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基本知识茶道基础流程
夏天到了,早晚温差大,不仅要预防中暑,还要预防感冒,同时家里、办公室都备着茶叶、花茶,闲暇时候给自己泡一杯,提神的同时,还能消暑。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茶道的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茶的介绍
一杯好茶需要水、茶叶、茶具才能构成,但是怎么样才算得上好茶呢?这就没有定义了,小编觉得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茶,品质好的茶虽然可以说是公认的好茶,但是不适合自己口味那依然是一般的茶,但是如何泡好茶是有依据的,泡茶的功夫到家,自然就能呈出靓的茶汤。
要冲泡一壶好茶需要留意的事项有茶叶、水、温度、时间、茶具等,只要把握这些要素,必能冲泡出一壶好茶。
茶道的基本知识
一、茶叶好,茶量适中。要冲泡一壶好茶,选择高品质的茶叶是必要条件,冲泡一壶茶的量根据茶叶容量的大小决定。
二、水质要上佳。自古饮茶即注重水质,好的水可以让茶益加发挥甘醇美味。一般而言,无色无味且含氧量高的水最适宜用来泡茶,又以泉水、井水及溪水最佳,市售的矿泉水若是纯水或自然水亦可代替。
三、如何泡好茶?时间最关键。泡好后茶叶需与茶汤分离,此时冲泡时间的把握便成为关键。若冲泡时间过久,茶汤变得苦涩。反之,冲泡时间过短,则泡不出茶的香馨,茶汤会带有明显的水味。若无法控制时间,则可根据茶汤的光彩来判定,只要茶汤颜色正确,必可泡出一杯好茶。由于不同茶叶的茶汤光彩不同,必须凭经验加以判定,但大体来说,茶汤要明亮清澈,不可有浑浊状。
知道如何泡好茶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什么时候喝什么茶。夏天出汗多,钾、钠也会随着汗液流失,而钾流失过多,更容易中暑、浑身无力,甚至心脏不好的还好出现不适。这时候就要多饮这些茶:
金银花茶: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有效治疗夏季常见的各种痈肿疮毒、热毒血痢及温热病。
菊花茶:由白菊花和上等乌龙茶焙制而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触电子污染的办公一族应必备的一种茶。因为茶中的白菊具有去毒的作用,对体内积存的有害化学或放射性物质,都有低抗、排除的功效。
普洱茶:铲除脂肪平小腹 中国茶多数都有促进脂肪代谢的效果,普洱茶更是消除多余脂肪的高手。茶中含有的元素,有增强分解腹部脂肪的功效。
芦荟茶:好烟如命的倩女俊男们,为了健康还是赶快戒烟吧。想抽上一口的时候,泡一壶芦荟茶,那与香烟相似的独特苦味,是嘴馋时最好的替代品。
枸杞茶: 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天没有排便,就买点没特别苦味的枸杞茶喝一喝了。
荷叶茶:古代减肥秘药。一种用荷花的花、叶及果实制成的饮料,不仅能令人神轻气爽,还有改善面色、减肥的作用。
茶道的程序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奉茶:以茶奉客。
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净手,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乌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茶道的分类
煎茶道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道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道
清代 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看过“茶道的基本知识“的人还看了:
1.茶艺基本知识
2.茶道基础知识
3.茶道基本知识
4.茶道礼仪基础要点
6.中国茶道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