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道商道的范文

曾扬分享

  中华茶道源远流长,不管是历代君主将相,还是风流俊杰才女,无不为之倾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茶道商道的范文,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商道的范文1

  茶如人生茶道如商道

  茶如人生 ­

  经商多年,惶恐多年,也失败多年。不知道享受,说不上对茶有什么爱好和研究,更说不上“茶道”。一直认为,茶就是口渴时,泡在水里的饮料。停止了经商,停止了忙碌的奔波,在无意间喝到了朋友见面时带来的茶,很是有味道。再看看朋友写的关于茶的文字,让我感觉“茶道”真乃高深也。 ­

  所以,有时候也想,茶似乎只是文人的点缀。喝茶,最起码要有茶叶、茶水、茶具。有次听朋友说泡茶对水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水有软硬之分,凡每公升水中钙、镁含量不到8毫克的称为软水,反之则称硬水。泡茶要用软水,用硬水泡茶,茶味变涩,茶香变浊,茶汤变色。茶具更是多得名目繁多,根据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具。天,我一听,头都大了。而事实上头再大,也得撑着。不管什么生意,对方总热心地叫上去喝茶。跑了很远的路,正口干舌燥。看着泡茶小姐那慢慢不慌不忙的动作,真是急死人了。茶喝得再好,生意没谈成,那茶也是白喝,浪费金钱还浪费时间;但是不喝茶,也没有谈生意的机会。憋着吧。 ­

  有人说,茶如人生。茶道如商道,静中见奇,奇中生静。不知道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喜欢不喜欢喝茶,在电视剧中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里,乔致庸乔大商人几乎没有好好地喝过茶,甚至谈生意也没有喝茶。而乔大商人却是个文人,或者说是个文人中叫诗人的那一类型。不喝茶的乔致庸乔大老板,却展现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商人精神。 ­

  茶的流传 ­

  说“商道”,更是不敢,随便一个人站出来都能给我几耳光。什么叫商道?什么叫经商?什么叫商人?天知道。 ­

  不管是起源于印度还是中国,茶叶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树叶的一种,里头究竟有什么嚼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说法。传说茶是藏在女人裤腰里流进西方的,王室间为争茶甚至还流了血。但是不懂茶的西方人却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篡改了茶味,难道是嫌中国的茶太淡?还是根本就嚼不出什么味头来? ­

  在以往的国际贸易中,是简单的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贸易。在没有去东南亚之前,老想着,出国了,吃饭叫进餐要用刀叉;喝水要咖啡不能说泡杯茶。而到了东南亚后,才知道,竟然他们有的人吃饭也用筷子,也喝茶。喝茶的东南亚商人还不少,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新加坡等生意人,见面就是喝喝茶。他们受华人饮茶风习影响,历来就有饮茶习俗。饮茶方式也多种多样。 ­

  在新加坡,有种茶叫肉骨茶,就是一边吃带瘦肉的排骨或者用猪蹄、牛肉鸡肉肉骨,一边喝茶。听生意上的朋友说,到了新加坡,就应该吃肉骨,当然吃肉骨就得喝茶,这也成了新加坡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而泰国有种茶叫腌茶,制作方法和云南少数民族的腌茶制作一样,通常在雨季腌制。说是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在国内喝茶只喝茶水从不嚼茶的我,当时被吓了一跳。后来听接待我们的当地某公司一职员说,这里是因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吃腌菜,又香又凉。所以,腌茶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一道家常菜。当然,也成了“茶道”。 ­

  而在云南一些地方藏民的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生命,懂茶就是懂人生。茶有千千道,喝茶的商人,可以享受到茶对人的启蒙,茶香会告诉你:何为人,何为商。 ­

  我顿时为这种精神所打动,如果茶香真能告诉我何为人,何为商。我定天天喝茶。然而我错了,错得很厉害。事实上我根本不懂何为茶,何为喝茶。在滚滚红尘中,我的心从来就没有宁静过。茶之本意,在于清静六根。 ­

