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黄羽肉鸡育雏期应如何饲养

曹欣分享

  黄羽肉鸡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滑软,皮薄,肌间脂肪适量,味香诱人,这一切都得益于它育雏期的科学饲养。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方法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进雏准备

  进雏前检修好鸡舍、饲养设备、电源,准备好足够的食盘、饮水器以及其他用具,然后将鸡舍及用具彻底清洗消毒。消毒完成后,将网床、饮水器、食盘和其他用具用消毒水洗刷干净放入育雏舍内,封闭好门窗,对于新鸡舍,每1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福尔马林加14克高锰酸钾药量消毒;对于已养过鸡,但未发生烈性传染病的鸡舍,每1立方米空间用40毫升福尔马林加20克高锰酸钾药量消毒;对曾发生过烈性传染病的鸡舍,每1立方米空间用50毫升福尔马林加25克高锰酸钾药量消毒。待熏蒸24小时左右,打开门窗排除甲醛气味,至少空置2周。进雏鸡2天前,将设备安装布置好后提前预温,将鸡舍内温度调到育雏所需要求。并按雏鸡营养标准配置适量的雏鸡料,备足垫料,还要备足常用的兽药、消毒药和疫苗。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雏鸡选购与运输

  鸡苗应从健康无病,尤其是无传染性疾病的种鸡场购买鸡苗。选择的品种应适合当地饲养环境、饲养习惯,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雏鸡的挑选方法简单概括为“一看、二摸、三听”。雏鸡要用专用雏鸡盒装运,运雏车要求既要保温又要通风良好,行车要稳,途中不得停留。长途运输要防止雏鸡脱水,最好在出壳后36小时内运到育雏舍,路途远时可选择空运。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光照、密度和通风

  白天可利用自然光照,晚上以人工补光为主,强度一般1~4日龄掌握在20~25勒克斯,昼夜照明,以便让雏鸡熟悉环境。以后随着日龄增大,光照时间和强度应逐步缩短和减弱,2~3周龄为10~15勒克斯,4周龄以后为3~5勒克斯。而且光照时间逐渐减少,直至自然光照。饲养密度要适中,一般每平方米1~2周龄40~20只,3~6周龄以15~10只,7周龄以上10~8只为宜,采用网上平养比地面垫料方式饲养密度可适当提高。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饮水与开食

  买回的雏鸡连盒一起散放在育雏室内休息5~10分钟,再放到地面或网上。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用加有5%葡萄糖和1%多维的温水做雏鸡的首次饮水,饮水2~3小时后,约有2/5的雏鸡有觅食表现时就可开食,把饲料平撒在垫板上,由于雏鸡消化道容积小,消化机能差,故不可过量。要求少给勤添,要有足够的空间让雏鸡自由采食,防止雏鸡相互挤压致死。饲料要求营养丰富,颗粒要求要细小(破碎料)。雏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所以要保证自由饮水和充足的采食。由于雏鸡处于高温环境中,间断饮水会使雏鸡干渴而造成抢水、暴饮而导致死亡,缺水也容易发生脱水而死亡。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育雏温、湿度控制

  育雏温度第一周保持在32~35℃,从第2周起每周下降2~3℃,可根据环境温度来调节。温度过高时易引起雏鸡上呼吸道疾病、饮水增加、食欲减退等,过低则造成雏鸡生长受阻,相互扎堆,扎堆的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大批雏鸡被压死。如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粪便正常,羽毛生长良 好,休息和睡眠安静,在室(笼)内分布均匀,体重增长正常,则表明舍内温度适宜。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断喙与小公鸡阉割

  断喙一般在6~10日龄进行,太早太迟都对雏鸡不利。断喙时,一手握鸡,拇指置于鸡头部后端,轻压头部和咽部,使鸡舌头缩回,以免灼伤舌头。如果鸡龄较大另一只手可以握住鸡的翅膀或双腿。所用断喙器孔眼大小应使烧灼圈与鼻孔之间相距2毫米。一般是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断喙烧灼时间一般为2.5~3秒,不能太快,以防切口没有完全止血,造成雏鸡因出血而死亡。为防止断喙带来的应激和出血,在断喙时饲料中应添加双倍的维生素,断喙结束后料桶(槽)中的饲料应有一定的厚度,以便于雏鸡采食。

  黄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要点:放养管理

  (1)放养密度与时间。一般选择4月初至10月底放牧,这期间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鸡群可采食到充足的生态饲料。此时,外界气温适中,风力不强,能充分利用较长的自然光照,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其他月份则采取圈养为主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一般在4周龄后开始放养,放养密度以每亩100只左右为宜。初训的2~3天,因脱温、放养等影响,可在饮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应激。 随雏鸡长大,可在舍内外用网圈围,扩大雏鸡活动范围。放养应选择晴天,中午将雏鸡赶至室外草地或地势较为开阔的坡地进行放养,让其自由采食植物籽实及昆虫。放养时间应结合室外气候和雏鸡活动情况灵活掌握。

  (2)归牧调教。放养训练为尽早让鸡养成在果园山林觅食和傍晚返回棚舍的习惯,放养开始时,可用吹哨法给鸡一个响亮信号,进行引导训练。让鸡群逐步建立起“吹哨—回舍—采食”的条件反射,只要吹哨即可召唤鸡群采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鸡只会逐步适应外界的气候和环境,养成了放牧归牧的习惯后,全天放牧。

  (3)轮牧划定轮牧区。一般每5亩地划为一个牧区,每个牧区用尼龙网隔开,这样既能防止老鼠、黄鼠狼等对鸡群的侵害和带入传染性病菌,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食物链的建立。待一个牧区草虫不足时,再将鸡群转到另一牧区放牧,公母鸡最好分在不同的牧区放养。在养鸡数量少和草虫不足时,可不分区,或采取每饲养3批鸡(一般为1年)后要将放养场转换至另一个新的地方,使病原菌和宿主脱离,并配合消毒对病原做彻底杀灭。这样不但能有效减少鸡群间病菌的传染机会,而且有利于植被恢复和场地自然净化,同时通过鸡群的活动,可减少放养场内植株病虫害的发生。

    69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