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浅谈云南古茶文化的历史

曾扬分享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浅谈云南古茶文化的历史,一起来看看。

  浅谈云南古茶文化的历史

  一、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四、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五、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浅谈云南茶文化的起源历史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云南人家中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驿道、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清澈如许的清泉畔、无不飘荡着云南特有的茶香。在思茅、西双版纳境内,发现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2.12米,主干半径达1038米,树龄估计在1700年左右。全世界约有制茶植物380种,云南就有260多种。

  云南茶叶中以普洱茶最为有名。《红楼梦》中对女儿茶的描写仅是普洱茶的一种。普洱茶汤色褐红,口味醇香回甜,香气郁郁而茶心温和。除普洱茶外,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大理雪茶、昆明十里香等云南名茶都是上品。云南的茶文化犹如一幅长轴的记情画,色彩斑斓而亮丽,使人陶醉、使人瑕想……云南茶文化中心就诞生成长在这片沃土中,根深叶茂。向海内外传播着民族茶文化的精华,在国内外茶界领导茶友,云南省各级领导同志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多次代表云南参加国内国际茶道茶艺表演,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广泛的赞美和称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品质茶叶从云南茫茫的原始森林中走出,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随着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渴望。茶在人们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云南许多民族对茶有其它称谓。布朗族称茶为“腊”,傣族也称“腊”。哈尼族刚称为“诺博”。但“诺博”的含意,不是某种植物,而是代表虔诚的祭祀和奉献以及美好的祝愿。“诺博”即是奉献吉祥之物,哈尼人便将茶叶取名为“诺博”,它的社会文化已远远超出了“茶叶”本身。云南茶学界的人士,把哈尼族诺博文化,称为云南茶文化的摇篮。

  关于云南茶文化历史,就为您介绍到这,云南主要的茶叶品种不比一般茶叶的少。其中包括云南滇红、普洱茶、七子饼茶、沱茶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基诺凉拌茶、佤族烧茶、布朗青竹茶、景颇族竹筒茶、丽江龙虎斗、大理三道茶、昆明的九道茶等。

浅谈云南古茶文化的历史相关文章:

1.浅谈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2.浅析当代中国云南茶马古道沿途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3.浅论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4.云南茶文化资料

5.论古今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6.浅谈茶文化的相关论文

7.浅谈茶文化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269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