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仔鸡的饲养方法

曾扬分享

  仔鸡的饲养使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和管理方法,提高饲养效果,使饲养规程更为合理,并能节省饲料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仔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仔鸡的饲养方法

  一、肉仔鸡的生长特点

  1、肉仔鸡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一般从肉仔鸡出壳到出栏只用40-50天,正常体重可达2.3—3.2公斤,肉料比为1:1.8左右。

  2、饲养密度大,鸡舍利用率高。只要温度合适,有适当的通风条件,一般网上平养每平方米可达10-11只。

  3、肉用仔鸡的生物学特征与蛋鸡不一样,肉鸡性情温驯,不好动,很少打斗跳跃,特别是育肥后期。

  二、肉仔鸡的饲养方式

  根据肉鸡的生长特点,肉鸡饲养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饲养方式。

  1、地面平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少,利于积肥,适合于一般农户。缺点是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较少,此外肉鸡直接接触粪便,容易感染由粪便传播的消化道疾病、球虫病等,舍内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

  2、网上平养:网上平养的优点是减少了肉鸡和粪便接触的机会,可及时清走粪便,舍内的氨气和尘埃量少,减少了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病率,明显地提高了成活率。

  3、笼养:同样面积笼养可比网上平养提高至少o-q倍的饲养量,但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的发病率低,成活率有所提高,单位费用降低,肉料比低,提高了经济效益,但管理上要求更精细。

  三、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一)适宜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饲养肉仔鸡的关键。第一日龄时要求室温33度以上,随着周龄的增加,温度可适当降低,一般每周降低1-2度。从第5周龄起保持在25-28度左右。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实行夜间、清晨喂料,必要时可用凉水拌料,以促进肉仔鸡的采食量。

  2、湿度。鸡舍里适宜的桕对湿度是50-60%。一般情况下湿度不是大的问题,容易被忽视。因为鸡体内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加快呼吸来发散。低温高湿时,鸡体辐射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是被过多的湿度所吸收。这时应通过加温来提高鸡舍的温度,并适当增加通风换气。鸡舍的温度太低时,对鸡的羽毛生长是不利的。空气中的灰尘大量增加时,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这时要在舍内墙壁上喷水,提高鸡舍的相对湿度。

  3、通风。任何家禽对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是在高密度、高蛋白、高能量条件下达到快速生长,只有在充分满足其生理条件的需要,才能使肉用仔鸡增重能力得到充分实现。所以通风对肉用仔鸡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饲养密度高,生长快,呼吸量明显增加,若通风不良,鸡舍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不仅影响肉用仔鸡生长和饲料转化,还会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残次品增多。特别是在冬季,既要保温又要加强通风,两者都要兼顾。

  4、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否恰当与养好肉用仔鸡和经济利用鸡舍有着很大的关系。密度过高,不但舍内环境空气不好而影响发育,还容易造成啄羽、啄肛、啄趾等恶癖的发生,同时还会造成鸡群整齐度差,疾病发生率大。密度过小会浪费鸡舍资源和不利于舍内温度控制。饲养密度大小要根据季节、饲养方法、通凤条件来决定。掌握密度的原则一般是幼龄阶段适当密些,2周之后要稀些;冬季可密些,夏季要稀些;自由采食可密些,分次喂料应稀些;通风好的鸡舍可密些,通风差的鸡舍可稀些。当然造成鸡的啄痹不仅仅是密度问题,还有其他因素,如日粮营养不平衡,饲料量或饮水不足,鸡舍内光线过亮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啄癖。因此,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5、光照。肉用仔鸡光照的目的在于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速度,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进雏后在1-3日龄实行24小时光照,以利雏鸡熟悉采食和饮水位置。之后可采取连续光照方式即每天24时光照,强度可以低些,一般5 - io勒克斯即可,这样管理简便,但耗能很大,也可采用每天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这样可养成黑暗或停电安静的习惯。现在有人使用间歇光照(即1小时或2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能取得较好效果,可省电,降低成本,又保证鸡群体息,加速生长。此外还要注意育雏的光照强度,头5夭可以用强一点的灯泡,一般以40瓦,以后降至25瓦的,弱光可以减少啄癖的发生,鸡群安静,利于生长。