  茶道如商 ­

  听说,很多商务用餐不喝酒了,改喝茶。以茶敬人,淡而纯。 ­

  现在的商人们被视为时代的脊梁,钱本不在话下,一上市,钱比刘三姐采的茶叶片还多。现在的企业家最不缺“术”,八仙过海,他们的神通已经很匪夷所思了,他们缺的是“道”,把企业做到家,但道行尚浅,茶则是他们精神修炼的门径。酒太俗,多言不利于保守商业和情感机密,饮酒量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相比之下,茶自然是种更好的载体。 ­

  于是,在商业往来中茶客辈出。见面谈茶,握别提茶,茶义必然汇流成海。茶树遍布四海,可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发了摘,摘了再发,周而复始。如同说精诚合作而实质相互利用一样,今年你在我身上赚了钱,明年我在你头上又捞一把。茶在商场中缓和了气氛,同时也增加了几分杀机。 ­

  于是叶公好龙,幽深的茶馆门口停满了宝马香车。美人来,权贵走,几番沧海桑田。一时间,茶被投机者用来洗刷新贵的身份,和高尔夫一样具有层层漂白的功效。 ­

  而真正懂茶爱茶的人身上,没有铜臭味,只有茶的淡淡幽香。茶如同是教诲商人的大师,而商人只是一介学徒。 ­

  好喝的东西实在太多,为何独缘与茶?而茶门如佛门,永远温柔地敞开着。对所有人,即使入门者现在还是强盗,进去之后也会淡然处之,别说商人。但混入容易,要得道就很不容易了。茶是宽容的,也是苛刻的;既是平等的,也是孤傲的。要步道多深,就看你结出何等缘分了。 ­

  喝茶可让人心平气和,甚至防癌。 ­

  得道之具 ­

  喝茶谈生意,可以让生意变得不那么仓促,有礼有节,考虑得相当周全,互不吃亏。茶道原本求的就是和尽善尽美,如不得其法,就算茶水漫灌而过,露出的还是三代以上的黑色。 ­

  我们喝茶,就如我们做生意一样。保守、内敛、表面放松内心焦躁。当年茶一不小心传到外国后,就有外国人把茶叶放到锅里煮上几分钟,然后把锅里的水倒掉,再一根一根地吃茶叶。这事情,让我们笑得前翻后仰。现今,不少商人也还是这样,茶水倒掉,茶渣留下,留不住嘴边的精华。 ­

  还说啥在商言商,喝茶说茶,茶道如商? ­

  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但可以驰骋商场,更重要的保得住“家底”。不要在资本主义的腐蚀下,成了糜烂生活里的那条虫子。良性建议,多喝茶,多研究茶。 ­

  茶是商人自我修炼的道具——得道之具。据说茶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修行。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差异,茶杯总是从左传下去,茶水均匀,中正而平和。于是很多人在茶道中悟出商道,诚实守信,公平经商。 ­

  而经商说诚实守信,是很让人头痛的事情。纵然你再诚信,对方来个狡兔好几窟。销售了货物得了钞票,人不见了。难道这时候,你好沉得住气喝茶?也许那时候,茶也有毒。 ­

  这正像茶刚传入北欧时,茶被怀疑对人体有害。瑞典人找了个判死刑的囚犯来喝,如果他同意每天喝几杯茶,就可以免其一死。死囚犯自然抓住这根稻草,喝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结果越活越健壮。 ­

  这故事没有人去考证其真实性,但从科学的书籍中不难看出来,茶是对身体无害的。所以,不管你处在什么逆境中,请慢慢喝上一杯茶。告诉自己,一切还能从头再来。 ­

  茶道无边 ­

  喝茶与谈茶是两回事情。这就像出版了很多商业实务的作者,不一定是成功的商人一样。可以尽情地喝茶,但是不懂茶,请小声些。他们说,茶如人生,但不是戏。 ­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生命就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除了阿拉伯王子和富庶的犹太人,几乎每个人一落地就面临脱贫致富的压力,这是个残忍的舞台。然而这个舞台本来就是一出戏,喝茶的一出戏。 ­

