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基层党建基础知识大全(2)

谢君分享

  11、村民委员会会议的议事范围和决策方式有哪些?

  答:议事范围:主要研究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民间纠纷、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本村生产经营的服务和协调工作;讨论提出需提交村党组织委员会或“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事项,以及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事项的意见、方案;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

  决策方式: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村民委员会成员参加。决定事项时,应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通过。所作决定应及时向村党组织报告。如情况紧急,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临机处置,事后应及时向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报告。村民委员会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

  12、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范围和决策方式有哪些?

  答:议事范围: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审议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村财务收支情况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罢免、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撤销或者改变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撤销或者改变村民代表会议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村发展规划;村年度发展计划;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的使用;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兴修水利、修建村道路等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和用工方案;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计划生育指标的安排;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决策方式: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召集,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过半数参加,或由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人数较多、居住分散的村,也可以同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或分片召开,然后集中意见。会议所作决定应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或者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召开村民会议。

  经村民会议授权,可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外的相关事项。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经全体村民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且不得与村民会议的决定、决议相抵触。

  13、村民自治的内容是什么?

  答:村民自治是指在农村由群众依法自己办理自己的事务,自主行使管理村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权利的民主形式。它包括由广大村民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民主决策村中大事、民主管理村内事务、民主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委会干部等。

  14、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必须坚持依法办事。

  15、村“两委”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和决策方式有哪些?

  答:议事范围:主要讨论研究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财务计划,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较大数额的资金支出,村务公开内容,以及需要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意见或方案等。

  决策方式:会议由村党组织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参加。根据需要,可吸收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务公开监督组组长参加。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村“两委”成员参加,形成的决定、意见或建议须经应到会村“两委”成员过半数同意。

  16、什么是村务公开?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时间和程序有哪些?

  答:村务公开是村委会把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注的事项定期及时向村民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村务公开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政务公开;(2)事务公开;(3)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的时间:中办发[2004]17号文件指出:“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随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开一次。”“村务公开的基本程序是:村委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法提出村务公开的具体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讨论确定;村委会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

  17、什么是村级工作目标责任制?

  答: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分别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目标任务,联系本村实际,制定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并量化到人,加强考核,兑现奖惩。

  18、什么是村级工作报告制度?

  答:村党组织委员会每年至少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接受党员审议和监督;村民委员会每年至少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接受村民审议和监督。村民委员会每半年至少向村党组织委员会汇报一次工作,重要事务要及时向村党组织委员会请示汇报。

  19、村财务管理制度有哪些规定?

  答:执行《安徽省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2〕813号)。村一般财务开支要由经办人签字、会计审核、村民委员会主任审批、村党组织书记复核、村务公开监督组审查后入帐。

  较大开支应经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重大开支要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备案。村“两委”换届前,乡镇要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审计;村主要干部离任前,乡镇要对其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要公布于众。

  20、 村印章如何管理和使用?

  答:村党组织印章一般由村党组织组织委员保管,村民委员会印章一般由村文书保管。日常工作使用印章,须经村党组织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按职责分工签字同意。重大事项使用印章,应在相应会议作出决定后,经相关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

  21、村级档案如何管理?

  答: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村务档案,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文件、资料、会议记录等。档案实行分类归档,专柜存放,专人保管。

  22、 村“两委”自身建设制度有哪些?

  答:学习制度。村“两委”成员每月要集中学习一至二次。主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以及重要时事政治。谈心制度。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每半年要与村民委员会成员集中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交流情况,沟通感情,听取意见和建议,促进团结合作。廉洁自律制度。村“两委”成员要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贪污受贿,不挪用公款,不用公款请客送礼或大吃大喝,不侵占公物,不搞宗族宗派和封建迷信活动,切实按规矩办事。 民主生活会制度。村“两委”成员每年底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春节前后,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村党组织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会议,听取村“两委”成员年度述职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应依法按章作出相应处理。

  23、村基层党组织如何设置?

  答:设置党总支的村,要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于发挥党员专长”的原则,设置所属党组织。一是依托村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置党组织,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若干村民组可设置农村社区党组织;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企业类党组织。如对村辖范围的非公企业,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企业党组织;三是以协会、基地和产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党组织;四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组织;五是可在教职工党员较多的村小学中建立教育党组织;六是可以探索居住相对集中的老党员单独设立党组织。设置调整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以村级区划调整前的行政区域为基础设置党组织的简单做法。村党总支所属的党组织,党员人数在7人以下的,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名;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的,可以设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人组成,各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总支委员兼任,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履行选举程序。跨村域设置的专业党组织,可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直接领导。

  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按照党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和个人意愿,划分专业党小组或其他类型党小组。党小组长由支部委员兼任。党小组在支部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党员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检查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和执行党组织决议的情况,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围绕发展开展党内活动。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编组的方案要报乡镇、街道党(工)委批准后,按程序进行实施,并向全体党员公布。

  24、村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如何运行?

