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2)

谢君分享

  66、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三个月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错)

  正确: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省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67、重大建设工程设置的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对)

  68、坝高5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错)

  正确: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69、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分级发布制度。(错)

  正确: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70、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错)

  正确: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备案。

  71、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对)

  72、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可以宣布有关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防范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对)

  73、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地震震情和灾情等信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可以越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错)

  正确: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地震震情和灾情等信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74、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援新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调运和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对)

  75、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相应的装备、器材,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对)

  76、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在实施救援时,应当首先对倒塌建筑物、构筑物压埋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对)

  7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治队伍快速、高效地开展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活动。(对)

  78、地震灾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外国救援队和医疗队开展紧急救援活动予以支持和配合。(对)

  79、县级人民政府应保持地震应急预案的稳定性,不予修订。(错)

  正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80、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受灾群众的就业工作,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对)

  81、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支持。(对)

  82、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一般不给予补偿。(错)

  正确: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83、地震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保护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作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基地,并列入灾区的重建规划。(对)

  84、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对)

  8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监督检查制度,并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对)

  86、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错)

  正确: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87、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灾害。(错)

  正确: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88、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5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错)

  正确: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89、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对)

  90、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对)

  91、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错)

  正确: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92、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对)

  93、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源。(错)

  正确: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

  94、震源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叫震中距。(错)

  95、震源深度在50公里以内的称浅源地震,在50~300公里的称中源地震,在300公里以上的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小。(错)

  正确: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称浅源地震,在60~300公里的称中源地震。

  96、我们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中位置。(对)

  97、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对)

  98、通常情况下,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对)

  99、地震时,地面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强度。(错)

  正确:地震时,地面遭受破坏的程度叫烈度。

  100、地震观测:对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变动等相关现象的观察与测量。(对)

  101、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横波和纵波。(对)

  102、地震时人多半会先感觉到先上下震动,后左右震动。因为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要快。

  103、地震速报:对已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的快速测报。(对)

  104、地震预报包括4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对)

  105、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他作出的地震预报意见。(错)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106、任何一个科学家或地震台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错)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107、救人原则:先救远,后救近;先救难,后救易。(错)

  正确: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

  108、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诱发地震。(错)

  正确: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109、遭遇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到窗口和外墙边。(错)

  正确:遭遇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到开阔地带。

  110、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对)

  111、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及时清理杂物,把杂物放到门口、楼道。(错)

  正确: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安全通道畅通,做好随时疏散准备。

  112、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对)

  113、我国地震灾害严重,主要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错)

  正确:我国地震灾害严重,主要原因是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等。

  114、应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

  115、在室内避震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对)

  116、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对)

  117、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地震破坏。(对)

  118、解放后,我国发生的灾害性地震,如邢台、海城、唐山都在东部地区,所以我国地震分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 ( 错)

  正确:两者无必然联系。

  119、按地震成因分,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诱发地震。(对)

  120、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对)

  121、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对)

  122、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错)

  正确: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

  123、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对)

  124、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错)

  正确: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如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

  125、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对)

  126、地震应急活动只是政府的事,与任何组织和个人无关。(错)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127、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计进行设防,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标准施工。(对)

  128、我国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的地震观测台是1950年建立,位置在南京。(错)

  正确:北京鹫峰地震观测台。

  129、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它们的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对)

  130、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因此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是目前预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

  131、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对)

  132、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小;反之,地震就较大。(错)

  正确: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133、防震减灾的重点在农村。(错)

  正确:防震减灾的重点在城市。

  134、我国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对)


看过“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防震减灾知识问答

2.防震减灾知识题

3.防震减灾知识试题

4.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5.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6.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94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