  有的人在喝茶时,感慨到人生处处微妙、时时精彩;有的人却越喝越没味。我们不想在喝茶时指责贫富有何差距,但是一定要在早茶后不忘记还有午餐。真正成功的商人,人如其心,人如其商,人如其茶。一叶茶,取自山野,小而又小,但汇聚了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喝茶先入口、再入心、后入神,其实是和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最大的和谐。诚心品茶,而不是牛饮,就是在领悟自然借助茶给人的启示。 ­

  舞台之大,戏之难唱,与茶无关。 ­

  任何人在舞台唱这出戏的时候,自然品出的茶味,也不一样。譬如隐士,小隐隐于山,大隐则隐于市。商道中高手可以不上榜,但不可荒废茶道;可以不附庸风雅,但不可以不懂风雅,同时也不可以拒绝风雅。 ­

  茶道不仅仅是口头的妙解,内心的澄清,也是通过商业行为体现出来的芳泽。没有盈利,谈不上茶道,盈利不够光彩,也不是茶道。茶道如商,是商人骨子里的优雅。 ­

  商人爱茶,喝茶自然需要一点机灵做成本,最后产出则是人生的大智慧。通过喝茶,通过悟道明理,整个人就为万物所养。商人茶道,并不涉世外话题,相反,紧扣世道人心。有道者,举手投足处处是茶道,风流四散。茶道在身,仿佛饮水,而冷暖自知。 ­

  商海无涯,茶道无边。喝茶是商人反璞归真的最佳途径。师说:“吃茶去!”。­

  茶道商道的范文2

  茶道与商道

  一直以来,茶似乎只是文人的点缀。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商界巨头、各色商贾都特别看重喝茶——喝罢还不算,还得接着谈,清谈。尤其在日韩,茶风甚盛。

  不管是起源于印度还是中国,茶叶都不过是大自然中树叶之一种,里头究竟有什么嚼头?据说茶是藏在女人裤腰里流进西方的,王室间为争茶甚至还流了血。西方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篡改了茶味,难道是嫌茶太淡?

  一代豪杰丰臣秀吉曾经去求教千利休,问茶里有什么。千利休本是一富商,痴迷于茶,颇有道行,他一旦称赞哪种茶碗好,那种茶碗立即就千金难买。但他对丰臣秀吉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没什么,烤干了煮,煮完了喝,除此之外没什么。这竟惹恼了丰臣秀吉,最后,千利休终被权臣丰臣秀吉莫须有地赐死。

  这似乎是嵇康被司马氏所杀的日本翻版,连死因都一样地众说纷纭。千利休说的应该是反话,对骨鲠之士,越好的东西越不能随便告诉高高在上的人。千利休这么说,不过是表明不和傲慢的丰臣秀吉合作的态度而已。千利休在日本被称为茶圣,因茶而成圣,欺世盗名的事是不做的。

  茶客辈出,茶义必然汇流成海。茶树遍布四海,可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发了摘,摘了再发,周而复始。

  茶有千千道

  在云南藏民的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生命,懂茶就是懂人生。茶有千千道,喝茶的商人,可以享受到茶对人的启蒙,茶香会告诉你,何为人?何为商?

