政治办事靠团队

  “有的公司文化是尔虞我诈,搞办公室政治,阿里巴巴不是。”马云曾表示。“我告诉新来的同事,谁违背了这个,没别的话好说立即走人。”

  为了打击办公室政治,阿里内部人员换岗频繁,马云还曾在公司内部展开“延安整风运动”。

  马云相信,只要目标一致,一个平凡团队也能创造出奇迹。其实,阿里巴巴就是一个马云一手打造的“蚂蚁雄兵”兵团。

  为了证明,马云甚至将西游记的唐僧师徒也看作是一个平凡的团队。马云认为,唐僧目标明确,孙悟空能力出众,猪八戒好吃懒做,沙和尚任劳任怨八小时工作制,“这是一只平凡的团队,却是严格创造的团队,就是这只平凡的团队最终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真经。”

  马云多次说过,在阿里巴巴,客户是上帝、其次是员工,最后才是投资者。

  八:武术

  马云是一个狂热的武侠迷,据说年少时就喜欢舞抢弄棒,对武侠小说更是入迷。

  马云与金庸最早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香港见第一面。两人聊得投机,金庸便给马云题字“多年神交、一见如故”。

  因此,后来携金庸先生数次西湖论剑自不必说。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也被马云称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精神、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中国企业都有一个从少林小子到太极宗师的过程。少林小子都会打几下,太极宗师有章有法,有阴有阳,中国企业要从第一天就有练太极的想法才行。”

  喜欢武术,让马云结识金庸;有了金庸,西湖论剑才有了号召力;而作为东道主,马云俨然成了武林盟主。其实,那时新浪才是老大,盟主应该由王志东来当。

  九:变

  马云曾说,“我觉得变化是必然的,互联网最大的特征是变化,阿里巴巴就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马云无疑是善变的,浙商的精明在他身上一览无余。孙悟空有72变,马云深知,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不变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拥抱变化”是阿里巴巴的所谓“六脉神剑”之一。马云对此的解释是,突破自我,迎接变化,把变化当作日常生活。

  的确,这些年,阿里巴巴都在经历剧烈变化。成立中国供应商、推出诚信通、成立淘宝、成立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分拆业务、筹备上市,几乎没有停歇,阿里巴巴员工从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

  在阿里巴巴内部,变是不需要理由的,马云要摧毁的,是员工头脑中的一切惯性和惰性,他要榨干的是,员工的全部创造性。

  阿里巴巴创业故事4: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从“差生”到英语教师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杭州一户普通人家。在求学时代,马云可谓是个顽童。连马云也曾笑言自己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也是考了三次最终如愿——这基本上算是一个习惯意义上的“差生”了。

  算不上好学生的马云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的英语。刚改革开放之际,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多起来,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西湖边逮着人家练习英语,尽管开始的时候他的英语还很蹩脚,可是时间长了,他竟然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一直用到今天。

  考上杭州师范学院后,马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后来又成为杭州市学联主席。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洗脱了“差生”的印记,开始崭露头角。

  1988年,大学毕业后的马云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担任英语老师。后来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戴珊就是那个时候马云的学生,她回忆到,那个时候的马云已经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他的课是到课率最高的,他并不强制点名,但是学生们都喜欢听他讲,他经常给大家讲做人的道理。

  尽管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当时马云的工资每月仅仅110元左右。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职,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导游,不过这样的零工对收入并没有显着的帮助。

  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课余四处活动接翻译业务。当时经营特别艰难,经常入不敷出。马云一看这样不行,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开始收支平衡。

  从害怕电脑到互联网公司老板

  很多人刚刚接触互联网思考的是背后的技术问题,而马云却想的是商业模式问题。

  翻译社没给马云带来什么钱,倒是让他有了一次出国的机会。在美国,马云第一次在朋友那里接触了互联网。不过那个时候的马云对电脑甚至有一种恐惧:“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不起了。”

