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我国茶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曹欣分享

  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了,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问题

  通过一些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研究研究,我们发现中国民众对茶文化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大家普遍认为现今的茶文化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艺术,更谈不上茶道,感受更多的是茶地悠久历史,而忽略高雅的精神境界和深层理念。

  另外通过对近年有关中日两国茶文化出版物的数量,内容的比较,近代中国茶书大体可分为关于茶业经济研究、茶栽培与种植、茶叶文史、抹茶道文化史、茶道技艺和茶道精神等方面。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只停留在对过去历史的咀嚼和关注茶地实用性,而日本茶学从美学、茶道技艺、礼仪等多方面有创新性发展,并已开始对中国茶文化产生文化回流,越来越多的人对日本的茶道精湛的技艺、高雅的艺术魅力及丰富的精神境界产生兴趣。

  我国茶文化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1.应该从基础教育做起

  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普及茶文化,涉及内容应包括茶地起源、茶文化的发展过程等,并开展有关茶文化的各类课外活动如茶道的礼仪、茶道的技艺等,激发学生们对茶文化的浓厚兴趣。

  2.有关部门应重视茶文化的推广

  积极举办茶文化相关活动。例如举办融合高雅茶道技艺与文化的茶会,举行中国茶文化节等。同时还应该开拓创新,内容有待丰富充实,促进中外茶文化交流。茶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待汲取现代科技成果、先进的文化意识,增添当今的时代风采。

  3. 普及茶文化知识,提高茶民文化意识

  作为饮食文化的分支,茶始终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该运用各种形式,例如利用媒体的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使茶文化真正成为提高中华民族综合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

  4.推进茶产业发展,提升茶产业经济地位

  在许多有条件的省、市,应该潜心茶产业发展的研究,全面提升茶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5. 规范联谊与自律,维护茶文化持续发展

  各茶人社团、茶艺馆舍,应该严格自律,拒绝与社会上的污染场所为伍。茶文化良好社会信誉树立之日,就是中国茶人深和民心走向世界之时。 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与秉承“念古咏新”的日本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东方文化不朽的遗产。

  中国是茶地发源地,是古老茶文化的摇篮。自中唐茶传入日本以来,日本茶文化从学习模仿阶段到坚持创新,直到明代脱离中国茶文化对其的束缚,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形成有着其鲜明特点的茶道体系。总的说来,东方茶文化是中日两国茶文化不断融合交流的结果。

  毫无疑问,作为古老茶文化起源地的中国有着优秀的茶文化,但只注重茶地生活化实用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取舍而无多少新的理念提出,现今已进入茶文化发展的衰微停滞阶段。因而我们在继承传统茶文化的同时,应倡导融入高雅的茶道艺术与深远的意境,弘扬我们的“国饮”文化,使茶文化这块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

  茶文化发展历史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宋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猜你感兴趣:

1.茶文化的发展

2.茶文化发展趋势

3.茶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4.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5.关于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6.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7.中国茶文化未来发展之路

    7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