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领导力怎么做
学生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对于未来也是个不错的发展,那么学生是在呢么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小编为你带来了“提高学生领导力”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美国高中怎样培养学生领导力
美国高中的学生生活大概可以分成四大块——课业、体育、课外活动(包括社区服务、志愿者、学生会干部模拟联合国等等)和个人社交。学校对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融入并贯穿了高中生活的这四个部分。要真正明白如何融入和贯穿,我们必须要清楚“领导”这个概念在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里存在的差异。
在中国校园里,跟“领导”直接挂钩的无非就是学生干部——要么是班干部,要么是学生会干部,总归是有一官半职什么的,是管理者,而其余的学生几乎都是被管理者。这两种群体的区分和对立是非常清晰的。在美国高中里,只要你愿意,也有胆量去尝试,几乎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举个具体的例子:
1. Captains Council 也就是球队队长联盟。美国学校的体育项目非常多样化,有棒球、篮球、网球、游泳、橄榄球等等。从小孩子到大人,都对体育无比热爱,并对体育能人尊敬有加。
学校里的体育健将就如同在中国重点学校里的重点班学生一样,受人关注、羡慕。所有球队队长结成一个团体,在学校里带头做些公益的事,不仅仅是给其他学生做榜样,同时也为学校文化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
2. Citizenship Committee 意思是公民委员会。其功能相当于纪律委员会。为什么是“公民委员会”呢,因为学校就是个社区,每个学生都是社区的一员,就如同国家里的一名公民。一个社区的和谐依赖于每位社区成员;一个国家的兴旺,也依赖于每位公民。
因此一名合格的公民要了解并履行自己的义务责任和权利。公民委员会一般由三名学生和三名成人组成,针对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牛进行研究和讨论,最终给出处分。每一个案例都要经过公平透明的调查和研究,其过程类似一个简化的司法程序,学生成员在参与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要成为公民委员,学生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给他人做榜样,这也是对一种领导能力的培养和表现。
3. Diversity Club 即多元俱乐部。这是集合了各种肤色、各个国籍学生的群体,通过组织各式学校活动来提倡、学习并接纳校园里不同的文化和声音。
4. Junior Advocates 即学长辅导员。一般由9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带领8年级的学生,通过介绍高中生活、定期开展话题交流和讨论,为初中生提供一些提前了解高中点点滴滴的机会。
这种行为就如同在读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跟高中生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并指点学弟学妹为大学做更充分的准备。这个职位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热心和爱心就基本没问题。不少学生一旦正式担任起学长辅导员的角色,就会更加自律,而且对校园生活的评价也更正面。
5. New Sophomore Mentors 即10年级学生指导员。一般参与这类活动的是11或12年级的学生。他们会与新入校的10年级国际学生形成固定搭配,在最初的新生适应期里,在生活和学习上为新生提供一对一引导和帮助,帮助国际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和环境。
6. Peer Counselors 即同伴心理辅导员。学校一般都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这位专业的辅导员会培训一些学生辅导员,来配合他帮助更多的学生。
7. Proctors 类似于中国学校里的学生团委或者班干部, 主要是在学校里主动带头搞活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并带领其他学生参与活动。
8. Residential assistant 即在宿舍里参与管理工作,配合老师做生活方面的助手。
9. Tour Guide 即学生校园导游。新人申请学校之前会来看学校,招生办公室就会安排学生导游,给访客介绍学校校园并回答访客问题。
不难看出,学校培养学生领导能力的机会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各种机会都跟学校的运营紧紧联系在一起,贯穿校园生活的每一部分。学校就如同大的家庭,每个人都需要支持这个家庭。俗话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个家庭会提供各种机会,希望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同时为学校贡献一份力量。领导能力是大学申请中很受重视的一部分。例如,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明确表明,学校喜欢招收表现出杰出领袖能力、能够在今后成为变革者的学生。想要留学的同学们应在平时生活中,抓住锻炼自己领导能力的机会,组织几个高质量的活动,带领团队参加一些比赛,这些经历将能使你终生受益。
对中国企业领导力特征的思考
来源:中人网
近年来,领导力被许多企业认为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研究和咨询机构的重视,企业对领导力的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
中国主流的领导力研究和培训内容,大都来自于西方的领导力框架模型,在学习西方理论和跨国公司经验的同时,许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它们适合中国企业吗?当年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在清华大学给MBA教授他在中国的第一堂课是"全球领导力",当他讲完40分钟之后,开始提问时间,一名三十来岁的学生站起来说:"我听完你的演讲,觉得你没什么特殊的领导力…",话未说完,全场响起了支持、赞成的掌声;桑顿镇定的回答:"我还没和你们深入讨论我的东西…".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东西方文化是非常不同的,我给你举个例子,毛泽东当年带领红军…",举完例子后这个学生说:"你给我们讲的东西有什么实用价值吗?".这句话招来更多热烈的掌声,显然大家对他的讲课并不买账。
虽然面对许多挑战,但是,毋庸怀疑的是,东西方领导力存在某些共通的特点,例如对方向的把握和判断能力、人际关系和影响力、激情和毅力、强烈的成就动机等。全球60种文化中,最受欢迎的领导风格是:可靠、灵活、动机的激发、聪明、决断、可信赖、团队精神等等,不管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大家都推崇认可,有共识。最不受欢迎的领导风格为:不合作、喜怒无常、自私自利、粗鲁、独裁、自我为中心等,这些也都是东西方领导者都要注意克服和避免的领导方式。
除了共同的特征以外,中国企业领导力模型是否还存在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回答这一问,我们首先需要对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这种环境的特殊性更多的来自于中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和西方环境比较而言,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特点对于领导力提出了特殊的挑战:
