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如何制作安溪色种茶

流基分享

  安溪色种有大叶奇兰、黄棪(黄旦)、梅占等。福建省安溪县是乌龙茶主产区。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安溪色种茶的制作工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安溪色种茶的制作工程

  安溪色种有大叶奇兰、黄棪(黄旦)、梅占等。福建省安溪县是乌龙茶主产区,地处戴云山脉的东南坡,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倒。西部以山地为主,层峦叠嶂,最高峰海拔达1600米,通称“内安溪”。东部以丘陵为主,通称“外安溪”。

  安溪县全县各不同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5--2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9—5℃, 平地极端最高气温39.3℃,≥10℃稳定积温4725—7315℃,年日照时数1800—2030小时,无霜期260一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6%一80%以上。50年代开始,为了便于分类列等,将安溪乌龙茶分为铁观音、安溪色种及乌龙三个品类,除铁观音及乌龙外,其他品种均归入安溪色种。近年黄淡品种已单列出来。据1937年庄灿彰统计,乌龙品种占全县产量的38%,目前大部已为 铁观音、毛蟹等所取代,少量乌龙多混入安溪色种出售。现安溪安溪色种占安溪乌龙茶总产量的80%以上。据1983年资料,安溪安溪色种在全县茶树栽植面积中,本山占12%,毛蟹占21.2%,乌龙占16.4%,梅占占10.5%,奇兰占2.7%,其他安溪色种占21.2%(另铁观音占13.1%,黄淡占2.9%)。

  安溪种的采制期

  因品种不同和茶园海拔高度不同,差异甚大。一般春茶在谷雨立夏之间。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大暑处暑前。秋茶在秋分寒露之间。冬茶在霜降后。海拔500米的茶园,一般春茶开采期为早芽种在4月14日--4月24日;中芽种在4月22日--5月2日;迟芽种在4月30日--5月6日。

  安溪色种茶的机采法

  中国对采茶机的研究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近年来进展较快。机器采茶已在部分地区和 国营茶场较大面积上试用,全国不秒专业研究机构也对机采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1)采茶机的类型与效果

  中国研制并已提供生产上试用、试验的机型有十余种。采茶机的工作原理均属切割式。基本型式有往复切割式、螺旋滚刀式、水平旋转钩刀式三种。动力来源分机动、电动、手动三种。采茶机的工效与茶芽生长情况、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及采茶机采摘幅宽度关系较大。机采的生产 效率一般要比手采高6-15倍。如 江苏芙蓉茶场机动螺旋滚动式采茶机(采摘幅宽270毫米,每台两人轮换工作),台时产量为80-100斤鲜叶,较手采提高15倍。 湖北省74-I型手摇软轴传动采茶机(采摘幅27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产量为73斤鲜叶,较采提高6-8倍。上海农机所和我所试制的JW机动往复切割有茶机(幅宽30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间量为80-90斤鲜叶,比手采提高10倍左右。采茶机的采摘质量,以往复切割式为好,完整芽叶可达60-70%,加上破碎但能制茶的部分鲜叶,可制率达85-90%。水平旋转钩 刀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为40-55%,可制率在75%以上。螺旋滚切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只有30-40%,可制率在50%以上。机器采摘

  (2)机采茶树树冠的培养

  现有研制的采茶机,没有选择性,只能采摘树冠而上的芽叶。如果茶树树冠不平整,发芽不整齐,生长势不旺盛,往往影响机采的效果,而且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机采茶树树冠进行必要的培养,以适应机械采摘。准备实寿机采的茶树,一般应视茶树的生长势和树冠平整度等具体情况,进行深修剪或轻修剪,剪后即可机采,约经二、二年机采后,机采树冠便可形成。根据研究资料和 国外的经验,机采茶树 树冠的高度,以60-90厘米为宜,过高过低都不便机械操作。如树高超过一米,则应进行深修剪。采用何种树冠形状,最适于机械采摘。这是需要从茶叶单产、 劳动强度、采茶工效等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树冠形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各地的研究结果,不甚一致,有的以弧形 产量为高,有的则以水平形产量为高,但一般差异不大显著。从劳动强度、采摘 工效考虑,弧形树冠便于机采。因此,一般认为灌木型茶树,宜采用弧形树冠;小乔木型茶树,则可用用水平形树冠。

  (3)机械采茶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采茶机在中国使用时间很短,目前,使用面积还不大,处于试验和试用阶段。因此,尚缺乏完整和系统的资料。但在 试验和试用过程中,也初步发现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经验。

  安溪色种制作工艺

  安溪色种的初制工艺基本与铁观音相同,但因各品种鲜叶特点不同,掌握上也不同。

  晒青的失水率以梅占为最高,次为奇兰、毛蟹,再次为本山、乌龙。

  做青程度毛蟹、大叶乌龙、奇兰等宜稍重,促使青味散发,但应注意保持鲜活和品种香。梅占等宜较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清香味。乌龙等宜轻晒,重摇,促消青味;发酵宜适中。

  制法是先晒青。

  晒青方法是先将采下的鲜叶在厂内地面的竹帘上摊放,厚10cm,然后移到阳光下晒青,叶层厚3cm左右,翻抖3-4次,每翻一次,摊放的面积逐渐收缩加厚,当气温为26-28℃时,晒20-30分钟即可。

  晒青后的叶子移入室内阴凉处凉青,叶摊于茶帘上,每帘1-2kg,一小时后即可摇青。一般摇青5-6次。

  摇青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摇转次数一次比一次多;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堆叶先薄后厚。

  做青结束进行炒青1-2次,揉捻1-2次,最后 烘焙至足干。
看了“如何制作安溪色种茶”的人还看了:

1.介绍安溪铁观音资料

2.福建安溪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3.如何推广安徽茶文化

4.乌龙茶的功效与作用

    106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