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90后创业指导

隆佳分享

  有梦想的人不会怕输,看看这些创业前辈们如何指导创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创业指导相关文章。

  90后创业指导1

  市场细分的号子一吹,90后再也坐不住,听罢马云雷军的创业鸡汤,男生女生都热血沸腾,看遍微信开店日赚一万的胡诌励志,都坚信坐在校园也能闷声发大财。他们跟在超级电商屁股后边,加盟个平台,背靠着脚下的大学,磨破嘴皮子赢得供货商信心,开始鼓吹高快好省的服务,梦想用低廉的价格,甘愿累死的信念,占领自己大学的市场,辐射周边高校和社区。

  其间昙花一现者无数,有人赚足了学费洋洋得意,店大欺客;有人不堪模式复制,竞争者口里夺食,有限市场分割殆尽;也有的是合伙人回家生孩子或考上公务员,留着自己孤军奋战,战死沙场。

  闲话扯远,但也不远,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创业都死盯着线上外卖、水果上门和名品代购。收回来说说午后科技和午后卫生巾的创始人。午后科技的创始人是90后的陈章文,他和一般的90后大学生创业者有什么不一样?

  重新定义卫生巾要够胆量

  在创办“午后科技”之前,陈章文已经创办过两个公司,而他才大学毕业两年,小伙子谈过一个女朋友,疼女朋友疼的要命,每个月女朋友小腹疼他也疼,“同病相怜”,带到医院问诊,说是长期使用荧光剂超标的卫生巾。陈章文下狠心研究荧光剂这种化学物质是怎么伤害女人的,结果发现,荧光剂只是可能致癌,前提是摄入体内,卫生巾是种处于外用与内服边缘的必需品,国家相关标准严格规定,禁止餐饮用纸巾等产品添加荧光增白剂,却并未对卫生巾中的甲醛和荧光增白剂等物质做出任何规定,那不管荧光剂是不是罪魁祸首,劣质卫生巾引起广大女性身体不适已成事实,女朋友姨妈来了本来就受罪,用个卫生巾还让痛苦加倍,这种产品的罪恶堪比黑心棉、地沟油和三聚氰胺!陈章文一直标榜自己爱女人,男人都爱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章文觉得要斩草除根,不让添加有毒化学剂的卫生巾祸国殃女,只有重新定义卫生巾产品标准,另起炉灶,研发一款绿色无公害卫生巾,这听上去像是要回家种菜,当然,午后卫生巾也是白色的。

  我们很难知道市场上多少品牌产品是打着责任、品质、健康的旗号做广告,只有东窗事发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丫的是骗子,午后卫生巾唱腔高调,起步晚,起点高,从上线抢购加大范围赠送,已经名声在外,覆水难收,重新定义的卫生巾虽然来口碑,用过的人都说好,陈章文本人也被赞为“妇女之友”“妇联储备”,但是午后科技并没有在短时间引发产业变革,荧光剂超标的卫生巾依然泛滥在超市的货架上。

  午后卫生巾的重新定义似乎也只停在理念上,虽然包装出众,简洁大方,附带一本使用说明,“尽善尽美”“中国最贵的卫生巾”“高端卫生巾”“活着只为保护女人”等等溢美之词,赚足了眼球,这些创意颠覆了传统卫生巾的销售模式,但关于产品质量,目前尚没有官方信息佐证,单凭10万条客户反馈已能窥见午后没有辜负妇联的希望,“活着只为保护女人”的口号没有空喊。

  好在午后出道至今也算极为克制,遵从行业道德,全国琳琅满目的卫生巾品牌,没有黑过谁,也没有赞过谁。午后就像“闷牛拉大车”一条道走到黑,在自己确定的路上精耕细作,重新定义卫生巾,确实需要勇气。

  送1亿片卫生巾要有魄力

  不是在妇女节,而是在5月25日连续给全国女性派送1亿片卫生巾包邮。陈章文不但重新定义了卫生巾,也重新定义了妇女节。午后官网上线的第一弹,就是自主声明创立女人保护节,要连续半个月送出1亿片卫生巾,和京东天猫的假福利不一样,午后真的给每天签到的账户包邮了,有个武汉的女生积攒半个月,又是签到又是砸金蛋,得到2578片卫生巾,核算人民币2668元,这些钱足够她买好几年的卫生巾了。

