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

思行分享

  古人喝茶都有自己的一种境界,古人喝茶有哪些情趣呢你听说过三得之说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

  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藉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

  二曰得神

  《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三曰得味

  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

  古人的茶生活

  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这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不过,古代人饮茶、对待茶、用茶玩出乐趣的时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许多人并不知道。

  其实,古人待茶远比今人复杂得多。茶,不仅仅是提神解渴之物,还是一件文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雅事,更是令身心舒畅、精神自由的宝物。

  唐代“茶仙”卢仝有言: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可以畅怀、清心、悦神

  卢仝的《七碗茶歌》,对于茶道外行而言,似乎有点神乎。其实,越是一头扎入茶里,越能感觉到个中奥妙,这是不少专业茶人的亲身体会。尤其是最后面的“肌骨清、通仙灵、两腋习习清风生”之体感,一经体验过,每每想要寻得这种感觉。

  由此可见,无论古今,茶对人而言,绝不仅仅是“牛饮之物”,也不仅仅是待客、会友、谈事时,可有可无的陪衬。喝茶的时候,身体是会对之作出反应,茶的醇厚滋润了口唇喉咙,茶的香气破解胸中“闷气”,茶能清空肠胃,提神醒脑,茶的温热能够让人发汗、感觉身体轻松,甚至能够让人的思绪进入清灵的境界,正是“茶令人爽”的奥义所在。

  在古人的生活中,茶深入在日常的方方面面,可谓时时刻刻离不开茶。明代著名“生活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就提到了家中用茶的六个“情景模式”:在好友谈玄论道时,茶可以清心悦神;在晨曦薄暮、意兴阑珊时,茶可以畅怀舒啸;临川拓帖、秉烛夜读时,茶可以远辟睡魔;与闺阁红颜窃语私谈时,茶可使情深意绵;雨天烦闷、闭门闲坐时,茶可以遣除烦忧;宴席醒酒、弹琴击鼓时,茶可以解渴助兴。于今人而言,这样的生活模式,未必不是帮助我们远离凡嚣、返璞归真的好方法。

  点茶、插花、焚香、挂画为四雅

  茶在古代不仅是日常生活、俗务与精神都离不开之物,也是使人变得优雅、生活变得美好的“艺术”。在将“雅文化”推至顶峰的宋代,点茶、插花、焚香、挂画被推为“四雅”。这文人雅集、居家生活的时候,均离不开这四件雅事。甚至将四雅各自发展成为一项高深的艺术技艺——茶道、花道、香道、绘画。

  中国古人的居室布置讲究简单、“少则多”。除了简单的卧榻、几案、座椅之外,更注重软装配饰。这些“饰品”有一个共同的“风格”——雅。例如古董、炉瓶(花瓶)、茶具、屏风等。文震亨认为一个合宜的茶室,空间不应太大,榻、几等大件家具不宜过多。最重要要有一张狭长的书桌,上面要摆设笔砚、香合(盒)、熏炉之类等;再另设一张小茶几,摆上花瓶、茶具等。随意地或悬挂字画、或陈列山石、或供奉小佛像等,不可多。这样的居室空间就能雅致、有趣。

  玩茶器每件小器都是一门学问

  或许有人会觉得惊奇:古人比今人会玩得多!确实,虽说古代有“玩物丧志”的说法,但也有“格物致知”的道理。追求物的精致、极致,同时又不陷溺于物,这是古代“玩家”们的最高境界。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自然也是重要一科。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著有《茶经》,从茶的渊源历史,到茶的品种、产区,到如何种茶、制茶、品茶,应该选用怎样的器具,都有教科书级别的详细记载。对于居家用茶,也有另一番细则的讲究:首先要用活火煎水,不同的茶选择适宜的温度、冲泡方法;要有专门的“涤器”、茶布,以保证茶盏、茶席的干净;除了最主要的茶壶、茶盏之外,茶洗、茶罐、茶道六君子等器物也有讲究,保证茶事的尽善尽美。

  对于茶的器物,更是精益求精,每一个小器都是一门学问。清代李渔的“生活宝典”《闲情偶寄》中认为,砂壶是最好的泡茶器皿。好的砂壶讲究细节设计,壶嘴要直、容易出水,同时要隔渣、避免倒水不畅。茶罐最好是用锡罐,好的锡罐不会泄露茶的香气。如果长时间不打开茶罐,还要在瓶口用两三层棉纸糊好再盖盖,刚柔并济,防止漏气。

  看了“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的人还看了:

1.有关禅茶的散文

2.茶文化随笔

3.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文章大全

4.蒙顶茶贡茶的传说

5.东方美人茶的命名传说

    138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