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印尼145岁老人或成世界最长寿人在哪里

巩诗分享

  相信长寿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下面就让小编为你介绍关于长寿的话题吧!

1.世界目前在世的最长寿老人

据最新发现,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来自印尼145岁的Mbah Gotho,但这名老人似乎并不想再一直活下去了,他称自己已经活够了,并且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或者说他已经在期待死亡的来临了。

  一份印尼官方文件给出,Mbah出生于1870年12月31日,Mbah已经失去了他所有的10个兄弟姐妹以及4个妻子,这些人中最后一个死于1988年。另外,Mbah的所有孩子也都已经去世,现在在这个世上的亲人还有他的孙子、曾孙和玄孙辈的孩子。由于孤单,Mbah表示自己真的活够了。

  如果该消息完全准确的话,Mbah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这也将推翻此前法国女人Jeanne Calment活到122岁创下的记录。

  据Mbah的孙子描述,他在活到122岁时就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了,1992年就立好了自己的墓碑,家人们也为他准备了一块靠近他孩子坟墓的一个墓地,但死亡之神一直没有降临,直到今天,Mbah依旧活着。Mbah表示现在他的孙子们都已完全独立,他也没什么可牵挂的了。

  现在Mbah的日常消遣就是听收音机,由于视力太差已经没法看电视了。当被问到长寿秘诀是什么,Mbah回答说:“秘方就是耐心。”

  不过,由于这份文件至今仍没有被核实,Mbah是否会被列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还有待考究。

  2.长寿秘诀

  1、身子不能闲,劳动把命延

  我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劳其行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也就是说,劳动能促进生命的运行,使人延年益寿;相反,过于安逸、整天无所事事会对健康不利。

  阿丽米罕老人高寿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喜欢劳动。这从年轻时就要开始,好为身体打下一个好底子。年纪大了以后更要经常劳动,好让身体天天都得到锻炼,舒筋活胳,使血脉保持畅通。

  古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劳则不衰,动则延年。坚持劳动、适当忙碌,是延长寿命不可缺少的因素。

  2、生活讲规律,长寿有保障

  养生中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太阳走。

  阿丽米罕的生活作息就很守时,每晚22点前必上床睡觉。22点前睡觉不仅有助于养生,还有助于保护肝脏,更有助于身体休息和排毒。

  现代都市人对于这点要尤其重视,尽量不熬夜。俗话说:一夜不睡,如服一毒。

  3、多吃五谷杂粮,胜过最贵补药

  阿丽米罕·色依提老人的饮食简单,有什么就吃什么。

  据介绍,阿丽米罕平时爱吃面食,还常吃汤饭、白米粥、薄皮包子等清淡、有营养的食物。晚饭则很简单,主要是汤面泡馕和白菜汤。老人特别爱吃玉米糊糊,每周都要喝上几碗。

  长期食用杂粮,可以改善肠道环境,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从来不吃任何补品、补药。

  4、饭吃七分饱,身上得病少

  常言道:“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说的就是饮食切忌过饱。不贪吃、七分饱,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少吃尝滋味,多吃伤脾胃”。一顿饭如果吃的太多,大腹便便,不仅身体消化不了,还容易撑出病。一些胃病、胰腺炎甚至一些癌症,就都是撑出来的。

  美国曾有项实验表明,老鼠如果每天减少30%的食量,就能延长30%的寿命。而人如果在年轻时经常吃撑,其危害甚至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

  5、人老脚先衰,脚好身体好

  脚与人的身体健康极为密切,是人的“第二心脏”。按照中医理论,足底穴位众多,并且连通五脏六腑等众多组织器官,刺激这些穴位,就是对这些组织器官的保健治疗。

  阿丽米罕老人平时就总是爱下地走走,而且下地走路不穿鞋。这种简单的方式也算是做足底按摩了。

3.影响寿命因素

  在人体这部充满奥秘的机器里,“潜伏”着一些神秘“按钮”。英国《每日邮报》健康专栏刊文总结,尽管存在强烈的个体差异,人一生中总有一些年龄值得关注。

  10岁:骨骼在冲刺

  多数人会在10岁左右经历一系列巨大而奇妙的变化,男性比女性晚一两年。40%的骨骼在此时以冲刺的速度形成。此时人体对各种营养需求量很大,最渴望的是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食物,但也不能过量。由于可能含有雌激素,此时要少用化妆品,多吃绿色食品。

