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85后创业做茶月销30万

隆佳分享

  中国俗语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亦都表明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走到哪都离不开喝茶,那么怎么营销好茶叶,让茶叶卖得更好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5后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85后创业做茶月销30万 真实事迹

  有这样一位85后互联网公关营销领域出身的创业者却显得格外“传统”。他一手打造的每时牌首款产品安化黑茶手筑茯砖茶8月28日开始试销,无概念、无模式,不过截至9月底销售已接近30万元。

  他就是每时茶的创始人秦海,一个85年的初始创业者。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先后任职苏宁电器、尚品网、海唐公关从事市场及公关营销工作,也曾是京东(26.86, 0.35,1.32%)苏宁电商大战中公关公司主要的策划参与者之一。怀着“让人生更加落地一点”的想法,于2013年5月辞去年薪近40万的公关公司副总经理职位,扎进了茶叶领域创业。

  目前团队仅3人,但凭借一年多的摸索,3人一手包办了选品、品控、设计创意、运营、销售、客服、发货等所有环节的事务。目前,每时已进入稳定的日常运营状态,并在积极拓展团队中,希望能够尽快引进2位合伙人。

  月销30万是怎样炼成的?

  和许多80后、90后创业者不同,秦海很少谈概念、谈模式,甚至避讳谈“互联网思维”。作为一个新创的品牌,如何在短时间内能够成就30万的销量呢?秦海表示:“客户都是交朋友交来的。”

  秦海所指的“交朋友”正是通过微博(20.98, 0.84, 4.17%)微信的社交作用实现的。通过微博、微信的互动,他用近一年的时间,在每时首款产品手筑茯砖茶上市时已累计有700人次的用户购买和试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互动,找到了这款茶在顾客使用过程中的关注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老客户。

  在进入茶叶领域前,秦海其实是个“门外汉”。为了不盲目入行,他从自己擅长的微博入手,2013年6月注册了第一个有关茶叶的微博账号@每时农家茶(因为有了官方微博@每时茶,现已改名为@每时茶官博小编),试探性的开始了茶叶的买卖。

  “因为此前太长时间从事营销,所以我现在反而不太喜欢什么都营销,我就分享自己的点滴过程、感受、对茶的一些理解,总之就是跟目标顾客多聊天。”正是这样的定位,他从微博上找到了最初一批顾客,而且将黑茶卖给了在微博上比较有名气的一位县委书记,给自己打造每时品牌找到了最初的50位策划参与者。通过邮件一一沟通,了解到每一个潜在顾客对茶对视觉上的需求和理解。这都为后来的正式产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他透露,今年8.28日推出茯砖茶正式产品前后,微博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平时热爱跑步,与跑步圈及一些跑步组织的朋友互动较多。手筑茯砖茶试销前的宣传启动后,跑友们竞相参与到转发互动中。这里面还带来了一次性购买近100块茯砖茶这样的“大客户”。

  在谈到微博与微信谁起的作用更大时,秦海认为:微博和微信是不同的载体,但本质都是以好的内容和东西做信任、做互动,都离不开人的社交本质。微博在扩散影响力上是微信无法比拟的,而微信则更适合熟人间的分享。两者有区别,不可简单对比。但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来讲,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

  微信是每时用来解决日常沟通及“与顾客在一起”很好的渠道。目前,每时除了通过基于微信服务号的口袋通店铺进行日常销售外,微信则扮演着拓宽社交圈和日常客服及购买很重要的角色。在目前茯砖茶的销售中,有1/3的销售来自微信店铺。

  通过微信,秦海一直努力做两件事情,一是将与自己一样同样在创业的朋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互动推广的互助组织;二是通过微信群建立每时茶的顾问群体和每一款新品的种子用户。通过这样的方式,潜在顾客对每时的产品如何来的、过程是怎样、反馈怎样都有充分的了解,在一个人群相对有限的群体里打造出一个信任品牌便成为了可能。

  “茶是天生具备分享属性的产品,微博微信具有分享好茶最便利的土壤。”秦海说,微博微信是新时代打造品牌尤其是创业起始阶段极佳的两个平台,但如果需要打造更大的市场格局,则需要更加全面的市场和战略支撑。

  据了解,每时未来将以微博微信双平台为基础,开展更为全面的全网营销及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活动。“对于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讲,从点滴开始积累,没有比更适合微博微信的平台了。尽管累了一点,但为顾客花时间无疑都是值得的。”

  像iPhone一样对产品升级换代

  “没有好产品就不要在微信微博混。”描述起目前微信朋友圈的刷广告泛滥的现象,秦海十分反感。目前朋友圈里面,买各种A货、假货的现象确实存在,自己也知道一些团队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挣快钱。但对每时而言,通过不良的方式获取快钱,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和有志打造品牌的人该做的事情。正因为如此,秦海个人的朋友圈也很少刷硬广告,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心情进行真实的互动。