  大茶客乾隆决定让位给儿子道光,一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乾隆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道:“君不可一日无茶。” 金口玉言,茶为天下的树叶争了光。乾隆号称十全老人,人生美满,连自己身边的大贪官和珅都不愿自己动手剪除,改由儿子代劳,怕负了一生的朋友,确实比斩杀小妾的汉武帝有情有义。

  李东生、任正非会进哈佛商学院深造吗?不,他们只消就近喝喝潮州的功夫茶,功力即可蹿升不止一倍。

  茶是教诲商人的大师,商人只是一介学徒。

  政治就是最大的商业,乾隆转世未必愿意放弃总裁之位。相反,政治人物从商,明朝就有一未得善终者。

  都尉欧阳伦,奉命出使西城,回来时私藏一批茶叶,想发点财。朱元璋得知后,令其自杀。欧阳伦是朱元璋的女婿,身为官场中人,偏要违背朱家的严刑峻法而经商,何苦来?人家女儿守寡不守寡且不谈,你这驸马不也白做了吗?

  贵为皇亲,只把茶当成敛财之具,不把茶当处世之道,辜负茶叶一片苦心。

  既往矣?未必。现在的商人们被视为时代的脊梁,钱本不在话下,一上市,钱比刘三姐采的茶叶片还多。现在的企业家最不缺“术”,八仙过海,他们的神通已经很匪夷所思了,他们缺的是“道”,把企业做到家,但道行尚浅,茶则是他们精神修炼的门径。酒太俗,多言不利于保守商业和情感机密,饮酒量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相比之下,茶自然是种更好的载体。

  于是叶公好龙,幽深的茶馆门口停满了宝马香车,美人来,权贵走,几番沧海桑田。一时间,茶被投机者用来洗刷新贵的身份,和高尔夫一样具有层层漂白的功效。

  茶道原本求的是尽善尽美,不得其法,就算茶水漫灌而过,露出的还是三代以上的黑色。当年就有外国人把茶叶放到锅里煮上几分钟,然后把锅里的水倒掉,再一根一根地吃茶叶。现今,不少商人也还是这样,留不住嘴边的精华。

  但滚滚红尘中,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宁静过。茶之本意,在于清静六根。

  丰臣秀吉长袖善舞,推崇茶道,终使东瀛四岛茶道盛行,他就说:“唯从无底之心,方能深知茶意。”他曾依*千利休辨别茶器,杀千利休有嫉妒的成分吧?既生瑜,何生亮嘛。千利休因茶名而身死,丰臣秀吉因杀友而遭世人诟病,苛求地讲,二人茶道未至最高层。

  茶道商道的范文3

  关于茶道与商道

  在寻找茶马古道上的骡马铃声中,曾于1745年从广州返回瑞典途中触礁沉没的哥德堡号经后人募捐仿建于是261年后重返广州。而正是此盛事让我与阔别8年之久的子语又能在广州西关的旧骑楼里品茶轻谈。

  我们的谈话,没有叙旧,更多谈的是茶,更多的是由茶而延伸的“道”,由茶道谈到人道,由人道到商道。两人完全没有阔别的陌生,多的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你一言我一语,时间就这样在宁静的夜晚中流逝,宁静地流逝……

  翌日清晨,我洗手焚香,在一曲《高山流水》悠扬的古筝声中,我烧水沏了一壶普洱——是子语从云南捎来的,翻开了由子语主笔的中国普洱茶唯一的专业杂志《普洱》,书桌旁还放有韩国崔仁浩先生的让人读完沉思顿悟的《商道》,《商道》的下面就是北京青年书法家清云居士赠送的线装版《道德经》。

  普洱在《高山流水》的乐声中慢慢绽放,茶的色泽由清到浅,由浅到醇,最后便是一片清澈的醇红,像是一杯飘香的醇厚红酒。看着茶色的艳变,我的思想也随之“神游万里,思接千载”。

  史书上曾称由于《茶经》的问世而“天下益知饮茶,”的陆羽,对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同朋友们谈茶,论茶,品茶、并对茶的种植、栽培、烹煮等等都做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同时,陆羽把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加以归纳总结,最后写成名著《茶经》,真是《茶经》圃出,香意盎然。