  1亿片卫生巾不是小数目,按照午后的售价算,一片约合2元钱,成本再低也不可能低于5毛钱,何况午后标榜做高端卫生巾,原材料成本根本降不下来。妄想一炮打响,自然不惜血本,就怕血本无归。截止到6月10号,午后只送出了1429981片,完成页面目标的百分之二,并没有像预期一样送出1亿片,但是却在半个月时间内,参与人数达472660,砸金蛋5719924个,直接受益女性超过10万,这个效果堪比刚起步时的小米手机。

  明白人都知道,送1亿片只是噱头,送多少都是成果,午后的第一炮,创造了互联网营销的又一个奇迹。作为一个刚上线的企业直销官网,在短短数月时间内创造的行业影响比直接订单额更让陈章文高兴。世界杯期间,靠前期轰动和上个月来大姨妈的老顾客,直接产生订单额346万。

  送1亿这个重大的决定,是一个全新的打法,小商品线上布局的行家也只能望其项背,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缺乏有效的渠道推广,没有可靠的产品质量,任何人都玩不转。先前网传小米雷军私下投资了午后科技,雷军的个人影响和渠道资源成为午后的坚实后盾,但这可能只是沽名钓誉的说辞,不可否认的是,午后的营销和产品定性,都透着小米气质,官网直销、单品单打、限时抢购、高性价比,似乎都是在复制小米模式。科技产品的营销基因移植到女性日用品还是第一次,雷系军团的创造力确实影响深远,百试不爽。就是苦了那些来了姨妈还要抢购的妹子们。

  为了让午后卫生巾快速覆盖全国,传统打法是登陆各大超市卖场,进入社区和村庄便利店,但这在布局上蕴含高额成本,午后把这笔钱直接省下来,用作1亿片的派送,效果居然来了个大翻转。线上直销直接减少了布局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控制了粉丝反馈,集中了运营团队,属于互联网精耕细作的赢家典范。

  产品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人知道你的产品,靠免费派送获得二次购买,顺水推舟,周而复始,午后科技的思维大致如此,却也面临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一旦产品是个水货,午后的异军突起也就是个泡沫。两个月并不能证明午后的成功,而且容易复制的营销模式,必然后续跟着一大批中国模仿秀。传统的卫生巾企业不会坐视不理,就像华为、酷派、中兴不会眼看着小米一枝独秀,传统卫生巾企业的销售受到威胁的时候,也就是午后接受挑战的时候,陈章文能否做好现在,又预见未来,备足粮草,就看午后科技团队的智慧了。

  马云说,做快滴打车,是因为我妈妈出门打不到车。罗永浩说,做锤子手机,是因为东半球没有最好的手机。谁会相信,午后卫生巾的问世,是因为中国没有好的卫生巾,而男人,不能只想男人要的东西。

  90后创业指导2

  创业的90后:做不一样的事情陈天桥34岁,成为中国首富。马化腾34岁,腾讯上市。丁磊30岁,网易上市。

  2012年,在所谓的“世界末日”到来之前,聚美优品推出了一则电视广告,“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成了年轻人“为自己代言”反击他人冷言冷语的口头禅。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主板上市,80后的创始人兼CEO陈欧,身价暴涨至80亿人民币。

  70后独占鳌头的局面渐渐被消解,以陈欧为代表的80后开始登顶,而来势汹汹的90后则让人摸不着头脑,张天一用互联网思维卖着米粉,郭列用脸萌霸占了朋友圈头像,“霸道总裁”余佳文明年要给员工发一亿。

  92年生人的创业者尹桑曾说,我幼儿园时就有PC机可以玩游戏,小学的时候就“触网”,开始打网游,然后是手游。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我们想做更“酷”的事情。现在尹桑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一起唱”的创始人兼CEO。

  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这群创业者,除了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眼界也更加开阔。“初中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我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广阔,我知道我以后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而不是父母期待的医生、律师、会计。”在谈到为什么要创业时,一位90后创业女孩这样告诉《IT时报》记者早就埋在她心底的创业冲动。

  ◆ 拒绝被贴“90后”标签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会有以年代去标记一类人群这样的做法出现,说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着较强的不知足以及功利的心态,这是我对这个现象的本质判断。”东革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姚欣宇拒绝了采访。事实上,他现在拒绝一切媒体采访,因为不愿被贴上90后的标签。“包括我在内有好几个人都在《福布斯》年度前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中,但是这样的称号出去,真正有能力的长辈和同辈不怀疑你的能力或是嘲讽,就谢天谢地了。创业圈和娱乐圈不同,是商场更是战场,‘高调曝光’这个技能不是都能产生正面价值的。”

