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山东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曾扬分享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粮,在我国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种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山东冬小麦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山东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一、播前准备

  1.地力要求 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秸秆还田,另一个途径是增施有机肥。

  2.施足基肥 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的麦田,如果预期目标产量是600千克,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或者腐熟的鸡粪1000千克。

  3.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效方法,据测定,每亩还田玉米秸秆500到700千克,一年之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能相对提高0.05%-0.15%,土壤孔隙度,能提高1.5%-3%。

  4.选好品种 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选用小麦良种的原则是:选择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目前,我国高产小麦品种很多,如济麦22等。在生产中,应当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高产品种来种植。

  二、合理耕作

  近些年来,我国冬麦区普遍采用旋耕机进行耕地,不过,连续多年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在旋耕15厘米以下的土层,容易形成坚实的犁底层,这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也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

  1.精量、半精量播种 要想让小麦得到高产,种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最好使用经过包衣的良种,因为小麦专用种衣剂中,含有防病和防虫的药剂、微肥以及生物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经过耕翻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必须经过耙耢以后才能播种,否则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所以耕翻土地之后要及时耙耢,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

  2.水浇条件 有水浇条件的,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到10天浇水;收获前,来不急浇水造墒的,可以在耕耙整畦以后灌水造墒。播种时,可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要保证播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播种均匀,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在3到4厘米,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会造成弱苗。

  冬小麦的种植方法

  一、做好播前准备,打好丰产基础

  (一)、土地准备

  1、轮做倒茬: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 的伏翻地。前茬为经济作物、绿肥和豆科作物最好。

  2、深翻平地:合理深翻,能提高产量。一般耕深不应低于 25厘米,不重不漏,到头到边。翻后用平地机对角平地一遍。

  3、播前整地:在适墒期内用缺口耙带耱子,采用对角线方 法耙耱保墒,或用联合整地机整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二)、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做好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搭配。

  2、精选种子,提高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达到种子二级标准,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播前用种子精选机及人工筛选等方法,把破碎粒、秕粒、病虫、野燕麦、宾麦等杂质去掉。

  3、种子处理: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或拌种霜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3%。可防治冬小麦雪腐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小麦黑穗病等。具体做法是:把种子和药剂称好,把药剂散在种子上,拌上三、四遍,均匀即可。

  (三)冬小麦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

  每亩基本苗30-32万株,冬前总茎数80万左右,春季最高总茎数100-110万,收获穗数40-45万,穗粒数27-33粒,千粒重40-45克,亩产450-500公斤。

  二、播种

  1、播种期:适期播种是小麦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冬小麦播的过早,冬前麦苗长得过旺,养分积累的少,易受冻害,还易诱发病虫害。若播得过晚,冬前苗弱,不利于安全越冬,并且在第二年生长发育得慢,而影响产量的提高。我团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10-20日,新冬18号播量为25-28公斤,播种深度4-5厘米。

  2、种肥:为保证幼苗不脱肥,带好种肥,不能把种子与肥料混播。冬小麦播种时带磷酸二铵10公斤/亩,三料磷肥5-10公斤/亩,播肥深度应在8-10厘米。

  3、机播质量要求:播行笔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接行准确、不重不漏、到头到边,覆土良好、镇压确实。

  4、播后管理:播后2-3天内开好送水渠、毛渠。出苗后,查苗补种或补水等工作。

  三、冬小麦冬前管理

  田管任务:保全苗,育壮苗,促早蘖,确保安全越冬。

  1、促弱控旺,培育壮苗:由于地力弱、墒性不足、播种时期偏晚、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差等原因而生长瘦弱的麦苗,应采取追肥、补水、松土或镇压等相应措施;过旺的苗,可以适当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使旺苗转为壮苗。壮苗的标准为基本苗 30-32万株/亩,冬前总茎数为80万株/亩。

  2、适时冬灌:适时冬灌具有储水防旱、稳定地温、压盐防碱、保苗越冬等作用。冬灌时间:一般气温在1-3度,表土10厘米地温2-5度时进行冬灌较适宜。“夜冬日消冬灌正好”,一般在10月20-30日冬灌,每亩灌水70-90立方米。

  3、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小麦越冬期应保护雪层和防止牲畜 啃食麦苗。易发生雪腐病和雪霉病的麦田,在下雪前应喷施甲基托不津或粉锈宁预防。

  四、返青至拔节期管理

  田管任务:促进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减少无效分蘖,确保亩收获穗数。

  1、灌水施肥:冬小麦返青后一般在4月15日左右灌头水,每亩灌水70-80立方米,并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接着灌二水,间隔时间不超过10-13天,结合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

  2、化学除草:在小麦起身后到拔节前,麦田若有双子叶杂草,可用2.4D丁脂60-70克/亩或20%二甲四氯250-300克/亩,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除。对有野燕麦危害的条田,在野燕麦三叶一心到拔节前,可用野燕枯250克/亩或6.9%骠马乳油65-75克/亩进行叶面喷雾。

  五、冬小麦拔节至抽穗期管理

  田管任务:调控分蘖成穗数,促壮秆大穗,防倒伏。

  1、拔节水:二水后10-13天灌拔节水,并结合追施尿素5-10公斤。

  2、灌浆水:开花后7-10天灌灌浆水,促冬小麦灌浆。

  六、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

  田管任务:防早衰,增粒重,防止倒伏,预防病虫及灾害天气。

山东冬小麦的种植技术相关文章

1.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2.我国小麦种植的区域有哪些

3.小麦的种植时间

4.小麦的种植方法

5.小麦的种植过程

    264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