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学习茶文化有感的范文

曾扬分享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学习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学习茶文化有感的范文,一起来看看。

  学习茶文化有感的范文1

  学茶艺有感

  8月24日,我登上去泉州的动车来到福建安溪茶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这里是茶之省,铁观音茶文化之乡的安溪。学校位于风景区洪恩岩山麓之下,犹如空谷幽兰。这里山明水秀,气候宜人。飘香虎邱,所言不虚。小镇是茶叶的味道,这里是茶的世界。透明的空气,茂密的植被,漫山遍野的茶树,干净的环境……

  水和空气是干净的,一壶水烧开来甘润爽口,没有现代工业污染。

  迎面吹来的风中带着茶香,但这又何尝不是一阵茶香吹过?勤劳的人们忙着炒茶。

  这一切因茶而缘起。我与茶校与茶校的老师和同学因茶而结缘,缘起一杯茶。远道而来,且惜缘。

  课表上的科目,让茶叶的一生如一幅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从茶树的栽培、茶的初制、茶的加工、茶叶的审评、茶文化、以及生活中泡茶的修生养性的艺术、能表现茶的精神的表演茶艺。这中间的无数环节,无数双手的传递。这是茶产业的世界,一片茶叶一个江湖。

  一叶一世界,看起来小小的一片叶,里面是大千世界。

  茶是充满智慧和善良的,隽永而深邃,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我对茶艺师的理解,并不是茶楼里泡茶的服务员。

  而是一场茶事活动的主持人,能够展现茶的物质内涵和精神文明。气氛的控制,泡茶技艺与才能的精湛,高雅的审美观。

  给人美的享受。

  而茶的器之美,正如东京美术院创始人冈仓天心《茶之书》说的道家空间学说的一个面,建筑材料构建了一个被称为茶室的空间。道家空间学说深奥,涵盖很广,仅仅只是取这个面的点来解释。

  空间是无限的,而水是无形无色的。

  精美的茶具是一个承载茶的空间,让茶汤有了形体之美。茶汤的形体,需要有茶具茶才够从无形到有形,需要水来展现它的色、香、味。上善若水,水能载万物而无争斗。——做人也当如此。

  而人的器之美,是教养。有整洁的仪态和礼貌,这是外在的形体之美。可内在如茶汤的美,是素质和文化内涵。人的器量空间也是无限的,这是胸怀。一个公杯是能承载茶汤的空间,一间茶室是容纳茶与茶客的空间,一个宇宙是能容纳无数地球的空间。心的空间是无限的,空间越大,能容纳的也就越多。

  茶汤之美,是茶叶因水而绽放。茶汤的物质含量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香气无需化学物质粉饰,化学物质无法比拟的香气,它真诚而令人愉悦,因茶的内在本质散发。正如人,善良有品格,还要一直不断的学习(如同茶叶不经过加工又怎能发挥内在物质),灵魂才会散发香气,沉淀出独特气质,如茶文化底蕴深厚。

  茶叶的加工,如同老师的谆谆教诲。茶汤的冲泡,如同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整理教案的取舍,是制茶时因茶而异的不同方向,教育也是因人而异。茶因不同方向形成六大茶类,我们因不同的方向有了不同的未来。

  不同器有不同形。我们不同人也是不同器形,对知识的理解会带有自己的看法的差异,所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制茶工序的差异,理解的大同小异。

  茶类因差异而丰富,我们因差异而拥有每个人的精彩。

  泡茶剩下的茶渣是演绎完它的精彩后归根的落叶。这不是终点,而是轮回,生于土又归于土的生生不息。根供养了叶,落叶又归根,栽培了茶树,茶树用叶回报我们。

  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当我们成年,也应当回报父母。学校栽培了我们,我们应当回报社会。

  栽培茶树土壤的好坏,决定茶叶的质量,茶树很诚实。在被污染的土地里长不出好质量的茶叶,而被污染的社会让我们难以生存。

  失去诚信,是对社会的环境污染。以诚信净化社会,保护社会环境。上善若水,用善良与道德作为冲洗社会的水。

  人与人以诚相待,这也是茶人精神之一。

  干净的社会才会滋生智慧与财富,如同干净的土壤栽培出好质量的茶叶。

  学习茶文化有感的范文2

  学习“中华煎茶道”有感

  在得知泰山一枝莲开启了“中华煎茶道研习班”就期盼着能去学习,失传千年的中华煎茶道能够再现于世,是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一脉,在期盼中终于来到了泰山天心小院,开启了五天的研习。