  云计算公司捷速网络CEO郭秀峰也以一旦高调就会跌个大跟头的理由拒绝了采访。

  “90后是个伪命题,一个标签怎么能代表一代人呢?90后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人都很有个性,”在得知自己被“90后”这个标签代表了之后,尹桑,这个92年出生的年轻CEO有些不能接受。其实在《IT时报》记者采访的众多90后创业者中,大多数人对于“90后”这个标签都表示无奈。“90后这个标签在当前的舆论语境下所代表的含义首先是脑残,然后是颠覆、创新、疯狂、个性等,我觉得它不能代表我,起码我不是脑残,”另一位90后创业者在谈及“贴到”自己身上的90后标签时如此说道。

  “脑残”“垮掉的一代”这是前些年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90后形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了解90后将会失去一切”是许多企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活跃的用户群体和消费的生力军,90后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个年轻人群体,其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改观。

  “蒋方舟在《青年中国说》的节目中说,现在媒体的舆论环境有讨好90后的趋势,不过我觉得90后是冷静的,一些人也已经慢慢地意识到这点。”唯众传媒制片人、《青年中国说》节目制片人蒋凌霜说。

  “任何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这很正常,在我看来,90后并不是一个整体很牛逼的群体。”一位风险投资人认为,媒体对于90后的标签和追捧,是一个伪命题。

  ◆“那些老家伙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那些老家伙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余佳文,备受争议的90后创业者,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在最近播出的《青年中国说》中,“明年给员工发一个亿”“我赚不赚钱关你什么事”等豪言,让余佳文成为舆论焦点。

  马佳佳用情趣用品掀开了传统观念的遮羞布,余佳文则用互联网小混混的口吻宣称明年要给员工发一亿工资。越来越多的90后像他们一样,以“创一代”的姿态站出来。

  90后创业者身上大多有着相似的经历——辍学,创业并不是长大之后的选择,更多是从小的梦想。小学四年级开始,尹桑的梦想便是成为比尔·盖茨,长大后赴美留学,学的是创业学,读到一半便退学了,“退学就是一个选择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学的是创业学,学历本来对创业就没有什么用。”

  相较于受完良好教育、走出大学后才开始创业的70后、80后,90后对于创业的概念更加直接,“看到好的时机,就要马上去做。”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来自硅谷“车库创业”传奇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前辈起早贪黑白手起家的传统故事。

  无论是低调还是高调的90后创业者,改变和颠覆是他们创业的原动力,他们不认为,所有的舆论会认同自己。“我认识的90后创业者,都是拿很低工资的。因为我觉得一个创始人拿工资的话,说明他对自己的公司股份不信任。这个概念60后、70后、80后是不理解的,他们会说工作怎么能不拿工资呢,会说我是在作秀。”尹桑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同样的观点。

  “只有90后才懂90后。”在看项目时,风投王强(化名)特别关注一些弹幕、动漫创始人的年龄,如果是90后,或者泛90后(85后接近90年生人),他会给这个项目加分,“这些项目,70后、80后是做不来的。”

  但90后创业者对于自我的绝对自信,却也成了舆论反击的焦点。“我有时候在学校里看到一些90后特别热情去创业,我跟他们讲,你最好把书读完,这是第一。”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近日喊话90后创业者,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天才,创业是件苦逼的事情。

  “70后、80后会想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吗,而90后就会想我做的事情有意思吗?”蒋凌霜认为,“90后更为早熟,不关心周围人的看法,更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90后如果认同你的公司文化,他们会为公司卖命,因为他们的原则是‘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 “我们在做颠覆性的东西”

  “我们不想做风口上的猪,我们为什么要做风口上猪呢?这个一点都不‘酷’,我们要做很‘酷’的事情”,“风口上的猪”是去年一个很火的话题,小米的雷军用选对趋势猪都能飞上天的比喻来讲选择的重要性。而在90后看来,成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结果,而在于做更“酷”的事,做颠覆性的事。

  “你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具有颠覆性吗?”“当然。”这是众多90后创业者的相同答案。