  答:村党总支作为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严格执行《安徽省村“两委”工作规则(试行)》,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领导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村级组织,支持和保障这些组织按照法律法规、章程和职责开展工作,形成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加强村、组干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讨论研究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村党总支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员日常学习、党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抓好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总支委员会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总支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

  村属党组织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组织开展活动,要事先请示村党总支,经党总支同意后,方可进行,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党总支汇报。支部活动可利用原有的村级活动场所和设施,无固定活动场所的支部可安排在村党总支党员活动室进行。村党总支书记和委员要参加所属支部开展的活动,加强领导和指导。

  村属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党员示范和组织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负责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参加村党总支开展的各项活动。村属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必须首先征求村党总支意见,按照村级党员发展计划进行。发展新党员,应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村党总支审议后,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批。跨村域的有关行业协会等党组织在村会员中发展党员,要事先听取其所在村党组织的意见。

  25、“四议两公开”内容是什么 ?

  答:即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该工作法由河南省南阳邓州市率先提出,把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党内基层民主与农民主人翁地位融为一体。

  26、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指什么?

  答:所谓“三级联创”是指县区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乡镇(街道)争创“五个好”乡镇党(工)委、村(社区)争创“五个好”村级党组织。

  27、“五个好”党组织指哪五个好?

  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28、创建“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答: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够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应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干部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委会关系协调,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社区)经济持续发展,村(居)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五是农民(居民)群众反映好。基层干部尊重农民(居民),爱护农民(居民),诚心诚意为农民(居民)群众办实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29、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载体有哪些?

  答: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务村务公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承诺制等。

  30、什么是“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主要做法是什么?

  答:我省从2002年底开始,在全省农村实施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即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农村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主要做法是:一是大户带动。在能人大户中开展“一帮一”、“一带几”的结对帮带活动,使他们做到先帮后、富带穷。二是项目带动。无论是带头致富还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都在项目上给予倾斜。统筹安排一些 “短、平、快”的实用项目,让农村党员、干部和发展能手来领办承办,使更多的群众受益。三是基地带动。实践证明,示范基地辐射面广、牵动力强、“双带”效果好。各地都下大力气建设一批成规模、上档次、针对性强的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协会带动。建立农民专业协会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有力措施。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协会,把农村党员、村干部和发展能手与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实体”等多种形式设置党组织,切实加强协会党的建设,把发展党员和培养干部工作做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加强对协会成员的教育做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协会的健康发展。五是培训带动。采取集中办班、观摩学习、经验交流、示范引导、典型激励等办法,拓宽培训渠道。有些地方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党员、干部和发展能手接受培训。对有潜力的人选,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培养高层次农村人才。积极推行“菜单”培训,按照培训对象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由组织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根据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组织师资进行专项培训。

  31、什么是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主要做法是什么?

  答:针对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缺抓手、作用发挥缺平台、先进性体现缺渠道”的情况,2005年,我省全面推广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就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设置一些岗位,让每位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岗位,自觉地履行职责。主要做法:(1)根据需要,因事设岗。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为依据,根据村级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为无职党员合理设置岗位。如:政策宣传岗、 “双带”示范岗、致富信息传递岗、计划生育促进岗、村务监督岗、环境卫生维护岗、“留守儿童”关爱岗、文明新风倡导岗等。(2)个人申报,支部定岗。一是自我选岗。村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公布岗位名称、数量、岗位职责等,由无职党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岗位,自行申报。二是组织定岗。在党员申报的基础上,本着尊重个人意愿、因人制宜和岗位平衡的原则,村党组织对每名党员的岗位进行讨论和审定。三是公示明岗。在村党员活动室、党务公开栏上向党员和全体村民公布无职党员岗位认定情况和岗位职责要求,接受群众监督。(3)加强管理,严格评岗。一是建章立制。建立岗位目标管理制度,使上岗党员明确努力方向;建立前培训制度,在党员上岗前进行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建立干部联系制度,村党组织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一个岗位,加强工作指导。二是议岗评岗。采取季度一小评、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办法,加强对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评议和考核。三是激励促岗。乡镇党委向上岗党员颁发《上岗证》,上岗党员的名单、照片在村党员活动室全部上墙,大力宣传他们中的先进典型。

  32、“一诺双评”的内容是什么?