  对马云有触动的是,他好奇地对朋友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就想应该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为世界所熟悉。

  事实上,尽管今天已经可以号称互联网大亨的马云对技术依旧不太懂,但是他对互联网的理解却比谁都深刻。很多人刚刚接触互联网思考的是背后的技术问题,而马云却想的是商业模式问题。

  有了想法就做,回国后的马云迅速辞了职,借了2000美元,1995年4月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GVM站点。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马云发现在体制内的职业生涯明显不太适合他。1999年初,他放弃了在北京的一切,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回到杭州后,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家决定不向亲戚朋友借钱,集资了50万元,据点就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多平米的家里,阿里巴巴就在这里诞生了。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他们都记得,马云当时对他们所有人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从小虾米到巨无霸

  狂言狂语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当时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是小到不能再小,18个创业者往往是身兼数职。马云后来也回忆到,当时出门打车,看到桑塔纳来了,举起的手又放下了,非要等到夏利为止,因为后者便宜。

  不过好在网站的建立让阿里巴巴开始逐渐被很多人知道。来自美国的《商业周刊》还有英文版的《南华早报》最早主动报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开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

  前几年,很多人指责马云老是狂言狂语,其实这并不能怪他,在公司还是小虾米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公司成名呢?拼广告费明显不是那个时候阿里巴巴的强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媒体的力量。狂言狂语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当时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不过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现在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彭蕾当时是负责管钱的,她回忆到,当时马云开始去见一些投资者,但是他并不是有钱就要,而是精挑细选。即使囊中羞涩,他还是拒绝了38家投资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而被拒绝的这些投资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

  就在这个时候,现在担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的一个在投行高盛的旧关系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天使基金”让马云喘了口气。

  更让他预料不到的是,更大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他和阿里巴巴。1999年秋,日本软银的总裁孙正义约见了马云。孙当时是亚洲首富,资产达3兆日元。孙正义直截了当地问马云想要多少钱,而马云的回答却是他不需要钱。孙正义反问道:“不缺钱,你来找我干什么?”马云的回答却是:“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

  这个经典的回答并没有触怒孙正义。第一次见面之后,马云和蔡崇信很快就在东京又见到了孙正义。孙正义表示将给阿里巴巴投资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但是马云认为,钱还是太多了,经过6分钟的思考,马云最终确定了2000万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冬天之后的春天

  马云终于攀上了他自己设定的高峰,而这,可能还仅仅只是开始。

  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并持续了长达两年的低迷不振状态,这让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了困境,甚至关门倒闭。但是阿里巴巴却安然无恙。|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阿里巴巴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融资,而这个网站从来没有乱花钱的习惯。更重要的是马云那坚持不懈的信念。当时他对他的同事们说:“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

  那个时候,全社会对互联网产生了一种不信任,阿里巴巴尽管不缺钱,业务也开展地分外艰难。马云提出关门把产品做好,等到春天再出去。

  即使在后来遭遇到“非典”之时,马云的永不放弃的信念依然感染着公司里的每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在家办公,但是业绩却不降反升,成为一个奇迹。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互联网的春天在2003年开始慢慢走来。2004年2月17日,马云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再获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这笔投资,是当时国内互联网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资金。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一直到今天阿里巴巴计划下月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分析师预计,阿里巴巴上市后的估值最高可达2000亿美元。马云终于攀上了他自己设定的高峰,而这,可能还仅仅只是开始。多年以前,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预言:马云将会成为未来新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这个预言已经过去好几年了,马云今天终于向比尔盖茨的预约迈进了一步:马云以218亿美元的资产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领先第二名整整350亿左右的人民币。


看过阿里巴巴创业故事的人还看了:

1.阿里巴巴马云的创业故事

2.名人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经历

3.现代80后创业故事

4.马云成功创业故事

5.90后真实创业故事

6.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5个

7.3个人创业故事

8.名人创业故事大全

    80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