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90后成功创业例子最新解析(2)

隆佳分享

  90后成功创业例子4

  这位90后大学生叫潘卫国,26岁,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生。2014年是他毕业的第三年。当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的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身家千万的手游界新秀。近日,他又带着自己的公司回母校招纳人才,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就业岗位。

  刚入学便决心创业

  “我从不相信偶然的成功,必须有计划地去谋事。”2007年秋天,当同学们还沉浸在高考解脱的轻松中时,刚入学没多久的潘卫国已经在纠结是考研还是创业?两个月后,他打定主意——创业。

  因为本身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加之自己也比较喜欢研究软件等,他便开始从网上搜寻校内外各类网页制作、网站维护及游戏开发累的外包活儿来干。“我接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学校提供的西校区管委会网站的网页设计和维护。”从工作中获得的2000元钱成为他的第一桶金。

  先就业积累“资本”

  毕业季,当大多数毕业生无头苍蝇般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时,他却淡定地在每周六坚持给自己新招募的小伙伴们“上课”,从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开始,一直上到他大学毕业。最终,他在这些学弟、学妹中挑选了8人,和自己组成新的创业团队。

  虽然想尽快创业,但是,自己无论是资金和经验积累得都不够。一番思考之后,潘卫国觉得自己应该先就业三年,做一些积累。

  “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南京的科技公司,被派驻北京。”上班期间,他详细了解了所在公司的运作流程、规则以及比较国际化的管理规范、自动化系统等,为日后创业奠定基础。

  人在北京,心却记挂学校那批大一、大二的伙伴。每周末,跟他们视频会议分派任务,每月从北京回镇江一次,商讨项目运作。来回的奔波最终换来了收获,2012年,他们开发的物理引擎类休闲游戏《糖果恶霸》,以高分拿下“第二届移动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特等奖。

  抓住机遇辞职创业

  2012年,手机游戏市场发展迅速,尚在北京的潘卫国觉得再不创业也许就没有机会了。本打算三年后创业的潘卫国当机立断,决定辞职,提前创业。

  同年7月,在南京江宁一栋财务大厦内,潘卫国租下了一间50多平方米房子。当时,大家吃饭都是自费,在一个小拆迁安置房里住9个人,最终,面对“黯淡”的前景,2013年6月,潘卫国再次成为了公司里唯一坚守的人。

  要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再谋求机会发展。“就这样,他的第一个外包项目挣了几万块钱,解决了小小的生计问题。此后,他便有空闲开发自己的一些小游戏,”自己发布,一个月能赚几千美金,多一点的时候有一万多美元。

  要让更多人成为土豪

  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收入,“我要做一家更大、更有影响力的公司,我要二次创业。”2013年年底,他着手成立新公司,全面放弃维护已经上线的十几款2D游戏,转而集中人力和精力研发精品3D游戏。

  2014年3月,小西网络公司成立。6月首款3D游戏研发成功,8月游戏上线并产生数百万元月流水收入。与此同时小西网络获得数百万元投资。

  如今,身家高达千万的潘卫国再次回到了母校,这次他是作为招聘方而来,并成功招收了十余名毕业生。“我觉得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对自己未来负责的态度。我想做的是和一些靠谱的人至少做成功一件事,也希望未来能创造更多的土豪员工。”

  90后成功创业例子5

  一、退学圆梦

  傅然从小就是一个不爱学习、不服管束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算突出,电脑知识却在班里数一数二,是公认的“电脑迷”。7岁时开始接触网络,渐渐显露出他在电脑方面的天赋。慢慢地,傅然开始尝试制作网页,曾制作了“瞬间陶醉”、“就是黄山”等个人网站,很受追捧。

  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办一个有轰动效应的网站。到了高二,高考的逼近,傅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自己考取重点大学的几率太小,这使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与其按部就班地遵循传统的成长过程,做一个高考的失败者,不如提前创业。

  只是,创业做什么呢?突然,前不久发生的一个小插曲给了他灵感。有一次,父亲出门没带手机,到街边的报刊亭内打公用电话。记费表上写的是应付2毛钱,但是店主非要收5毛钱,钱虽少,但对他触动很大。