1、 社会环境:大局观和社会公民意识
在中国,集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是中国环境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特征。中国宪法中明确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作为指引企业发展的领导者,必须了解这一基本的方向和制度基础。纵观中国本土企业家的成长历程,对于那些能够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把握时代机遇,将自己植根于社会主义大环境下的企业才有可能做的长久,他们大多当企业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能够对整个社会的利益做出让步和贡献,而许多流星企业家,则很多是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没有清晰的认识,缺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大局观和整体社会环境下的公民意识。例如大邱庄的禹作敏、大午集团的孙大午等等。
2、东方文化上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凡事讲变通,善于随机应变,能屈能伸;做人讲圆觉融通,于人方便于己方便,讲情面,注意换位思考,为人低调,内敛、矜持、含蓄、谨慎……相对而言,西方人求真,东方人务实。西方思维里有一种传统,就是高度关注"精神性",追求"本原性",倡导学以致知,为学问而学问,凭着自己的真性情、好奇心,甚至仅仅因为爱好或有趣,不断追问,不遗余力地探究人生的根基、事物的本原。东方人强调务实,做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最终(终极)得到的现实效用和利益。东方文化提倡顺其自然,推崇水到渠成,因势利导,乘势而上,自然而然,无为而为,在管理中强调"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情"、"理"、"法"在不同国家中的排序,美国人会把"法"排第一位,"理"排第二位,而"情"排第三位,中国人讲情义无价,"情"当然排第一,其次是"理",第三才是"法".中国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在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人际和社会影响力的时候,大多都能够充分意识到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特征。相反,许多中国企业家的失败,往往由于过分的张扬或过于坚持自己的个人原则,在需要的时候不能有效变通所致。
3、 东方思维上的主要特征模式
东方人思维上趋于认同性、收敛性、封闭性、稳健性,政治上强化一元化和权威性;行为上推崇听话、追随与服从,反对越位、错位或抢位。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一向以"和"与"合"为至境。西方在分析问题时,尽量拿事实、数据和报表说话;在制定目标时,强调目标的可度量性,注重将目标细化、量化、节点化,注重把握事物推进的节奏。东方更倾向于从事物的性质上加以把握和判断,注重"定调"和弘扬主旋律,把定性放在首要和优先的地位。西方强调绩效和结果,倡导绩效导向,数字说话。不太关心"做了"什么,也不关心动机如何,而在乎"做成了"什么;在承认辛劳、苦劳、疲劳的同时,更看重成就和功劳。对一个人认可与否,不是看他的身份、头衔,也不是他的家族,而是业绩。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政治伦理型特征,评价一个人时,固然会看其客观绩效和结果,但对其主观的努力、做事的过程和人际关系同样予以充分考虑,尤其是本人的态度、操行和修养。东方在判断一个人时,常看重其身份,特别注重老幼有序,君臣有别。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在处理外部关系、整合社会资源的时候,都需要对这种思维特征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以上3个方面的环境特征,加上全球化的影响,意味着相对于西方领导力所重点关注的因素,中国企业领导力还应该满足中国特殊环境下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的一些特殊需求,结合对中国成功和失败企业领导行为事件分析,以下是几个重点需要注意的方面,在描述和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东方特征",
1、勇于挑战+量力而行
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勇于挑战,包括对权威的挑战和对自己的挑战。只有勇于挑战,才能指出新的方向和目标,而这也是领导的基础。同时,面对中国的特殊环境特点,领导者还需要更加注意量力而行。相对于西方企业,中国领导者的成功受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会更大,而这也就意味着,领导者发动变革时候所面对的挑战也会更大。挑战的同时,需要对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更加清晰的判断和认知,尤其是对党和政府的指导方针、政策的判断和认知。
2、社会敏感+方向清晰
社会敏感在不同国家内涵也不同。在中国,社会敏感意味着对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技术环境、需求环境的全面关注和及时判断与把握。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正是敏感的把握住了这一信息所带来的机会,成功淘得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而也有很多企业家,由于对当时的特区政策判断的失误,而梦断海南。保持社会敏感的同时,领导者内心中还必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方向,避免过于敏感而导致频繁更改方向。
3、大局更果敢+细节更谨慎
相对于西方环境,中国企业领导者更需要注意"大局上果敢,细节上谨慎",虽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时代已经成为几千年前的历史。在中国环境中,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都在战略方向上果敢大胆,而在细节上谨慎认真,"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的藐视,意味着要有胆量和勇气挑战敌人,战术上重视,意味着要在具体策略环节上保持足够的谨慎和重视。由于中国的制度化环境相对还不成熟,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流程化、清晰化不够,这导致许多细小的环节更加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许多可以流程化处理的事务,看似不大,但经常会因为人为的因素、感情的因素等不能正常流转下去,在小事上不够谨慎经常会导致全局的颠覆。而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由于"变通、圆滑、折衷"的文化和思维特征,在东方环境下反而不像人们通常预期的那样困难。在可以比较明确的预知有利结果的情况下,"干了再说"的方式在中国更加容易逃避事后的责任追究,尤其是对于那些责任需要跨部门连带的"重大"事件。
4、圆滑适应环境+内心坚守原则
在对中国企业家调研访谈基础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先生曾经用四个字概括了中国企业的领导力特征"外圆内方",对外圆滑,内心刚正,恪守自己心中的原则,是中国企业成功的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特殊素质和特征,而这四个字,也深刻体现了东西方文化、思维特征的差异对中国企业领导力的影响。
提高学生领导力相关文章:
1.领导力提升
4.校长领导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