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的

泳潼分享

小时候大家一定都吃过跳跳糖吧?每次把跳跳糖放在嘴里都会劈里啪啦地炸开,感觉跳跳糖会跳起来,你知道,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跳跳糖为什么会跳的原因,以供大家参考!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

1.跳跳糖会跳是因为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外面的糖化掉了,二氧化碳就释放出来了,气泡鼓动的糖浆就给人跳动的感觉,跳跳糖中含有的糖和我们平日里吃到了糖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因为这些二氧化碳释放的气体导致跳跳糖在嘴里不断的跳动,大家也可以买一包跳跳糖,在家里简单的实验一下,把跳跳糖倒入到水里,如果水中出现了很多小气泡的话,就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释放出来了,糖融化掉了之后,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就会推动糖就在水面上不断的浮动。

2.当你把跳跳糖放入到嘴里的时候,外面的糖果被唾液融化,里面的二氧化碳就会释放出来,而嘴里的空间非常的狭小,二氧化碳的气体就会推动着糖在嘴里四处的跳动,形成了跳跳糖。

跳跳糖是谁发明的?

发明跳跳糖的人叫威廉·A·米切尔,他可不是什么吃货,而是正儿八经的化学家。跳跳糖的发明也和许许多多的发明一样,也是一个意外的产物。

1956年,威廉·A·米切尔想要制造一种“速溶可乐”,差不多就是和洗衣粉一样,往水里一搁就会扑哧扑哧冒泡的那种可乐。可惜“洗衣粉”可乐没有研制成功,却意外的做成了跳跳糖,不过当时很多美国人并不敢吃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跳跳糖反而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

跳跳糖是怎么做出来的?

1、将甜味成分加少许调味料跟色素一起溶解在很少量的水中,接着把这些溶液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度,先抽真空以减少其中的水分,然后利用泵在高压下把二氧化碳注入容器。

2、之后切断容器对外通路以维持其中高压,同时降温让糖冷却成为一大块玻璃状固体。

3、然后打开容器对外管道,纾解其中压力,此举除了让大部分二氧化碳逸散外,也会使凝固的糖块自动崩解,分散成许多状如小石子的小块糖果。这些糖果仍然包含许多细微的二氧化碳气泡,所以当口中含著跳跳糖时,随着糖的表面逐渐溶解,里面的小气泡也一个个破掉,发出噼啪噼啪的轻响。

吃跳跳糖有危险吗?

有人谣传吃了跳跳糖会撑破胃;也有人说跳跳糖和可乐一起会爆炸.....,关于吃跳跳糖有危险的说法层出不穷,这里要告诉大家,适量吃跳跳糖是没有危险的。

跳跳糖里的二氧化碳成分非常少,只是为了给人有“跳”的感觉,是绝对威胁不到人体的,何况跳跳糖在嘴里碰到唾液便融化,二氧化碳在口中就已经释出大半,其实会进到你肠胃的机率更低。

因此担心食用跳跳糖会导致胃撑破,或者是担心跳跳糖爆炸,实在是过度担忧了。不过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市场上有一些“三无”跳跳糖,这些跳跳糖会使用色素和添加剂,如果长期食用的确会影响健康,所以,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跳跳糖。

    16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