  这样的例子很多,消费者总是为却找不到相关部门投诉而苦恼。现在是网络时代,如果可以在网上创建一个公益性的投诉网,消费者只要登录该网站,就可以进行投诉,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同时,邀请相关部门人员作为网站的特邀嘉宾,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这样的公益网站肯定会博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当人气足够旺时,便可以出售广告位盈利。

  开学前,傅然将退学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傅然的父亲是屯溪一中的教师,他十分支持儿子的想法,不顾家人的阻挠,为傅然投资近3万元购置网站的必需设备,同时为其网站建设出谋划策。

  二、遭遇“滑铁卢”

  退学回家,傅然便全心投入网站的建设中。创建网站,注册域名是第一步。经过5次试验,傅然终于成功注册了furan.net.cn这个域名。中文域名他取用姓名的谐音“复燃”。“我要用这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名字激烈自己,永不言败。”傅然说。

  他将网站内容模块策划好,然后开始开发程序。这是一项极度耗费脑力的工作,傅然每天待在电脑前日以继夜地编程设计,有时梦里出现的全是编程代码。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复燃投诉网”终于初具规模。傅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小区里抽样调查,但很少有市民对此感兴趣。上网的多是年轻人,他们的投诉观念还不成型,而年纪稍大,热衷投诉的市民又都不习惯上网。

  网站开业几个月,点击率却只有寥寥几人,即使有消费者投诉,却没有资金和实力请来政府部门做嘉宾,投诉网无异于一个空壳。并且,解决投诉需要很多政府行为参与,仅靠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网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发展起来的。

  傅然有些沮丧,难道创业真的这么难吗?

  三、成功转型

  第一次创办投诉网,便遭遇了“滑铁卢”,亲戚们纷纷劝傅然放弃创业,重回学校。傅然不甘心,世上有这么多人可以创业成功,为什么我就不行呢?投诉网是没办法做下去了,必须寻找新的机会。

  傅然整日遨游在网络里,他发现中学生都将上网当成一种娱乐,游戏、博客都是他们的最爱。何不将网站改成电子竞技网,为学生提供游戏、博客、音乐等方面的娱乐呢?相比之下,操作更简单,自己也有兴趣,如果在中学生圈子中宣传,定能得到响应。

  父亲知道傅然从小热爱电子竞技,也赞成他将投诉网改为电子竞技网。

  网站的改版相对于创办而言,就简单了许多。几个星期后,全新的“复燃网”诞生了,为学生提供动漫、FLASH、音乐、游戏等他们喜爱的娱乐方式。网站开张仅15天就拥有40位注册用户,还吸引到了第一位“广告商”,用10元钱买下“复燃学生网”的一小块广告位,这让傅然充满了信心。

  四、网站“活”了

  看似网站的转向十分成功,但是网站要发展,坐等顾客上门是不可能的。傅然打算以网站的名义在黄山市举办电子竞技大赛,一来可以扩大网站知名度,二来也可以博得赞助,赢取利润。他调查了解到,爱好电子竞技的学生都希望能够通过比赛,一展自己的风采。主意一定,傅然策划出电子竞技大赛的比赛流程,到市内各大网吧、游戏厅贴出比赛告示。

  同时,傅然穿梭于各个商务楼,寻求大赛赞助商。后来,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傅然找到一家开发游戏软件的科技公司。起初,他们不太相信这个只有16岁的孩子,但是,当傅然拿出大赛策划书,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浏览了“复燃网”之后,公司老总立即对这个孩子竖起大拇指,并答应全额赞助此次电子竞技大赛。而后,傅然又说服黄山市最大的网吧负责人赞助决赛场地。

  比赛成功举办,200多人参加初赛,最后选出了60几人参加决赛。一时间,“复燃学生网”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

  五、遭遇抢劫

  2007年8月,傅然和朋友来到上海,筹办第二次电子竞技大赛。这天晚上,傅然从麦当劳吃完东西出来,突然两个年轻男子从黑暗里窜出来,扭住他,让他把身上的钱都交出来。从小性子就比较爆的傅然被惹怒。他跳起来,一拳打在其中一名男子的鼻梁上,那个男子正欲还击,此时很多人朝这里走来,两个男子见势不妙,只好丢下傅然跑掉。

  这一幕,正好被旁边的一名30来岁的香港人目睹。这个勇敢的男孩打动了他。后来,他和傅然攀谈起来,了解了傅然的创业经历后,他决定投资请傅然为他做一个国际性的视频学习网站,并邀请傅然入股。

  六、我要上大学

  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香港人的帮助下,傅然的创业之路逐渐步入正轨。此时的傅然心里却隐隐有了些失落感。在上海时,傅然曾经漫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感受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和青春的活力,他突然开始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也许,不上大学将是一生的遗憾!