  “无私轻生活”的初创团队5个人都是在国外留学时通过朋友圈认识的,几人一拍即合,毕业后便开始了创业。他们创业的项目是P2P(个人到个人)的租车服务,车主在车闲置的时候把车挂到平台上,需要租车的人可以到平台上挑选。2013年他们的平台Carshare在香港面市。一年内,通过该平台有4000名车主把车租给超过50000名租车者。2014年5月,他们开始进入内地,上海是第一站。

  “现在可能环境有点简陋,但我们很快会搬去一个大点的地方。”12月2日晚上9点多,《IT时报》记者来到“无私”位于上海杨浦区锦建路上的临时办公地点。这里的面积不算大,约130个平方,两张长桌子摆成L型。除了两位初创团队成员简雪忻和吴佳农外,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和一个30来岁的外国人还在电脑前工作。吴佳农说,这两个工程师分别来自百度和微软。

  “我们是在颠覆。”坐在被玻璃墙隔开的办公区里的简易沙发上,简雪忻和吴佳农讲述了他们正在做的“具有革命性的共享经济”。

  吴佳农认为,他们是第一个将此概念引入中国的公司,这无疑是颠覆性的。当记者谈及这种模式属于改良还是颠覆性的革命时,简雪忻反问,“你觉得苹果手机算是颠覆性的吗?它也只不过是把智能机改良了一下。”

  撰写《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作《零成本社会》中,对共享经济的解释是,人们能直接在物联网上生产、分享能源和实物,并运用大数据和算法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使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并在某些领域颠覆资本主义的交换经济。

  然而也有不少经济学家提出,零成本社会与基于“稀缺”“利润”和“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理论并不一致。质疑者表示,如果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享都是免费的,企业家无法收回成本,怎么会有创新和生产的动力?

  和“无私”做同类服务的PP租车去年10月已进入中国,11月初,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

  ◆ “投的就是这波90后”

  “我们投的就是这波90后。”

  在某著名投资机构的办公室中,一名年轻的投资经理五指如飞,在微信上回复着各种90后创业者之余,突然抬起头来淡然地冒出来这句话。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中,他接触过数百名北京、深圳等地的90后创业者,投资了若干个动漫、社交、众筹领域的新秀项目。期间跟这群年轻人称兄道弟。线上头脑风暴,线下各种聚会,聊创业、聊理想、聊未来。接触久了,他也被90后身上的某种特质所打动。

  “衣食无忧,追逐理想,能独立思考,勤奋有冲劲。”与娇生惯养、非主流等负面印象相反,他给予了90后互联网创业者最高的评价,这些特质在资本界的眼中成了最理想的创业者。

  “90后创业者,能够充分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做出足够新颖的产品。”在这位年轻的投资经理眼中,这波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与目前主流用户没有文化、思想上的代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像80后创业者一样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去追逐理想,精心打造好一个项目。”

  激情、独立让90后成为理想主义创业者,但在具体的商业运作、公司管理过程中,缺乏经验的他们多少显得有些稚嫩。“易题库”创始人武星宇,高三时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母校北大附中的50周年校庆时,他自编自导拍了一部微电影,武星宇觉得很了不起,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校友以这种方式纪念自己的母校。这件事让武星宇看到了一个优秀创意的意义所在。大学时,武星宇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学导演,却在大三选择了一边读书一边创业,而他创业的领域并不是在电影行业,而是为老师服务的在线教育产品易题库。

  现在武星宇公司有20多个人,与200多所学校在合作,用户已经过10万。武星宇坦言,公司在融资方面没有太大压力,最主要的问题是招人难,“我们现在都是提前三个月储备人才,要求至少有三年的工作经验。”

  让20岁出头的年轻人管理一个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余佳文企图用不拘一格的“野路子”颠覆传统的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套路。他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砍掉,让员工自己开工资。但在《青年中国说》节目现场,马上就有现场点评嘉宾质疑,你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团伙”的意味,而不是“团队”,一个团队还是要靠制度来维持,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上述投资经理认为,与传统的商业项目不同,他们投资90后的创业项目时,并不急着商业变现或者是资本退出,而是给予他们宽松的发展空间,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及时给出建议和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90后创业者和投资人更像是朋友关系。

  90后创业指导3

  屡败屡战的创业坚持者

  李佳 生于1990年

  创业项目“小帆船在线”