  打开每时茶的微信店铺(i-teatime),整个店铺只有一款产品,也就是每时手筑茯砖黑茶。所有的图片、文字都围绕这款产品来开展,从产品的核心卖点、功能、饮用方法、历史、茶的原料追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秦海这样定义:“我们就是要像苹果(108.66, 0.12, 0.11%)卖iPhone一样去卖茶叶。”他透露:目前这款产品还是一个Beta版本,但获得的反馈都还不错,我们自己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将在未来的新版本去完善。但他也特别强调:苹果不是谁能够学得来的,我们学习的是苹果们及欧美、日韩企业做精品的精神。苹果的饥渴营销并不适合茶叶,那样会将茶叶引入过度炒作的极端。好茶确实有限,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将好茶推广给更多的人,并不期望一定要挣够所有人的钱。

  秦海认为,一款好茶、一个好产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每时手筑茯砖黑茶正在探索的方式:

  1、好产品必须经过时间的累积

  秦海介绍,他从2013年5月份开始写PPT梳理自己的想法,到筹备注册公司注册商标,到开始拿着“农家茶”在微博上吆喝,再后来扩展到微信。这个漫长的过程后来被证明是产品开发上市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其实当时,我让安化的亲戚寄了安化黑茶的各种产品,一会儿晒下这种产品,一会儿晒下那一种。通过这个过程,我知道了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有怎么样的反馈,也知道了我在面对多个产品时的手足无措。于是,在今年的春节后的3月底,我终于想清楚了:如果我要在黑茶的创业项目上坚持下去,我最该做的是先做好一件事情、一个产品。于是,安化黑茶中相对便于日常饮用而且口感适应度更广的茯砖茶成为了我们做好一个产品的突破口。从接触这款茶,到最终推出我们花了1年连1个月。”

  如果没有这一年多的积累,不听过近700人次的购买或试用反馈,不经过几次产品质量可能遇到的问题,每时可能最终无法做好现在这款产品。甚至,对于秦海这样的草根创业者,可能也因为前期的盲目投入而早早花掉积蓄而关门大吉。

  2、好产品离不开好源头

  对茶而言,一块好黑茶,更是离不开原料的优良。首先是产地的地域限制,该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对茶叶原料的基本面构成绝对的影响,比如安化境内就是肥大的大叶种。其次,高山的环境绝对了茶叶会远离污染源。这样的原料,是不深入产地的人都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属于当地有功夫有近水楼台便利的少部分人。

  据介绍,秦海曾多次深入产地,对从原料到整个加工工艺流程都进行把控。在每时微信店铺上,甚至将手筑茯砖茶的原料筛选标准、加工工艺要求、哪家工厂生产的等细节都进行了公示,尽最大的可能做到透明。

  3、好产品离不开好工艺

  “我们的手筑茯砖茶,鲜叶制作成黑毛茶后,需要存放一年再行加工。尽管很多厂商当年就开始加工,但我们永远都坚持最经典的工艺传统。”

  而茯砖茶加工中最核心的工艺在于发花工艺,每一个时间点、温度、湿度都必须经过精确的掌控才能保证良好发花。这里面,让人头疼的是,天气可能对产品的加工品质和后期存放的品质构成较大影响。空气湿度大,下雨太久,茯砖潮湿后可能发霉。由此看来,每一个工艺细节都可能带来产品品质的大不同。秦海表示,每时手筑茯砖黑茶正是出自安化黑茶核心产区手艺最好的制茶师傅。

  4、产品最好的设计就是方便

  茶叶在饮用的过程中,因为要涉及到冲泡等繁复的过程,中国的茶叶消费在大众人群中并不像英国、土耳其等国家那样普及。除了产品自身的特性外,这也于中国茶叶企业,很少关心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不无关系。

  秦海初入行业就瞄准了这样的市场盲点。他说:“我们一开始就在构想怎么样才能让一块2斤的手筑茯砖茶取更方便、切更方便、携带更方便。”

  有一段时间,秦海四处寻找包装设计师。尽管花了一些费用,但最终还是对所有设计提的方案都不太满意,最后就自己手工去剪裁。“我们给手筑茯砖茶做了一个茶杯型的开口,底部做了推口的引导,我们提供了备用便携带。这使得曾经包得严严实实只能撕毁包装才能取用的局面彻底改变,打开开口就地就可以切,茶末不会到处跑,切完了开口处可以往前推,出差或上班想喝可以切下来带着走。”在他看来,这一个小的细节改动,可能是整个茯砖茶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开创之举。

  除了这个细节,每时手筑茯砖茶还确实做了很多别的茶产品很少考虑的事情。从将茶刀作为一个标准配套附件,到提供试用装不喜欢就可以退,到提供便携的备用袋子,到为茯砖茶如何使用提供简单而有趣的饮用说明,这款产品确实将用户体验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尽管他极力避讳谈互联网思维,但这仍然是一个很难回避的话题——互联网在创业者中,已经被认为拯救或改造很多传统领域的“救命稻草”。

  秦海认为,传统行业不是简单一个互联网思维来改变的,一个时代之下做一个时代的事情,最根本还在于做事的人。人的初心如果足够坚定,一心只做好产品,真正用心经营用户,获得用户的认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有很多老字号品牌,国际上传承的奢侈品品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们抓住了产品和生意的本质。有些东西,其实与互联网思维没有多大的关系,“互联网思维”只是一个新词,而服务与体验的改善和追求,历来都存在于优质的产品身上。拥抱趋势和用户需求就好,而不一定一定要打上什么样的标签。

  85后创业做茶月销30万:案例分析

  第一计

  用兴趣找客户

  记:从零起步,如何寻找目标客户?

