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文化与儒家道家的关系

曾扬分享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宗教最基本的是儒禅道三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儒家道家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与儒家的关系

  茶文化的概念有(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

  茶文化与道家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它融合了儒、佛、道家思想和精华。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以茶修德;佛教的普度众生,以茶修性;道教长生观、养生观与“天人合一”,以茶修心。儒、佛、道的思想,互相渗透,互相统一,共同培育了茶文化这朵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花朵。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地探究茶文化与儒家、道家思想的联系,追寻佛教和道教对茶文化形成的影响,进而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基础和茶文化形成的轨迹,更好的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1、道教的生长观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人们如何才能得道而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呢。道士们的答案之一就是服用某种含有“生力”的食物,籍以收到特殊的效果。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说;“苦荼,久食成仙”。五代毛文锡提出服茶可以成仙。他在《茶谱》中:“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有清峰”。说其地之茶,“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服茶可以成为“地仙”,就是地上活着的仙人。可见,茶的轻身换骨之功效早已被道教所理解,饮茶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联系到一起。在道家看来,茶本身既是与丹丸、经书一样的不寻常之物,是可以引领凡人登录仙籍的作用物之一,饮茶可以超凡脱俗。一些道士为了达到长寿成仙的目的,视茶为甘露。

  2、道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与中国茶文化

  道教的第一养生要旨是清静无为,这与春秋战国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庄的思想是相通的。老庄认为养生的关键是把生死看破,薄名利,洗宠辱,保持心地纯朴专一。老庄的“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一种符合自然法则的养生之道,只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得其乐,才会使内心恬静。因此, “静”是道教的特征。能与道教精神相辅相成者,非茶莫属。茶者,自然之物也。茶树性喜潮湿,因为云雾笼罩,又生长在空气中湿度较大的山地区域,较少人涉足,经常与清静相依。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尝,只有在宁静的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才能感悟出品茶的要义,才能获得品饮的愉悦。静品才能使人安详平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才能进入超凡忘我的境界。卢仝的咏茶诗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人称《七碗茶诗》常被人引为典故。诗人紧闭柴门,独自品茶有着无限情趣,每饮一碗茶,都有一层细细的体会,一连品茶七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冷静和淡泊中,最后甚至回归自然、现实,“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忧及种茶人的辛苦。唐代的李秀兰,又名李冶,是唐代的女道士和女诗人,和“茶圣”陆羽友善。她写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曰:“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欠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诗里无不蕴含着道教的自然、清静、无为之感。

  “静”是道家的重要范畴,把静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本质。静虚则明,明则通,“无欲故静”,人无欲,则心虚自明,所以道家讲究去杂念,而得内在之精微。如《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也说:“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老庄都认为致虚,守静达到极点,即可观察到世间万物成长之后各自复归其根底。复归其根底则曰静,静即生命之复原。水静能映照万物,精神进入虚静的状态,就能洞察一切,圣人之心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像明镜一样,反映世间万物的真实面目。因此道家特别重视“入静” 将它视为一种功夫,也是一种修养。道家在养生修炼过程已经非常熟悉茶叶的药用性能,当然也会发现茶叶的自然属性中的“静”与他们学说中的“虚静”是相通的,自然也会将道家的思想追求融入到茶事的活动中去。所以道家对中国品饮的艺术境界影响尤为明显。中国茶道精神的“静”的特性与道家学说的关系极为密切。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是因为茶淡泊,清纯,自然,朴实的品格与他们所追求的淡泊,宁静,节俭,谦和的道德观念相一致,从历代文人的煎茶咏茶的高雅意境中我们不难悟出他们清静无为的追求品饮中所蕴含的“超凡脱俗”的神韵,自觉地遵循返璞归真的茶艺茶规。这一切无不洋溢着道家的气韵,无不闪烁着道教文化的色彩。这正是文人雅士的受道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所致。

  3、“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代表大自然以及自然规律,古人认为“道”出于“自然”,即“道法自然”,不把人和自然,物质和精神分离,认为物与精神,自然与人是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强调物我和情景的合一,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对自然美的羡慕和追求。因此,古人常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景物当作感情的载体,寄情于自然,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受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茶人名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传统的茶文化正是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的高度结合的文化形态。吸取了天地精气的自然之物—茶,与天地宇宙之精灵—人,有着“性之所近”的可沟通的一面,即茶的清和淡雅之性接近于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品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生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

  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唐代高僧灵一,他与无居士饮茶时选择在白云深处的青山潭,相对而坐,在品尝茶时,也不忘体验山水之乐。为此,他在《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诗中写道:“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身边潺潺的清溪流水映带左右,山间野泉烟云蒙绕,席地而坐。清茶入口,香彻入心,浑不知此身处于何处之中,饮茶当此,方得尽其真味。而唐代诗人刘言史,与好友孟郊,选择在洛北的野泉上亲自煎茶,刘氏的《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诗中,为求得“茶”的“正味真”,用的是鲜火,取的是没鱼腥味的水,边饮茶边亲近大自然,如此摆脱人世间的扰纷与烦恼,创造一个新的心灵世界。陆羽在《茶经》里,提倡“精”与“俭”的茶道思想。“精”,指茶、茶具、茶水及烹煮过程,必须精心选择,精益求精。“俭”,指的是不搞奢华,不铺张,以自然味美。茶乃大自然的精灵,其质朴无华自然天成,文人寄情山水间,不思利禄,不问功名,“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带给文人的是净化,是纯洁,心灵的纯净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找回最自然的真我。朱权在《茶谱》中最精彩的是饮茶环境的界定。在朱权眼中,茶能帮人“去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有裨于修养之道”,所以品茶一定要选在景物幽静之所“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喝茶,其实就是学习心境平静,与自然的本体为一,有我亦无我,我似在自然的母体之中,似有似无,无中又有。

茶文化与儒家道家的关系相关文章:

1.茶文化与道家

2.茶道与道教的关系

3.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文化的关系

5.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241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