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简述企业文化生成的一般模式

晓敏分享

  文化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果和过程。因此,文化只能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淀和发展,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愿去决定其存在的形式和发展的方向。学习啦小编把整理好的简述企业文化生成的一般模式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浅谈企业文化形成模式

  作者:吴静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企业文化的形成四要素为出发点,详述了如何更全面、完善地建设企业文化,构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模式。

  关键词:企业文化 形成模式 文化建设

  0 引言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存在,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锻造企业的战略资产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通常是在一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首先由创立者或领导者的倡导,并经过较长时间的传播和规范管理并制定适合企业文化传播的激励的政策,从而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变化,达到全企业的共识和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企业人的默契、习惯和氛围。企业文化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把握好每个要素的建设对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1 企业文化的形成环境

  企业文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开放系统的特点就是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它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例如用户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是在商品经济出现买方市场,企业间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形成的。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要生存发展,但是客观条件又存在某些制约和困难,为了适应和改变客观环境,就必然产生相应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同时,也只有反映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的文化,才能被多数员工所接受,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企业文化的形成源头

  企业文化的形成常常与企业的领导者和创始人的经营思想、管理艺术、工作风格,与他们个人的品格、胆识和魅力有着直接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左右着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发端者,他们勾画了企业发展的蓝图,不受以前的习惯做法和思想意识的束缚。企业的领导者依据其视野、认知、经验、知识与思想境界,靠着他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在企业中的威望来影响普通员工,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使企业文化体系不断丰富而臻于完善。没有积淀这些文化底蕴做基础,一是难以产生远大的抱负,二是即便有理想也是浅薄之见,无法实现。

  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当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时,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一开始总是只有少数人首先觉悟。他们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领袖人物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才可以形成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由于企业家在企业活动中的领导地位,企业家的意志力又是企业文化的守护神。坚定的意志、过人的魄力、无尽的热情、顽强的斗志、持久的韧性与对成功的渴望是优秀企业家的独特资源。更重要的是,具有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意外,优秀企业家都能给失望的员工提供帮助,恢复起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信心,带领企业不屈不挠地奋斗。如果没有超强意志力的企业领导者,所有的未来计划、承诺和梦想都只能是空谈而已。

  3 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战胜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根据要实现的企业文化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激励一般是指通过影响人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或者说是指人们朝向某一特定目标行为的倾向,增强或削弱其动机,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必定受到外界推动力或者吸引力的影响,这种吸引力和推动力,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转变成一种自动力,才能使个体改变原来自身的思想或者行为方式。自动力越大,行为也就越积极,反之亦然。而自动力的大小,固然与推动力或者吸引力之强度有关,但也离不开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样强度的推动力或吸引力,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强弱悬殊的自动力,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在员工原有行为方式和企业所倡导的行为方式有抵触的时候,靠员工自身的动力很难改变其原有的行为方式,此时作为驱动力的激励政策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宣传灌输,并配以不断的激励措施,终于形成了企业员工乃至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拼命竞争的精神。企业文化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一种新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激励。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

  4 企业文化的形成基础

  企业文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发展需要的区别,所以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评测一个企业的好与坏。但可以发现,在企业文化的诸多不同之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就是企业都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没有员工支持的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高层文化,是缺少持久动力的文化。企业员工的支持既是企业文化建立之初的选择,同样是企业文化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领导者在倡导一种思想或是一种行为方式之初,如果能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可与支持,那么企业文化的推广将变得相对容易些。所以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需要,一是改进领导工作与管理方式,企业领导应转变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放下架子,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一方面及时定期地向全体员工报告企业管理动态及服务经营情况,让职工了解领导的工作内容与成效、企业的发展形势和工作任务及目标,也让员工知道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宣传企业的文化精神及近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真正做到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置于广大员工监督之下,接受员工群众考核评价,以达到彼此互相理解、互相监督的目的。二是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一个紧密的互相依靠、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特别地,要在企业中逐步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和崇尚科学技术的文化氛围,从而使企业尽快过渡到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组织。从而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依赖,使企业文化真正建立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之上。

  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坚定基石,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文化力在解放生产力中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总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还不够,需要不断实践,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这样才能在在新世纪的经济竞争中更好地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企业文化:不再模式化

  文化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果和过程。因此,文化只能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淀和发展,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愿去决定其存在的形式和发展的方向。文化不能脱离客观的现实存在而独立存在,文化也不会因为人为革命而得到顺利发展。相反,任何文化革命的企图,均会导致文化的破坏而停滞、退步。

  企业文化因企业所服务的市场、所经营的产品和组织建设与运作形态综合而致,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反作用于企业,而促成企业独特能力的稳定和发展。

  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明显的,,而文化的自然积淀和自然发展的特性又极大的障碍着文化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赋予文化的主观能动,促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有效管理企业的重要课题和内容。

  文化虽然不能革命性建设和发展,文化虽然只能循序渐进演变,但局部的调整与改变还是可以的。通过积极的倡导,促成文化进步,从而促成企业效能提高,无疑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于文化难以改变的特性,由于文化虽然客观存在却又高度抽象复杂。从而形成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管理研究者们对企业文化建设与运用多停留于泛论和理念性、口号性方面,而没有象企业其他系统(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科学技术系统等)那样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

