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高等院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

玉叶分享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更加复杂,高校财务风险越来越大,可能出现财务危机。高校财务风险为什么会形成?应该如何应对?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

  高等院校财务风险成因

  (一)高校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

  很多的高校开展举债建设,纷纷扩大规模,建设的合理规划不足,没有按照自身的实际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引发负债投资成本和实际收益不相匹配的状况。作为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网络财务管理系统操作的技术不过关,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导致信息安全风险发生。贷款资金的成本理念不强,习惯于按照国家的法定预算获取和使用资金,风险意识不高。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控制的刚性不足

  高校具有资产自由支配权,管理者具有独立行使权,没必要对委托人负责,使得高校的资源少有监督体系的维护。一些高校的财务内部监控体系不健全,成本核算不到位等。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预算控制。实际的风险管理中,一些高校没有进行精细的预算编制,按照当年财务状况、上年收支状况、实际收支状况开展编制,项目不够精细,预算支出的核算局限性不强,全面性不足,部门预算的领域受限,预算外的项目随意增加,缺乏固定性。预算的权威性、约束力不足,结果是预算失控。

  (三)重点监控不足

  高校财务风险核心范围在对外投资、贷款、基本建设、校办产业等领域。对于这些问题,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事前重点监控工作不够,使得财务问题增多,尤其是对办公费、会议费、车辆使用费等的监督,导致一些人利用管理漏洞,将国家资金骗走。专项资金被挪用、挤占,资金的实际效益并没有发挥。一些单位没有根据要求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资产入账不及时,固定资产明细登记不及时等,导致账实不符。一些高校不断扩招,举债建设,对建设资金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导致筹资负担加大,贷款危机频现。

  高等院校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提升高校的风险防范意识

  高校的日常财务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内外部的联系,作为财务管理和系统操作人员要逐步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正确操作财务系统。加强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避免盲目发展。加强对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的准确理解,合理安排贷款规模,减少负债投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高校必须逐渐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国家拨付资金的无偿使用习惯,提升对贷款资金的认知度,增强资金的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在贷款前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还贷能力和资金的潜在风险,同时要考虑利息支付和到期归还本金等问题,摒弃传统的政府买单思想,增强偿还意识。

  健全高校的经费筹划体制,不断改善筹资结构。在基本的贷款融资基础上,提升校际、校企之间的相互合作,有机结合自身的人才和技术力量,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增加社会捐赠资金、教育资金,加大教育资金的来源。还可以通过成人、网络教育的模式,开办培训班等来教学,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还扩大自身的资金来源,使得资金的来源渠道逐渐多样化;不断实现合理理性的融资。高校应该按照其具备的偿债水平,科学地安排贷款规模、贷款结构,有效控制财务成本,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率,正确使用贷款资金,降低财务风险,增强投融资风险防控意识。

  (二)加强预算管理约束力、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通过健全预算控制系统,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风险防范。对于支出的预算,要科学测算、严格控制,按照高校的财力情况将其列入年度的预算中。高校开展经费使用范围、开支标准等的审核、监督,主要依据“经费包干、专款专用、超支核减下年度指标”等方法来进行。定期总结校内各单位的经费使用状况,考核单位负责人,加强源头的风险防控。

  同时要逐步健全财务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及时掌握财务运行情况、挖掘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为高校的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根据,并且可以及时采取相关应对之策避免财务风险。通过基础信息系统,将基本的内外部财务信息资料收集起来,然后传递到分析监测系统,由其开展财务风险指标(比如偿债能力、学生欠款率、收益能力、负债率等)评价,利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评价高校的财务风险,若超过预警线,要及时进行预报预警。要定期监督和检查运行效果,及时修改财务风险信息,最终真正实现财务风险的预警功能。

  (三)提升风险重点监控效率

  对于对外投资、贷款、基本建设、校办产业等领域的重点监控要在事前采取一定的防范之策,避免财务风险发生,高校要注意避免盲目扩张。高校要开展有效地业务控制活动,健全实物资产保全制度。认真核实投入资金的使用渠道、用途,避免财政资源浪费。对于校办产业等经济效益审计等问题,高校要积极促进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将浪费降低到最低,并尽可能杜绝浪费。同时要明确财政运作的主体,其权责明确。同时高校要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内部资产固定性,增强外部资产的流动性,提升资金结构的规范化,使风险和收益优化组合。此外,还要严格审核并筛选合资人,将各种责任关系明确化,最好选择的是业绩好、信誉度高的投资人、合伙人。管理好基建设备的采购,控制投资规模,招标制度规范化,专项经费比如道路维修、修缮、批量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等开展项目式管理,给予可行性论证。

高等院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相关文章:

1.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3.有关财务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4.财务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5.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42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