  小院在半山之上,与山下的城市相望,山下城市的喧闹与山上小院的清静,宛如两个世界般,山泉水直引到了小院内,竹篱笆、狗儿花头、自然的石头,成了我们最好的茶坐,课间围炉煎茶,听水声从虫鸣到松涛,悦耳净心……

  降魔开风气,陆羽续茶经。拂拭尘埃尽,悠然心地明。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境台。时时勤拂拭,茶道花自开。

  八句偈语及解读茶经,让我对煎茶道有了认知,原来知道五岳之尊的泰山是文化名山,却不知是煎茶道的祖师降魔杖禅师的揭庐之地,作为一名山东的爱茶人,突然的有了一种自豪感。

  学习正坐,从一开始连几秒都坚持不了,到最后能坐十几分秒,这个练习过程真的是在一点点的突破自已,脚踝先疼后麻再后来麻木,从几秒坚持到十几分钟,这个体验身有记忆心有感悟。

  从容、专注、安静、融入、恭敬、尊重、严谨贯穿在整个的煎茶过程里。

  展示茶巾,擦拭茶碗,取水投茶,自己与自己在一起,与茶与器在一起,用感知心和茶、水、器交流,聆听这无声的交流,听到水的吟唱,看到器的质朴厚重,闻到茶的芳香沁脾,内心不由的有了喜悦感,好像知道了一点古圣先贤们对这一碗茶汤的痴爱,原是心灵之饮,谓之道矣。以艺近道,就是煎茶的魅力吧。

  学习结束,正值二月初一,师友们一起在泰山的龙脉之上“讲书台”举办了“龙乘”雅集。

  带上正知正念恭敬心,以茶,香,书,琴,乐,供养天地,在山林旷野之中,浩然正气由冉而升。茶,最方便近道的法门,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已参到并留给后世,赞叹古人的智慧,同时,再一次感到传承传播的责任。

  这次学习收获多多,在周老师指导下有了辟谷的体验,对“贪”有了更深层的认知。

  有时不是真的需要,而是“贪”在作怪,如果“贪心”小了,人就相对自在,这是一个意外收获。还有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相互的交流也受益非浅,每一位都有闪光点,妙白的乐观爽朗,妙双的好学坚韧,妙辰的多才多艺,还有一直为我们学习服务的妙毓,妙音,还有每天接送我们的孙健老师,都特别的亲切温和,感恩遇见。

  当然,还有孙慧群老师,山东人却有着南方人的婉约柔美,使人心生羡慕。周知一老师,知行合一,内外一致的品德,气场强大,吸引全国各地的到访者络绎不绝。下课闲暇时总会找机会和周老师多多交流,请老师解疑答惑,虽未完全解析,却也收获颇丰。

  学习茶文化有感的范文3

  学员学习茶艺心得

  因为各种原因结缘茶艺,让我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机缘巧合之下,我获得了跟龙龙老师学习茶艺的大好机会。通过为期半个月的学习,本期的茶艺学习已经告一段落,在这半个月的时间,我对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通过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在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充实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密切相关。高山出好茶,清泉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

  在还没有学习茶艺之前,我只懂得绿茶、红茶、茉莉花茶、龙井茶等少数的几种茶,并且除了茶名之外我什么都不了解。然而当我听到美丽大方的龙龙老师的讲解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窄小,也知道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绿、红、白、黄、青、黑。除此之外,还有它们复杂的加工工艺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自从了解了茶的加工工艺和品饮过程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怎么个感觉,更加坚信懂茶的人肯定是个气质高雅的人。因此也立志做个优雅之人。努力认真学习这门课:《茶艺课》。在体验茶香、茶味之际,我不禁感叹茶的奥妙和精深的内涵。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当今社会,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泡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的沁人心脾。佛家有曰:茶禅一味。每每把生活比喻成茶,清清淡淡,苦中有甜,自然而美好。又有一说法:人生如茶,品茶犹如品百味人生。当品味到甘、甜、苦、涩等味道各异的茶的时候,我深切地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茶有不同的味道,犹如人生有不同的经历。品茶要用心才能品出味道,泡茶要真诚才能泡出一泡好茶,人生也要用心经营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

  茶是造物主送给人类的一本无字天书,只有用心体会,用心去感悟,才能悟出茶之道。今天高速的经济发展要求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来源于人们较高的艺术修养。让我们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弘扬茶的文明,提高茶的艺术修养,推动社会的高度。就像龙龙老师所言:“我要用我所学,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龙龙老师的精彩解说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把这半个月学到的知识化为我用,让它们伴随着我的生活,丰富我的人生。

学习茶文化有感的范文相关文章:

1.学习茶文化的感受范文

2.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3篇

3.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3篇

4.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5.茶文化心得体会的范文

6.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3篇

7.学习茶文化的收获范文

    302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