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成语>

攀龙附凤的成语故事

郭佳分享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它的产生基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攀龙附凤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攀龙附凤的意思:

  【解释】: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攀龙附凤的成语故事:

  “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叙转下》,午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连名字都没有。刘邦原名季,意思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才改名为邦。

  刘邦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一个乡村小吏——亭长。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朗,做事很有气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当地的萧何、樊哙、夏侯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为刘邦建立汉朝出了大力。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是个杀狗卖狗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投起义之机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起来。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来是县衙里的马夫,每次奉命为过往使者赶车,回来时经过刘邦那里,总要与刘邦闲谈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后来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

  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人又来投奔他。灌婴是睢阳人,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此人后来也成为刘邦的心腹,领兵转战各地,立了不少战功。

  公元前208年,刘邦根据各路起义军开会的决定,带领人马西攻秦都咸阳。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把营扎在城郊,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郦食其对刘邦说,现在您兵不满万人,又缺乏训练,要西攻强秦,如进虎口。不如先攻取陈留,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后再打天下。郦食其还表示,他和陈留县令相好,愿意前去劝降;如县令不降,就把他杀了。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郦食其连夜进陈留城劝说县令,但那县令不肯起义。于是郦食其半夜割下他的头颅来见刘邦。第二天刘邦攻城时,把那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大量粮食、武器和兵员。

  接着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了四千人。刘邦就任命他为副将,带领这支队伍西攻开封。后来,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当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哙、夏侯婴、灌婴、郦商等人也先后被封为舞阳侯、当汝阴侯、颖阴侯和曲周侯。

  攀龙附凤造句

  1) 有人为了攀龙附凤,不顾廉耻,只求沾点好处。

  2) 都是攀龙附凤之徒,甚至如华歆那样,是助桀为虐之徒。

  3) 有些人攀龙附凤想升官。

  4) 还有想攀龙附凤的人。他们觉得这是文明的象征。

  5) 我对你可是一片诚心,竟然被你看作是攀龙附凤的人。

  6) 他对董事长女儿百依百顺,不外是想攀龙附凤,结这门亲事。

  7) 陈菲无非是攀龙附凤,求之不得之意,于家于己,自料有百利而无一害。

  8) 假如一部电影卖座,它所据以改编的小说也可能会随之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

  9) 那种惟命是从,甘做犬马,攀龙附凤,逆来顺受的臣民,是愚昧,是迷信,也是丧失了理性的表现。

  10) 当年孟尝君众多门下食客中,当有不少是攀龙附凤之徒。

  11) 在行为模式上缺乏独立品格,过分对政治权力攀龙附凤可能加剧了依附感和边缘化。

  12) 他能有今天的局面,就是攀龙附凤得来的。

  13) 人们通常瞧不起社会上那些攀龙附凤的人。

  14) 洪宪皇帝亦大起党狱,攀龙附凤者以陆判官汤屠户为烈。

  15) 今天你有名有地位,前来攀龙附凤的人自然就多了。

    38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