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道配件茶漏的介绍

曾扬分享

  茶漏,又叫作茶斗,是茶具之一,与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桶一齐被称为“茶道六君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茶道配件茶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配件茶漏的介绍

  茶漏,其实是在置茶的时候,放在壶口上,用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到外面的。其作用就相当于是一个漏斗,故名“茶漏”。

  不过,茶友们应该都记得,泡茶时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个跟它长得差不多的茶具,但是多了一张滤网,一般会在泡茶出汤时放在公道杯上面,用来过滤茶渣。

  茶道配件茶漏的历史

  《茶经》中记载,茶漏时称漉水囊,漉水囊为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便于清除茶中杂物,铁则因锈而腥涩,影响水味,不宜采用。居住山村的人,有用竹、木制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携带,用生铜较好。

  茶道配件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的主要作用是拦截茶渣,而茶渣,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与运输环节中的破损。

  像大多数的普洱茶在压制或撬茶过程中,都很难避免出现细碎的情况,而一般盖碗或紫砂壶的出水缝隙又不足以阻拦这些碎茶或杂质,这样既影响美感也影响品饮。

  还有西方的下午茶文化,饮用的多是红碎茶。茶叶的特殊形态,决定了其西方喜欢用滤茶器这样的茶道具。

  茶漏能有效过滤茶汤中的细碎杂质,保存口感润滑,使色泽透亮,提升品茶的乐趣,有经验的茶友们可能会体会到不同的茶漏对最终茶汤是多少有影响的,选择一个合适的茶漏更加有利于茶汤的表现。

  实在不习惯用茶漏的茶友,或可在冲泡过程中前几泡使用茶漏,而后面茶碎较少时不使用。

  茶道茶具的来源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茶道配件茶漏的介绍相关文章:

1.茶道用具茶漏的用法是什么

2.茶道组中茶漏的作用

3.茶道茶漏的使用

4.茶道茶具的配件的介绍

5.中国茶道配件

    336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