  秦:此前我有一个认证号,粉丝一万二左右,但为了保证寻找客户的准确性,避开人情因素,我注册了一个小号儿。为了寻找第一批目标人群,我罗列了一张与“黑茶”相关的关键词表,在微博上搜索“晒茶、喝茶”的人群,主动关注和这些人建立联系,分享茶文化知识。我的第一批200个粉丝就是这么攒起来的,并且建立了比较强的互动粘性。

  在此基础上,开始在微博发起体验活动,一年时间内,通过微博我们先后邀请700多人参与黑茶的产品试用,不仅得到有效反馈,这些人也成为产品正式上市后的顾客群。

  第二计

  变混乱为商机

  记:你曾经说过,所有高价茶都是耍流氓、所有不透明都是纸老虎、所有的没标准都是找借口。你如何建立信任?

  秦:深入了解后发现,茶市确实比较混乱,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中,我们树立一个规范,更容易在客户中建立信任,反而是一个商机。我从产地茶农到加工生产各个环节,全部树立一个标准,按照规范流程运行。我们目前只做一款产品,所有流程都在微信商店展示公开,告诉顾客生产厂家、产地信息,全程透明,顾客可以去查。

  第三计

  将喝茶当生活

  记:你们与同类产品竞争,优势是什么?

  秦:我们的价格略低、产品体验更好。一般的茶叶只作为商品流通,但我们会有配套服务。比如每一个茶砖我们都配备檀木刀,为了方便白领携带上班,还配送小袋子用于切割后携带。每一个顾客在微博的留言我们都会回复,以后还会发现很多黑茶的吃法,比如教顾客泡奶茶,将喝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顾客建立持久联系。

  第四计

  初创回避生鲜

  记:为何选择茶叶领域创业?对年轻人回归农产品有何建议?

  秦:选择茶叶,一是我比较喜欢茶文化,其次我老丈人家在黑茶的原产地安化,亲戚朋友从茶农到茶商都有。

  我认为初创者走农产品这条路,最好不要选生鲜,涉及到保鲜和远程运输的,都是大企业才能做到的。农产品行业变化多,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在一年内见不到成效还愿意做,如果想见效快最好别做农业。

  第五计

  好设计是方便

  记:你的包装很特别,是怎么想到的?

  秦:茶叶在饮用的过程中,要涉及到冲泡等繁复过程,但中国茶叶企业,很少关心消费者体验。这是盲点,所以一开始便构想怎么让一块2斤的手筑茯砖茶取用更方便、切更方便、携带更方便。最后我们给手筑茯砖茶做了一个茶杯型的开口,底部做了推口的引导,我们提供了备用便携带。这使得曾经包得严严实实只能撕毁包装才能取用的局面彻底改变,打开开口就地就可以切,茶末不会到处跑,切完了开口处可以往前推,出差或上班想喝可以切下来带着走。

  专家点评

  农产品创业 解决信任、整合资源是关键

  消费市场对绿色农产品有很大需求,利用电子商务也好,人格魅力营销也好,都是可取的。重庆YBC创业学院导师陈爻说,“每时”茶从产品生产直达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通过人传人的口碑模式,应当代表了新农业经济的趋势。

  但农产品是非标准化产品,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解决信任度和资源整合的问题。“以重庆地区为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农村创业,各自切分产品市场。”但陈爻也表示,当下的农产品创业同样存在很大风险,更多的人是从产品本身入手,要让他们自己掌握整个体系成本太高。

  顾客反馈

  因为“用心”

  不喝也与之相交

  欧阳千里是济南酒类协会首席顾问,在看到许多朋友转发“每时”茶的推广消息后,他产生了兴趣,并购买了一份茶叶。“茶叶的口感并不适合我,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阳说,茶叶没有过度包装,很质朴,打开后有一把茶刀、秦海的名片和一张写着茶叶来历的卡片。

  “我感觉老板用了心,所以主动在网上分享了图片,也和他加了好友。”欧阳认为,这应该是第一轮传播,虽然没有针对性,但一旦找到精准人群,就会牢牢抓住顾客的心。

  因为“信任”

  不买也帮其推广

  “我是潮汕人,我不习惯喝这个茶,恐怕也不会再买,但很愿意帮他宣传。”许怀容是广州市的一名自由工作者,知道“每时”茶是因为与秦海同在一个长跑组织。“我们不熟,他从不在群里发广告,但大家知道他在做这个事情。”

  许怀容说,秦海的微博号上的粉丝很多,经常会分享一些自己写的文章和制作茶叶的图片,看了过程大家也对产品很放心。“现在消费者很重视入口食物的安全,购买时也喜欢听朋友的意见,一个可靠的老板,感觉更有说服力。”

    62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