  (二)饲喂与饮水

  1、适时开食,确保供水。一般出壳36小时内必须让雏鸡饮到水,但越早越好。饮水后1小时即给料。夏天饮凉水,冬天则饮温水。头5天可用深色的塑料盘将饲料撒在里面给雏鸡采食。一周后改用小料桶,但要确保每只鸡都有采食位置。

  饲养肉用仔鸡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育雏的过程。但由于肉用仔鸡有生长快,饲养期短,饲料报酬高的特点,一般又是集约化饲养,因此在饲养管理技术上根据肉用仔鸡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营养需要亦不同。一般可分为三期。第- 21日龄以前为前期(育雏期),这时日粮中不仅粗蛋白质的含量要高,同时需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才能满足雏鸡的生长发育的需要。第二21-35日龄为中期,此阶段为后期集中催肥打下基础,要求养出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鸡群,一般采取限量饲喂进行限制饲养。第三35日龄以后到出售为后期(育肥期),这一时期不但大量长肉,同时在体内还要贮积一部分脂肪,因此后期的代谢能就要高于前期,而粗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前期。

  2、饮水充足:即使有足量的优质饲料供应,如果饮水不足,也会影响鸡的采食量.所以应注意日常饮水的供给。否则将会造成生长缓慢,发育迟滞。在高密度平养和笼养情况下使用自动饮水器时,也同样要注意供水问题,因为饮水器的质量,安装位置,数量和水质等都会影响鸡的饮水量。因此,饮水器须经常检查和维修,以保证有足够的饮水。

  3、公母分饲:公母分饲有利于生长发育,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雏鸡出壳之后就进行雌雄鉴别,公母分开饲养。实践证明分饲的比混饲的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亦高。又因公鸡比母鸡刑日粮中蛋白质利用率高,公母鸡在不同阶段对饲料的标准要求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公母分饲还可以有效地选择公母鸡在生长和利用饲料最经济时出售,一般肉用仔鸡在45日龄后母鸡对饲料的要求率急剧增加,所以从饲料利用率角度出发,母鸡在45日龄处理最经济,公鸡在70日龄处理最经济。此外,公母分饲能使肉用仔鸡体重大小较为一致,便于实行机械化加工。

  (三)加强防疫。

  肉仔鸡饲养周期短,无论鸡群发生什么疾病,在出售前都很难恢复,这必然找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必须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种工作,坚持以防为主。要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污物。如果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囔病严重的地区必须各接种两次。

  四、出栏

  出栏时要保证合格率,装笼出售是管好肉用仔鸡的最后一道工序,有些鸡场往往由于装运环节抓得不好,从而友生鸡体损伤,降低了合格率,甚至造成途中死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装运时要做到及时、安全,捉鸡时要轻捉轻放,装笼时要注意密度,切勿造成挤压。装运鸡的笼底要稳固,以免途中擦伤鸡体,笼子网眼大小应以鸡头不能伸出笼外为好。夏、秋季节应在早、晚运输,防止中暑。

  仔鸡的饲养管理

  1 接鸡前的准备

  肉仔鸡饲养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当鸡群全部售出后,应及时清理鸡粪并堆垛喷湿,封盖好塑料布进行发酵杀菌。彻底清扫鸡舍,然后全面喷洒0.j%过氧乙酸或2%~3%氢氧化钠进行消毒,再用甲醛消毒封闭备用,一般空舍时间要在7d以上。此外,要清理干净鸡舍周围的粪便、鸡毛等杂物,并铺洒石灰粉进行消毒。下次进鸡前1~2d使鸡舍进行升温,温度达到31~33℃则可准备接鸡。