  回到黄山,傅然考虑了很久,毅然决定参加今年的高考!“能不能考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傅然的心态很坦然。

  傅然最大的理想是以后创立自己的公司:“我有满腔热血和干劲,不会觉得苦和累。我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拥有自己快乐的生活、财富、健康,争取幸!

  90后成功创业例子6

  高中时卖过自制的手机链,大学时开设了服装工作室,在小区里卖过定制的盒饭,承包过大学的食堂,到现在开高端花店……眼前这个眼睛大大,笑容甜美的女孩子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创业并立志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商小贩”。

  身为90后的罗文雅,既有着90后的创意与天马行空,也有着相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创业经历。

  高中创业 卖过小手工艺品、开过网店

  罗文雅第一次创业是在高中。“第一个生意是自己做的小手工。因为我特别喜欢服装设计,高中的时候就做了芭比娃娃的衣服,还有芭比娃娃的帽子、包包等,然后我就把这些都做成手机链,卖给周围的同学。”罗文雅说,自己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并且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

  2008年,正是淘宝开始风靡网络的时候。罗文雅开始和高中同学一起在淘宝上开店。 “那个时候,我们投资两百块钱开店。因为我喜欢服装设计,于是我们就打算在淘宝上卖衣服。”罗文雅笑着说,“但那时候,我们没有货源,不知道从哪里进货,再加上高中读书又比较紧张。所以说,后来就不了了之。”

  就这样,创业达人罗文雅度过了自己的高中时期。

  大学时期创办服装工作室

  因为喜欢服装设计,罗文雅大学选择的专业仍然是服装设计。为了能够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中间还出现了一些插曲。

  罗文雅误以为学服装设计应该读理科,因此在高中文理分班的时候选择了理科。而后,在美术老师的提醒下,她才知道服装设计属于艺术类专业,需要进行专业的考试。而这时,离专业考试已不足四个月。为追求梦想,罗文雅在这四个月内,夜以继日恶补专业知识,终于在之后的考试中顺利通过。

  在大学,学习了服装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后,她选择和一个朋友开设服装工作室,这是她的第三次创业。

  “那个时候,我们是在学校做COSPLAY的衣服。自己选材料,自己设计,再到自己一针一线的缝制,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在做。”

  卖盒饭 承包食堂 继续服装梦

  大学毕业之后,罗文雅和朋友在成都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在这期间,罗文雅还在自己的小区卖过盒饭,并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承包学校的食堂。

  “我在成都住的小区特别大,我住在小区最里面的一栋。从住的地方到吃饭的地方大概要走二十分钟的样子。而我特别懒,我就不想出去吃饭。”罗文雅说,她就从这里发现了商机,“我心里在想,小区里可能有很多像我一样不愿意走出去吃饭的年轻人。于是,我把自己做的盒饭拍照,发到了小区业主的QQ群里,如果有人需要,我就做好饭送过去。”

  在QQ群里发了自己做好的盒饭照片后,果然很多人都在QQ上预定罗文雅做的盒饭,生意出奇地好。“后来因为晓得的人太多,我已经做不出来这么多份的盒饭,就没有继续了。”罗文雅遗憾地表示。

  卖盒饭的时候,罗文雅认识了同住一个小区里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老师,随之开始了她承包食堂窗口的经历。“这个老师吃过我做的盒饭,他觉得我做得很好。因此,介绍我承包了学校的食堂。”

  罗文雅承包了学校食堂窗口,开始卖宜宾的点点香。“因为成都没有点点香,而我觉得宜宾点点香味道十分好,因此专程回宜宾学习了做法再带回来。”罗文雅说,点点香开在食堂的生意很好,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利润比较低,相当于是薄利多销。

  开花店 将服装设计理念融入其中

  “去年过年的时候,去西双版纳,看到特别多的花,觉得很美。”罗文雅说,“我的人生目标是立志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商小贩’。什么生意我都想做。也考虑到宜宾缺乏一家真正的花店,一家很梦幻很美的花店。因此就想回来开一家。”