  皎然,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俗姓解。据传是著名大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生卒年不详。自幼出家,精通佛理,工于诗文,是著名的茶僧、诗僧。在“安史之乱”后皎然与陆羽移居浙江时相识,初时两人同居妙喜寺,交往甚笃。陆羽当时只有24岁,而皎然早已是名满天下了。两人既是缁素忘年之交,又情同父子,后陆羽隐居苕溪、寓居江苏等地,仍多有交往。皎然寻访、送别陆羽和与之聚会的诗作,仅《全唐诗》所载就近20首,唐代诗人中没有第二位。皎然在《赠韦卓陆羽》一诗中“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把陆羽比作陶渊明和谢灵运,足见陆羽在皎然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陆羽去世后,他的朋友按照陆羽的遗愿,把他埋葬在皎然的墓塔附近。

  曾有“当代茶圣”之称的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有一套饮茶养身之道。吴老一直活到93岁高龄,在他90岁时,思维依然敏捷,身体健康,眼睛不花。有人问他健康的秘诀何在,他总是说:“我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大概与多喝茶有关吧!我是搞茶叶的,与茶叶界联系很多,他们每年都给我寄茶叶来,因此我家里红茶、绿茶、乌龙茶、好的差的样样都有,随时可喝。所以,我的身体还算健康,至少手脚灵活,做笔记不用戴眼镜。特别是我老伴,原来身体很差,后来经常喝茶,现在身体比我还好,还能做些家务劳动”。吴觉农真不愧为茶人的典范,饮茶益寿的证人。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的朱德元帅,兴趣广泛,爱书法、作诗,也爱饮茶。朱德的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是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也随身带有茶叶,饮茶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他强调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他认为坚持常年饮茶,是延年益寿的一种诀窍。1959年,他在庐山植物园品饮“庐山云雾茶”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大振,因而诗兴大发,当即写下五绝一首:“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这首茶诗,充分表达了朱德知茶、爱茶、信茶的情感。他深知“庐山云雾茶”产地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海拔高,土壤肥沃,云雾多,从而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滋味浓烈。并根据他多年饮茶保健的经验,断定凡饮此好茶,只要坚持常年饮用,必定有益于人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现代国学大师文怀沙曾对茶有这样的评叙,“一个茶字写得好,人在草木间,人是万物之灵,所有的生命体到人是最高的。草是芳草,屈原歌颂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芳草,一个是美人,茶当属芳草所以茶亦有浩然正气。”平时我也喝茶,喝的却只是茶,却品不出茶背后的深厚内涵,今天我喝的却不只是茶,却是一壶深厚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在茶马古道的骡马铃声中缓缓打开,我看到了一个个心态平和尊重自然热爱芳草白头皓首的茶人。以我目前的功力很难明白他们以茶为命的思想境界,正如我难以领悟老子的“无为、不争、谦退、虚无、清净”一样,我仍只能徘徊在“道”的门前,遥感他们的精神世界。

  文怀沙先生说茶乃是“人在草木间”是“芳草”。既然“人在草木间”乃是一个和谐天成的自然之界,那么茶道是不是自然之道呢?我也不知道,只能轻轻地啜一口醇厚的普洱,继续探求罢。

  如果说茶道乃是我所领悟的自然之道的话,老子的“无为、不争、谦退、虚无、清净”就是自然之道的最佳注解了。

  其实,老子是一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正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宁,他所期待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由此可以看出茶道与老子的人道有着何其的相似,若有些许差别那也只是关注的范围与对象稍有差别了:茶道中隐藏的是人要遵循草木间的自然性,关注的也许只是人的本身及人的思想,只是一种个人感悟于心难以言语表达的“独乐乐”,这种“独乐乐”是上天赐予茶者的一杯美酒,只有茶者才可以品尝到其中乐趣与神韵。而老子的人道虽也主张“希言自然”的自然之道,主张“无为而道常无不为”,主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不争”,但是已从个人主体上护展上升到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有关社会与政治的层面上了。在这个角度上讲,陆羽信奉的茶道与老子宣扬的道皆在神通之处,只是在关注的范畴与对象有所不同罢了,就象在我耳边萦绕的古筝一样,亦是道的体现之一。