  18岁:智齿作乱

  智齿通常在18岁以后出现,因此时是智力发展高峰得名。如果出现某个部位反复肿胀疼痛、吃东西总塞牙等情况,可能是智齿发出的信号。如智齿位置不正,出现龋齿或冠周炎等情况,就需要把它拔掉。

  25岁:骨骼最富有

  我们可以将骨骼的物质含量看成一个银行账号,25岁时是最富有的。要想多存钱就要少花钱多挣钱。喝奶制品、晒太阳、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锻炼,能为你的骨骼“挣钱”,但长期吃素、过度减肥对骨骼总量来说是笔“大开销”,要避免。这是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要想它起作用就需要脂肪的参与。

  30岁:身材开始走样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不少看上去30岁左右的男性,开始顶起了“啤酒肚”。从30岁开始,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开始下降,尤其需要提防身材变样。建议每周最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如果自己一个人总是懒得动弹,不防选择需要合作的运动,如打羽毛球、踢足球等。

  30岁:赶上生孩子的“末班车”

  英国科研人员发现,女性的“卵子库存”有200万个,但30岁时,约90%卵子被消耗殆尽。到了40岁,卵子数量仅剩3%,其中能发育成熟的只有450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高龄女性难怀孕。

  30岁:长出第一根白发

  30岁后的某个清晨,你可能毫无征兆地发现乌丝中的白发。30岁后出现白发是岁月的正常印记。这是由毛囊中黑色素细胞不活跃造成的。吃首乌、芝麻、核桃可能有一定效果。还要避免精神过于紧张、熬夜、抽烟、高脂饮食,能预防部分脱发的发生或发展。

  41岁:骨头开始走下坡路

  当你的骨含量比高峰期时骨含量低2—2.5个标准时,就表明你被骨质疏松缠上了。应加强锻炼,每周做有氧运动,例如跳舞、跑步等,还可快走四五次。

  48岁:第一次发现老花眼

  大约从45岁左右开始,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体的功能也在减弱,从而出现老花眼。此时可通过老花镜解决。一般来说,50岁配100度,往后每长10岁增加100度。饮食上,可口服菊花、枸杞,多吃胡萝卜。每隔45分钟远眺一次,也能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

  49.5岁:更年期出现

  女性正常的绝经年龄在45岁左右,黄金年龄则是49.5岁。如果在40岁之前就停经的话,就是卵巢早衰了。睡觉是女人天然的保养品,一定要少熬夜。此外,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也容易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不妨借助有氧运动、瑜伽、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疲劳,释放压力。

  50岁:前列腺要“年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会长郭应禄教授曾表示,调查发现,到了50岁,超过40%的中国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只要一到50岁,每年就应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做次筛查。每天要喝2—2.5升水,避免久坐或长时间骑自行车,要注意饮食清淡。

  55岁:帕金森找上门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55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增加脑部刺激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该病,平时应多动脑做做填字游戏、猜猜谜语,多找人唠唠嗑等。

  60岁:白内障很常见

  60岁以上的人群中,10个有8个会被白内障问题困扰。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变得混浊。一旦确诊为白内障,且影响了生活质量,就应尽早手术。

  60岁:躲开高血压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49.1%的60岁以上人群患有高血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不过,高血压并非是你老了之后才出现的疾病,它与你年轻时如何对待身体对待健康密切相关。越来越多中青年人的血管已提前老化。减少油、盐的摄入、勤运动、少熬夜、心态平和非常关键。

  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情。其实,追求健康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秘密,不管你现在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还是已生白发的中老年朋友,养成平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度锻炼、充足睡眠、快乐心情等健康生活方式,永远都不会晚,但贵在坚持。

  结语: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变得更健康长寿。其实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进化,想要更长寿,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实现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积极健康的心态,心顺畅了,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变得轻盈舒服!

    24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