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种鹅饲养方法

曾扬分享

  饲养种鹅的目的是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用于更新鹅群和生产肉用仔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鹅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鹅饲养方法

  生产场地的规划集约化饲养可采用放牧结合补饲、圈养或舍饲的饲养方式。生产场地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造实用和功能齐全的种鹅场,包括育雏舍、育成舍、种鹅舍、水上运动场、粪池、尸池,以及其他需要的配套设施(如实验室、隔离舍等),同时配备各种生产用具。规划时,首先应注意有利于防疫的布局,各生产功能区和全场围护结构及防疫设施应齐全,最好选择有自然隔离防疫条件的场址,建造围墙或种植防护林带,配备出入口消毒设施(消毒池、消毒室等)。建造鹅舍时应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鹅舍一般应依水而建,座向需朝南或东南向;墙体可只建墙基,高度60cm左右,再围上活动防寒布,即可达到上述目的。

  种草养鹅规模化、集约化养鹅时数量多,仅靠野生牧草无法满足其需要,并且其卫生及质量也无保证。因此,应根据饲养规模种植适合鹅食用的牧草,如秋季种植黑麦草可供留种雏鹅和种鹅食用,而夏季则适宜种植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玉米草、象草等供后备鹅和种鹅食用。一般牧草产量75~125t/公顷,5~8t牧草可喂100只以上种鹅;而种植黑麦草在管理良好和施肥充足的情况下可收割4~5次,一个生产年度中有计划地进行合理分批饲养,平均每亩(1/15公顷)可供300只左右的种雏鹅食用。

  饲养管理

  种鹅生长期的培育10周龄以前为种鹅的生长期,其培育过程虽与肉鹅的饲养大致相同,但又有区别。肉鹅强调生长速度以达到尽快上市的目的,而种用雏鹅则必须培育成具有较好繁殖力、适合于种用的体况。将春孵鹅留为种用,性成熟时间为6~7个月,种鹅刚好在9月初约为220~240日龄时开产。此时留种,正值气温适宜,青料丰富,为雏鹅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生产成本较低,春孵鹅本身及其后代的产肉、产蛋等生产性能均表现较好。

  育雏前期(3周龄内)采用网上饲养效果较好,卫生条件、成活率、饲养密度、育雏舍利用率、生产成本等都优于地面饲养。3周龄后雏鹅各系统机能有所提高时可采用地面饲养,在中雏期应铺上垫料。进雏前应准备好育雏舍,包括全面消毒,配齐工具、饲料、保温设施等,并在进雏前试温。

  为保证种鹅质量和育雏成绩,必须严格选择留种雏鹅,把好第一关。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的健雏,出壳时间要正常,活力好,眼有神,被毛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握在手中挣扎有力,感觉有弹性。一般雏鹅比种鹅计划多留20%左右,以供选择,公母比例为1∶4。

  留种雏鹅应尽快运至育雏舍,进行初次饮水调教,俗称开饮。第1周饮水中需加入复合维生素,必要时加入抗菌药物。刚出壳雏鹅可用全价配合雏鹅料撒在垫布上任其采食,第2日起在饲料中混入适量青料投喂,牧草切成0.2~0.5cm长,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放长牧草长度和增加青料量。

  根据鹅的生长规律,舍饲鹅在4~5周龄,放牧鹅在6~7周龄的日增重最高,达到生长高峰。营养水平对其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前期生长较快必须供给足量和营养水平较高的日粮,使其发挥最大的生长潜力。中后期是羽毛和骨架迅速生长阶段,第6周时,当主翼羽长至3.3cm后,容易向外翘出,成熟后影响配种,此时应适当控制日粮,防止主翼羽生长过度,精料控制在200g/(只·天)左右。7周龄时腹部新羽长齐可不用垫料,8周龄起加大精料量,尽快促进新羽生长,机体得到充分发育,满足选种需要。

  后备鹅的饲养管理饲养至11周龄,鹅群新羽基本长齐,进行第二次选种。选择健康、生长发育快、体型巨大匀称、外貌特征符合品种特征的留种。体型、体重大,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是肉用种鹅选择的重要指标。留种数量在符合品种特征的基础上多留10%左右,以供第3次选种。同时公母分群饲养,以后公鹅在各个饲养阶段要投喂的精料比母鹅多出10%~20%,使公鹅始终保持良好的体况,以保证其体成熟和性成熟,提高配种能力。12周龄时,鹅群进行第2次换羽,需1个月左右。在换羽期至限饲期这一阶段,后备鹅骨架、被羽等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全,体重继续增加,仍有较高的营养需求,但又不能投喂过量的日粮,以免导致过肥、早熟、浪费饲料。11周龄逐步减少精料量至250g/(只·天)左右,混合粗料,包括青料和谷壳,早晚各喂1次。部分谷壳作为填充料,使鹅吃饱,扩大消化道容积,训练其耐粗饲能力,为进入限饲期做准备。