  我们知道,不能具体的、方法化的抽象存在,是难以发挥能动作用的(卡尔.马克思说:科学,只有能够通过数字化表达时,才有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优化文化结构,有效运用文化机制,促进企业能力发挥和提高系统方法研究方向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

  文化由基本元素文化质与多个文化质集合而成的文化丛,以及由多个文化丛组合的文化系组成。 作用和融合于企业的文化多种多样,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情感以及价值观等等。这里我们主要就普遍作用于企业的文化系及其构成要素和关系特征进行探索。

  根据上述不同企业文化的核心机制,我们一般地可以权力(政治性)文化表达官僚型文化、人情(关系)文化表达氏族文化、自主(创新)文化表达企业家文化、利益(经济性)文化表达市场文化。 经典的文化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社会现实存在的文化总是交汇性的,为了有效运用和发挥文化机制的作用,我们就经典文化进行探析。

  二、文化作用

  市场(环境与对象)??产品(载体与途径)??组织(方法与能力)的配合、协调与支持根本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成败兴衰,而文化贯穿于这所有方面。

  1 文化的市场作用

  市场,不论是市场的主体(供求双方),还是市场的关联体(中介、调控管理者)都受着某些特定的文化影响乃至支配,如果企业的文化与之不相融,甚至冲突,必然会使企业处于困难乃至于危险的境地。

  例如,企业服务定位于“领先使用者”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的需求特征是“时尚”,其文化内涵核心为“变化”、“新奇”、“差异”、“个性”等等。很难想象一个以“官僚文化为主体文化的企业能在这个市场中自如运作。在此情形下,企业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重新界定市场,选择其他细分市场(如“从众者”、:“保守者”),使企业能力(由文化保持与支持)得以充分、有效发挥;或者是,其二,重组文化特质,修正文化结构,促进“开放”与“创新”的形成与发展。使之改变企业能力以符合市场的客观需要。

  因此说,市场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只有企业文化与所处市场主体文化相适应,才能取得主动。如果能够水乳交融,则企业必然在市场上如鱼得水。

  2 文化的产品作用

  产品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质衍生的过程,就是文化系列化的过程,文化质不变表现在产品上就是无产品发展,基本文化质的产品就是“核心产品”,就此意义而言,产品即是文化(器质性),文化就是产品。

  人们一般地将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器质性文化(功能、效用、质量、价值、工艺等构成及其调整控制),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性文化(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第三个层次是理念性文化(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其关系为,第一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基础,第三个层次是企业文化的上层建筑,第二个层次是第一和第三两个层次的连接与具体体现。

  无须进一步说明,即可知企业惟有在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协调,配合支持时,企业能力才能最大化和最有效化,否则,互相冲突、互相制约、互相干扰、互相抵消,则企业能力势必极大削弱,发挥和效用亦势必大打折扣。

  例如,企业经营的产品性质为“长寿型”产品,其关键要素是“质量??成本”,对应的细分市场是“从众者”和“保守者”,这两个方面所内含的文化特质是“稳定”、“有序”、“规范”、“无差错”等等,如果此时企业奉行主体文化是“市场文化”,实行“计件工资”,“佣金”等管理,必然使企业产品、市场富含诸多不确定因素,将极大限制和约束企业能力的有效作用。此时,企业同样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调整产品(或功能化,或概念化),二是修正文化。

  3 文化的组织作用

  有效的企业组织,总是将市场特征(海洋状况)和产品特征(舟船性能)认识和运用自如。而运作无效(或失败的企业组织,却是要么对市场认识不清,要么对产品认识不清,要么不能把握其特点予以协调运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能越洋,亦可能翻于阴沟。舟与水均是客观存在,关键是御舟之法与御舟之人。

  市场是开放的客观存在,它一般地不以某个具体的局部存在而不同,真正独家的产品也不多,更多的是一些类似的乃至相同的产品在同一个市场里竞争,结果却完全不同:有的大获成功,有的沦为平凡,更多的则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

  客观条件的相似或相同却总是会产生不甚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客观结果,缘何?主观使然也! 导致不同或完全不同的客观结果出现的主观里,方法(包括技能和知识等)多同质。在市场竞争中,成败更多寓于一些微小,但却可能是很关键的方面(犹如足球禁区的机会能否转化为得分,或取决于抢点的灵动,或取决于千分之一的抢先,或……就这么一点点的不同,就会产生完全的不同),而导致在这些微小但可能很关键的环节出现时将有微小但可能很关键的正确反应产生,这就是“素质”决定的,“机会永远为准备着的人存在”。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有着普遍的道理。

  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行为准则,不同的目标导向,不同的控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工作氛围在相同的条件出现时,必然会产生虽然微小却很关键的不同反应,从而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文化于组织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既对组织能力的形成(资源配置)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对组织能力的发挥(资源运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组织面对环境变化和刺激的反应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简述企业文化生成的一般模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看了“简述企业文化生成的一般模式”的人还看了:

1.企业文化模式探析

2.浅谈企业文化模式

3.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有哪些

4.各国企业文化模式

5.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是怎样的

6.构建特色企业文化要怎么做

7.企业文化具有什么属性

8.企业文化策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9.创业型企业文化

10.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9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