  答:结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村党组织书记年度目标任务承诺工作,年底由乡镇党委和村党员大会对村党组织书记践诺情况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奖励相挂钩,对不称职的要及时调整。

  33、什么是双向承诺?

  答:双向承诺就是村党组织分别向乡镇党委、党员和群众作出服务群众的承诺,党员分别向党组织和群众作出服务群众的承诺,明确承诺服务的具体事项、完成时限、达到的要求等,并认真兑现。

  基层党组织重点围绕关心服务党员群众、提高工作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等方面作出承诺。党员重点围绕服务群众、履行职责方面作出承诺。

  34、党组织、党员“双向承诺”的方法步骤?

  答:基层党组织、党员公开承诺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分年度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一、确定承诺事项。每年初,基层党组织结合制定年度工作目标确定承诺事项。党员根据本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自愿提出承诺事项。承诺前,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力求明确、具体、实在。二、认真审核把关。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承诺事项要逐一审查把关,重点审查承诺事项是否符合党员群众意愿,是否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对内容空洞的,不符合要求的,重新研究确定。三、公开承诺内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签订承诺书,明确承诺单位或承诺人、承诺事项、保障措施、完成时限等,并通过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发放明白纸、报刊、内部网络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和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严格监督考核。对基层党组织、党员承诺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承诺事项台账,完成的承诺事项及时销号,未按时完成的及时提醒和督促。结合每年召开的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党员对落实承诺情况进行认真自查,接受党员群众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奖励先进,批评整改落后。

  35、什么是“双评双述双公开”?

  答: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向党员和村委会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述廉;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党务公开、村务公开。

  36、党务公开的内容有哪些?

  答: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其他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和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均应公开。具体内容包括:党组织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党组织决策程序和办法,重大事项决策前的民主听证和决策过程中的党员旁听情况,任用干部的条件、办法和结果,党员代表的产生办法和结果,党内选举结果的通报,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和奖惩情况,“双培双带”对象和任务,无职党员的岗位职责,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情况,发展党员的标准、程序和全程联名推荐情况,党费收缴的标准和收缴情况,困难党员的救济情况。

  37、党务公开的形式和时间?

  答:以固定的公开栏为主,辅以会议、广播、明白纸等形式进行公开。公开时间确定为每季度首月的15日为党务公开日。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做到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

  38、党务公开的程序?

  答:一是由组织委员负责收集公开内容,拟公开事宜,形成书面材料。二是由党总支(支部)副书记审查,党总支(支部)书记签字。三是填写公开报告单,按时在公开栏或广播、会议等进行公开。四是党总支(支部)委员负责收集党员、群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交党组织研究,及时认真答复或进行整改,并进一步公开整改措施和结果。五是立卷归档。

  39、什么是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答:就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设置一些岗位,让大多数有能力的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岗位,自觉地履行职责。

  40、流动党员管理六项制度内容有哪些?

  答:(1)党员外出报告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作口头或书面报告。党支部必须对外出党员的外出地点、外出原因、外出时间、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方式进行详细登记,并由基层党委统一建立台帐。(2)流动党员行前教育制度。党支部要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要求外出党员外出期间必须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季度至少一次以书面或电话等形式向自己组织关系的所在党组织联系,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3)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经常保持与流动党员的联系,一般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农村流动党员由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村委会党员干部按流动党员的多少进行分工负责联系;城市社区和企业流动党员由社区、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联系。联系人应负责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的汇报情况记录,每季度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流动党员的联系情况,并作好记录,在召开支部大会时,将联系情况向本支部全体党员通报。以乡镇、街道党委和各分工委为单位,每半年对联系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督查。(4)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承诺制度。以各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流动党员个人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自愿提出具体的承诺事项、采取的措施,党支部通过发放承诺书、党员大会、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兑现承诺事项。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双向带动”活动,引导和激励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致富,把在外面掌握的信息、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发展创业。(5)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每年底应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并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如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的,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支部大会同意,并委托其联系人向支部大会报告外出期间思想、工作情况,所在党支部负责将评议意见通报本人。(6)建立预备党员考察鉴定制度。对流动的预备党员,预备期考察及转正,由原所在的党组织负责,在征求流入地的单位党组织意见后,再讨论是否按期转正并办理手续。在流动中发展的预备党员,离开发展其入党的党组织时,由发展其入党的党组织作出鉴定,并将材料寄送流入地的单位党组织,保证预备党员考察的连续性。


看过“党建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1.党建的基本知识

2.党建基本知识

3.党建基础知识问答题

4.党建基本知识试题

5.党的基础知识党课讲义

6.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心得

9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