  第2次换羽基本完成时,即100~120日龄,后备鹅进入限饲期,这是保证种鹅保持较高繁殖力的关键环节。限饲目的是控制后备鹅的生长,使体重轻度下降,抑制体脂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同时也促进生殖系统的充分发育,改善原来个体间发育的差异,使鹅群能够同步发育,适时整齐开产。限饲方法主要有:一种以放牧为主,在草质良好的牧地少补或不补精料,视具体情况而定;另一种是舍饲,每日2次,上午投饲牧草,下午投饲配合日粮(精料混合谷壳而成),精料用1周时间过渡到140~150g/(只·天),再配人谷壳作为填料喂饱,谷壳为精料量60%左右。无论采取何种限饲方法,每周末必须分析限饲效果,调整下周饲养计划。限饲要彻底而不过度,防止体重过度下降出现不良作用和死、淘鹅过多。限饲期间应注意观察鹅群,如出现呆立、颈弯、翅下垂、体重过轻的个别弱鹅,需及时挑出精心喂养至恢复后放回大群或及时淘汰。一般在限饲末期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拔出主翼羽、副主翼羽、尾羽和腋下羽毛,促进第3次换羽整齐进行,提高开产时的整齐度。夏至和小暑时节分别对公母鹅强制换羽,约170~180日龄。拔羽前根据限饲效果,有时需继续减少补料量甚至停喂1周使羽毛枯萎。强制换羽后,逐渐增加补料量,促进新羽生长,恢复体质。做法是将配合日粮中精料含量提高以及将精料改为含粗蛋白14%~15%、代谢能10.9~11.3MJ/kg的种鹅料。

  种鹅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种鹅繁殖力的重要保证。后备鹅饲养至预产期,发育充分、体质健壮、被毛密实有光泽、第二性征明显,有利于第3次选种和产前定群。入选种公鹅是否优秀,对于种蛋受精率起决定性作用。优秀公鹅表现昂首阔步、叫声洪亮、头大额宽、肉瘤发达端正、喙不过长、眼有神、颈粗大、体大健壮、体躯呈方形,各部匀称、胫长、脚粗大且间距宽;母鹅表现母性好、温驯、体态丰满、面部清秀、颈不过短、胸深腰腹阔、被毛紧密有光泽。将入选种鹅分成每群120只左右,饲养效果较好,又便于管理,公母比为1∶5~6。

  种鹅饲养方式为日喂2次的配合日粮,种鹅料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6%~17%,代谢能11.3MJ/kg左右。日粮精料增至250~300g/(只·天);公鹅料300~350g/(只·天)。

  种鹅每年产3~4巢蛋,当种鹅群在每巢的产蛋高峰时,因产完一巢蛋的抱窝鹅增多,采食量下降至200~220g/(只·天),此时应减少投料量,随着醒抱鹅的增多而逐步恢复投料量。

  产蛋期间,缩短母鹅就巢时间对提高产蛋量有明显作用。当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及时将其隔离1~2周,只供给饮水和青料,判断其醒抱后,前3天喂少量配合粮,使其恢复消化功能再放回大群。

  休产期的饲养管理种鹅产蛋期为7~8个月,饲养至翌年4月下旬时母鹅开始停产,公鹅配种能力降低,受精率下降,羽毛枯萎,进入休产期。此期的饲养目的是消耗母鹅体脂和降低饲养成本,选择和淘汰种鹅,补充后备鹅。在最后一巢的产蛋高峰后,需减少配合日粮的精料含量。至4月底产蛋完全停止,精料含量减至140~150g/(只·天),只投喂1次配合日粮,以放牧或投饲牧草为主。

  种鹅养殖技术要点

  种鹅的选择及育种时间

  饲养种鹅的目的是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用于更新鹅群和生产肉用仔鹅。首先应从种源可靠的无病种鹅场引进蛋或雏鹅,要向场主了解疫情,必须在确认无传染病流行的健康鹅群中引种。饲养种鹅应在每年的3月份~4月份孵化的雏鹅中选留,然后经过70日龄~80日龄、130日龄和产蛋前3次复选,选留下来的种鹅即可饲养。因为在不同季节里孵化出的雏鹅对以后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早春孵出的雏鹅,由于日照逐渐加长,气候日趋暖和,青草茂盛,雏鹅可以采食到优质的嫩草,放牧又可得到充分锻炼。这一时期饲养的雏鹅生长快、体质健壮、开产早、经济效益好。

  种鹅公母配比要合理

  不同的鹅品种,其公母比例也有不同,大型品种1∶4~5,小型品种1∶6~7,中型1∶5~6。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以及公鹅的性活动减弱时,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以提高到1∶15~20,这样的公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配比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公鹅过多,因争抢爬跨影响交配,受精率反而下降。在配种季节,如发现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鹅,个体不合格、性欲差的应立即更换。

  增加营养,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产蛋和受精率,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需配制粗蛋白质为15%~16%的种鹅混合精料为口粮,在繁殖期,每天每只按体重大小喂给250克~300克混合精料,为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还要多喂含维生素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卷心白、胡萝卜、黑麦草等)。产蛋季节,早上、下午将种鹅赶进池塘或水沟中嬉水配种,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加强管理工作

  1.鹅舍必须保持干燥、清洁。最好在鹅舍内设置网架,让种鹅在网上过夜,减少疾病发生。

  2.设置产蛋箱。规格为深10厘米,宽30厘米,长1米~2米。每30只~40只设置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内的垫草用干净的稻草铡成3节。产蛋箱不能被雨淋湿和阳光曝晒。种蛋不能在外过夜,以保证种蛋质量。

  3.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降温,保持鹅安静。

  4.注意合理密度,以2只~3只/平方米为宜。密度过大,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

种鹅饲养方法相关文章:

1.家鹅的饲养方法

2.种鹅的配种方法有哪些

3.土鹅的饲养方法

4.怎样饲养种鹅

5.土鹅的饲养技术

6.大白鹅饲养方法介绍

    279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