  “余佳文不能代表我们整个90后创业团体,我们不能浮躁。”李佳对记者说,她那中性的嗓音非常有辨识度。

  李佳,一个非主流的90后女生,她的身上有叛逆的因子,她喜欢逛酒吧。

  她的微博上还写着“Relax Soul生活网CEO”这个头衔,酒吧客和Relax Soul生活网是李佳的初创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以夜生活为切入点,不过现在都已经搁置了。

  “如果你只付出了80%的力气,不能说自己尽力了,尽力应该是付出120%的努力。”讲起初创的艰难时李佳说,“朋友让我去投资者大会,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走进门。”

  大二那年,李佳借着实习的机会来到《创业家》,她的动机十分明确:认识人脉找资源。2012年初,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做市场调研,原先想做同城活动的念头被打消了,因为她发现,如果音乐、展览、线下交友一把抓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适合初创项目。

  有天晚上,她在酒吧里参加一个open麦克的活动,场子非常热闹,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做一个面向“酒吧客”的产品呢?

  “组织了两次open麦克的活动后,我发现中国人不像外国人,场子很慢热,虽然每场都赚钱,但是没办法规模化。”李佳尽力总结着产品失败的原因,“一般酒吧客都是‘刷脸卡’,跟老板混个脸熟就可以打折,线上的折扣自然留不住客户。”

  当她将“酒吧客”App的UI图纸设计出来后,迫于家里的压力,她还是回到澳洲继续读研。不过,她没有将这个项目放手,托国内的合伙人帮忙找技术人员来写代码。一直到了2013年年底,技术仍旧没有搞定。“可能合伙人的意见不统一,我们的团队就散了。”李佳说。

  在她看来,团队建设比运营推广,甚至是产品本身更为重要。“合伙人分为出钱、出资源和出力三类,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力互补。”她说道。

  今年3月,她又动手操弄起现在的项目——“小帆船在线”,一个帮助“海归”进行就业培训、咨询和招聘的网站。目前网站已经上线,李佳规划着1个月后就回国找投资。

  ◆ 大家说

  怎么看90后创业者

  有人说,90后没有60后的焦虑,没有70后的听话,没有80后的压力,没有思维定势,只为梦想努力,只为自己和爱自己的人活,很酷很有感染力。

  由百度百家发起的“如何对待90后创业者?”的网友投票中,有70%的人站在正方,认为应该给更多的宽容与支持;有29%的人站在反方,认为泡沫太多应理智。

  正方

  蒋凌霜(《青年中国说》制片人)

  余佳文身上有很多争议,但谁的青春没有争议呢,我倒觉得他想事情很通透,他在节目中曾说:“我喜欢称自己为年轻人,因为90后终将会过去,但年轻永远不会过时。”

  在我们节目前期调查中,会发现90后这一代人,生活环境更为优渥,教育环境也更为良好。他们不用背负80后的压力,也没有70后那么谨慎,他们创业不会瞻前顾后,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从国家政策来说,国家是不鼓励年轻人盲目创业的,这批创业的人里可能只有1%会成功。

  王俊(创业咖啡馆IPO Club的创始人,80后创业者)

  80后很纠结,有生活压力,养活自己,买车买房;90后的想法更接地气,想做就做,执行力强。

  90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在这两年中迅速普及,似乎是一块新大陆,跟互联网相比,普及速度更快,用户基数更大,使用频次更高。你会发现,90后比起前辈们,对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理解得更为深刻。

  有人说,90后一毕业就出来,甚至辍学创业,没有资源、人脉,空有一腔热血。我倒觉得,资源从来不会成为90后创业的壁垒。

  如果一个90后拿着他的项目来找我孵化,那他只要对自己的项目理解够深,享受创业,有团队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我就愿意给他投。

  反方

  互联网专栏作家 老铁

  (真名佟志斌,目前也在做O2O方面的创业)

  90后的一个共性是,创意性的东西很多,想法非常具有颠覆性,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往往落到现实层面难以执行。想法很有颠覆性,而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大的颠覆性。

  余佳文是一个个案,并不能代表整个90后创业群体。他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有些传统的东西是不可能颠覆的,比如传统的商业管理方法,这是科学、是真理,“野路子”是很危险的。

  拿80后来讲,他们那时候创业的人也很多,但是最后活下来的就戴志康和李想,他们一个有技术门槛,一个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我认为90后创业企业能活下来的比例在30~40%,具有技术或管理门槛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