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

玉欣分享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料,一起来看看把!
  
什么是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效应寓言

  《伊索寓言》“酸葡萄”中的故事广为人知:狐狸想吃葡萄,但由于葡萄长得太高无法吃到,便说葡萄是酸的,没有什么好吃。心理学上以此为例,把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与其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这种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机制。

  “酸葡萄”与“甜柠檬”机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中合理化作用的典型表现。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现实。在学校教育管理也存在“酸葡萄”与“甜柠檬”机制的合理运用。

  
双效运用

  运用“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缓解心理压力。

  是人们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

  应该肯定,合理化作用具有明显的积极教育引导意义。作为一种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形式,无论是其中的“酸葡萄”效应还是“甜柠檬”机制,当学生尤其是好胜心过强的学生受到挫折后,适当地应用,能减轻心理压力。

  例子:

  我班的小伟同学患有肾炎,一直在接受治疗。可他却争强好胜,每次学校、班级的活动,他都踊跃参加,获得许多奖项。连着两次考试不理想,就认为自己不行了。于是,考试前焦虑,睡不着觉,考试时慌张,生怕考不好。结果,可想而知,成绩每况愈下。他妈妈为此很着急,孩子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折腾下去,后果会很严重。为此,希望我能帮助小伟,从过度焦虑中走出来。我及时跟小伟进行沟通,首先,祝贺他在期初的金钥匙选拔中脱颖而出,领先众多的同学,那些考试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却不如他。又跟他说,养好身体,练好心理素质是最关键的,别太看重考试的分数。在我的几次劝慰后,小伟的脸上又洋溢着微笑,摆脱了考试焦虑症。

  当学生过分沉浸在由于困难或目标未竞而导致的心理不安、紧张乃至消沉的负面情绪中,教师可运用“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帮助他们摆脱由过度的焦虑带来的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利于及时调整心态、确立下一阶段的前进目标并为之努力。

  
作用

  抑制“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激励奋进向上

  作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看到,在很多情况下,“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消极意义也是显然的。为学生自身所受挫折找寻借口,学生明知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却不能正面、理性的面对,这在最终结果上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导致个体自我萎缩,形成不良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这种心理容易蜕化学生的奋进意识和正面看待事物的习惯,逐步在师长和学生之间失掉信任,落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善用“合理化作用”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

  我们班级的男同学大多乐观开朗,平时,经常运用“酸葡萄”与“甜柠檬”机制,为失败行为采取“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进而,有些同学便缺乏进取心。在挫折面前,有的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责怪别人,有的还无中生有替自己开脱。比如,一周常规流动红旗评比,经常花落他家。有的男同学没有在自身找原因,竟然还说,领导包庇某班、某班贿赂领导……这无疑是不良风气,让它滋生,必然不利于班级的发展。这是过分运用“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的结果。

  要抑制这种心理的发展,首先,必须让学生合理认识自己。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是优势大于弱势的个体,以此来保证自己应有的竞争力,但缺陷和弱势也是人人皆有、不可回避的,如果一味强调自身的积极价值而回避客观存在的不足,根本不会取得长足意义上的进步。我们班级男生较乐观,在挫折面前不自卑,但也确实存在懒散,喜欢说笑,有时不顾场合,缺乏自控能力等缺点。在晨会、班会课上,通过讨论,男生们认识到自我缺陷和弱势,表示会有的放矢地去克服。

  
效应效果

  所以在教育活动的引导中,让学生能够全面、合理认识自我是首要问题。“睁眼看外面的世界”其实很容易,但“静心看自己的世界”却是不易做到的。“只缘身在此山中”遮蔽常常让人迷失甚至麻醉了自我,要避免这种自欺欺人的意识不断蔓延,就必须使学生勇于、善于“走出此山中”,能够时常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追问”的品质,通过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等问题的不断自省,实现个体意义上的自我认知升华。

    2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