  喝一口茶,听一曲悠扬的古筝,我的思想随之又飘到了崔仁浩先生笔下的1801年,即朝鲜王纯祖元年。也就是在那一年义州青年林尚沃开始了他即将成为商人的燕京之旅。也就是从燕京开始为他将来成为朝鲜八道首富的商道之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在此后的岁月里,林尚沃历经三难,而每解一难都对他从事的商业之道有一个深层次的领悟。

  林尚沃在晚年自著的《稼辅圃》序言中提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如果不了解此“杯”的来龙去脉以及发生在关于此“杯”的故事,你是万万不能理解“成我者一杯”所蕴含的含义。此杯名叫“戒盈杯”,据说此杯是由当时名匠禹明玉造作,是一个曾深陷酒色而又猛然醒悟的回头浪子毕其全力精气打造的神器。此杯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用此杯盛酒或者水,斟满的话,那么满满的酒水就会在你的眼皮底下化为乌有,如果你只斟一小部分那么酒水就不会消失。它告诫世人要正确把握欲望的尺度,也正是此杯让林尚沃顿悟成为富甲朝鲜八道的成功商人,也正是此杯让林尚沃在老鹰叨走院中小鸡后而猛然顿悟而散尽库中金银终成不为财富所累的商佛。完全跳出了普通商人那种“逐鹿子不见山,掘金子不见人”短视状态。是呀,正如林尚沃在宴请追随他一生的贴身助理朴钟一时指着一枚常平通宝所言,“我一生都在为这个东西奔走,因为我相信有了它我可以生活得很幸福。为了聚取这东西,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现在回头看看,这不过是‘一件东西’而已,现在我已明白了原来我一直以为我所拥有的东西……它就像流水、蓝天和大气一样,是不能带走的,也不为任何人所拥有。它只是暂时由我保管……”。亦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从老子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与《商道》中的“戒盈杯”所蕴涵的意义,从林尚沃的散尽家财归身田园和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来看,莫不有惊人的相通之处!也就是茶道通人道,人道亦通商道。秋史金正喜为晚年的林尚沃创作了一幅名为《商业之道》的书画,在画的右上角对“商业之道”作了题注,全文如下:

  “《史记》太史公云:‘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鲁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此言有理,然非仅富而仁义附焉,与其曰人富,莫若言循人道方使仁义附之,盖可谓商业之道。

  稼圃平生积富,终富甲朝鲜八道。所谓稼圃经商,如孔子云‘非逐利而求义也’,故其乃平生重道之君。终识‘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之利理,故优于人而非优于财。

  虽终生积财,而不拘一物,虽生平劳作,实无为之人;尽终身蓄金,仍侍蔬不辍,可谓一老菜农也,故称其商佛,于此何乐而不为,乃幸事。”

  正如人常言,品茶有道,为人有道,经商有道,只要道在心中。但此道却又“非常道”,即一般商人难以顿悟之道。我行文至此也非劝经商诸君“穷其一生,积其千金,撒尽归田”,只是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如果诸君能在碌碌尘事中暂时脱身而出,亦来思量自已“使用浑身解数积蓄千金”的目的是什么,也来看看自已是否也能摆脱“逐鹿子不见山,掘金子不见人”的状况?

  时间不觉之间过得好快,就这样在宁静的书房中宁静地流逝,宁静地流逝……抬腕一看,也不觉是薄暮时分了,该去云山的寺院中去听听那晨钟暮鼓,去看看落霞与归鸟齐飞了……

茶道商道的范文相关文章:

1.人生如茶道的范文欣赏

2.品味茶道的文章

3.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3篇

4.茶道的人生感悟的范文

5.茶道课的感想范文3篇

6.有关于论茶道的范文3篇

7.茶道朋友范文

8.茶道人生的感悟范文欣赏

    33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