  去西双版纳玩耍是在二月份,而确定要开店,也是在二月份。从西双版纳回来以后,罗文雅大概用了两个多月筹备。

  “我们家的人都是说干就干,二月十多号过年,三月份我们找的门面,三月十多号就签下来开始装修。花店在四月二十日就开业了。”罗文雅说。

  但记者问到,你做所有事情都是说干就干吗?罗文雅说,“基本上是。想起就干了。”那失败了怎么办?“失败了重头再来就是了。”

  正是有了这样的行动力,罗文雅在创业的路上干得风生水起。

  因为热爱服装设计,罗文雅把自己的花店也当成了服装设计来打理,包括一些包花的灵感,也是来自服装设计。“我不是学园林和花艺的,包装方式上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会有额外的跳脱感。我觉得看起来好看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法则呢。”

  “从我内心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做衣服。”

  开了那么多家店,有人问罗文雅,你最喜欢哪家店?“我都喜欢。”罗文雅说,“只是说,从我自己的内心来说,最爱的事情是做衣服。”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立志要成为服装设计师。当时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共同有一个画画的本子,我们天天就在上面画画,画各种衣服。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问我们想成为什么,我就说我想成为服装设计师。嘴巴里说多了就自然而然成为梦想了。”

  罗文雅在成都的服装工作室刚开一个月的时候,遇到了一件让她十分难忘的事情。“一位客人要结婚了,她来我们工作室定了一套礼服,礼服是真丝面料的。我们第一次做这种材质的裙子。前一天我们给她改好款式,第二天她就要来试穿了。由于那个面料是真丝,很滑,我们做了很久都没有做好。”罗文雅记忆犹新地说,当时她很想放弃,但是我的合伙人还在很坚持地在客厅里面一直在缝,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于是,罗文雅和合伙人坚持把衣服做好,直到早上五点半才睡。然后,早上八点半就起来等客人试穿。

  “当时客人和她先生一起来的。她试穿上了那套我们亲手做的白色蓬蓬裙以后,在我们工作室客厅里面的镜子前转圈,然后她看着她先生发出‘好漂亮哦’的赞叹。当时,我就躲在纫台后面开始飙泪。”

  罗文雅说,那不是她做的第一条裙子,却是我们做的最辛苦也最有幸福感的裙子。“当你看到新娘穿上你做的衣服时,你会感到很幸福,太爱这个工作了。”

  关于创业 随心而动

  在创业路上,罗文雅尝试过很多,因此也让她拥有了比同龄人更为成熟和平和的心态。“其实关于创业,我做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了。我从来不觉得哪件事情是失败了的。因为创业,让自己可以经历不同的事情。就像我的淘宝,你觉得我失败了,只是从我没赚钱这一点来评价的。但是从人生经历来看,我觉得会比很多同龄人丰富。因此,我觉得这不叫失败。”

  “开花店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也让我的性格更随和了。”她说,“你会发现,我们的花都没有扯掉外瓣的。外瓣是花朵最外面的花瓣,虽然看着不是那么美貌,但却是在保护着花朵的。所有的伤害都是它在承受。”

  罗文雅告诉员工,一朵花长得那么漂亮,但是偏偏就是有那么几块老瓣,这就是自然,没有完美的东西,你应该去接受而不是去改变它。“比如说我现在做设计的时候,也不会太刻意的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人变得更加随和了,愿意去接受生命中这些遗憾的东西。”罗文雅说。

  对于在不同的行业进行创业,会不会是三分钟热度?

  罗文雅说,在创业初期,会有一点“三分钟热度”。随着慢慢成熟,就觉得,一件事情不能说做了一半就不做了。就像卖盒饭,中断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机遇,承包了学校的食堂。而学校食堂的中断,是因为租期到了,而家里面又要开花店了。“可能一件事情,看似是是中断了,实际上是为了发展得更好而结束的。”

  对于自己的花店,罗文雅说,“希望可以成为宜宾最好的花店。不仅是我们的产品,也希望我们的服务是宜宾最好的,不仅成为花店中最好的,在所有零售行业都能是最好的。可以和服装店比,可以和餐饮店比,可以和美容院比。我希望我们的经营模式做到最好,另外,还希望可以多开几家店。”


猜你喜欢:

1.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

2.年轻人创业成功例子

3.90后创业成功实例

4.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

5.90后成功创业励志故事

62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