  2饲养方式及饲喂

  肉仔鸡可采用网上平养、厚垫料地面平养、笼养和笼养与厚垫料地面平养相结合四种饲养方式,养殖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进行选择。网上平养通常是使用竹竿网床或塑料网床,该饲养方式便于管理,降低消化道疾病、胸囊肿和球虫病的发生率,且饲养密度相对较高,但是需要较大的设备投资和维护开支。厚垫料地面平养所需的设备投资少,简便易行,节省劳力,降低胸囊肿的发生率,减少肉仔鸡残次品,但是鸡只占地面积大,较难控制球虫病的发生,且需要较大的药品和垫料开支。

  雏鸡初饮2h后进行开食,一般选择在雏鸡出壳后24~36h进行开食,最适合开食的时间是在有60%~70%的雏鸡能够随意走动,并出现啄食行为时进行。开食前3灭最好选择过筛的全价破碎颗粒料作为开食料,或使用拌湿的粉料作为开食料。为诱使雏鸡啄食开食料,可在开食料中加入一些香味剂。开食料要均匀撒布在塑料布上,通常每2h饲喂1次,每次的饲喂量以雏鸡能够在30 min内吃干净为宜。从4日龄开始,要逐步过渡到使用饲槽饲喂,7~8日龄后完全使用料桶饲喂。饲喂要少喂勤添,正常情况下,1~15日龄的肉仔鸡每天饲喂6~8次,每次间隔3~4h。16~56日龄每天饲喂3~4次,每次喂料量应随鸡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饲喂一般采用全价日粮自由采食的方式。

  3 环境调控

  雏鸡出壳后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健全,较成年鸡体温低5。C左右,7~lOd后体温才能够接近成鸡,到3周龄才能进行体温调节,从而具有御寒能力。肉仔鸡生产水平的高低,首先由鸡的内在遗传潜力决定,而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宜程度与生产潜力的发挥有密切的关系,温度对肉鸡的健康生产和饲料利用均有影响。温度过高,鸡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降低采食量,增加饮水,导致生产缓慢;温度过低,雏鸡不能够很好地吸收卵黄,引发呼吸道疾病,消化不良,增加饲料消耗量,导致饲料报酬降低。1周龄肉仔鸡鸡舍的温度应控制在33~35℃,2周龄29~31℃,3周龄在26~29℃,4周龄在23~26℃,5~7周龄在21~23℃。

  肉仔鸡的正常发育受环境湿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鸡舍内的相对湿度不应低于40%和高于80%,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危害肉仔鸡生产。育雏的前3个星期,鸡舍内的湿度应控制在65%~70%,如果湿度过高,要进行通风排湿;湿度过低,可用喷雾洒水方式补充或洒水增湿。通风换气能够使舍内的污浊空气适当的排除,换进外界新鲜空气,提高舍内氧气含量,同时能够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降低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增加采食量,促进生长发育。

  4卫生与免疫

  肉仔鸡生理机能未发育完善,易受各种应激因素影响而发病,加上集约化饲养容易造成禽舍光照和通风不好,滋生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舍内有害气体浓度提高,都会造成肉仔鸡患病,而且一旦发病,疾病会快速蔓延,大数量发病,不易治愈,死亡率高。

  肉仔鸡一般6~7星期出栏,饲养周期较短,因此要重于防病。首先,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全价营养、计划免疫、环境消毒、药物添加、减少诱因等方面;其次,要了解疾病发生的规律和药物的性能,选用正确的药物,确定合适的剂量,严格掌握用药的时机和期限,采用联合用药和交叉式用药等方式,切忌造成肉仔鸡鸡肉中出现过量的药物残留。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本场的实际情况和鸡群的母源抗体水平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保证免疫接种疫苗的质量。1日龄肉仔鸡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和新城疫多价油苗点眼、滴鼻或颈部皮下注射;8--10日龄将法氏囊双价苗点眼、滴鼻或3倍量饮水;18日龄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3倍量饮水;25日龄将法氏囊多价苗3~4倍量饮水;32日龄将新城疫Ⅳ系苗4倍量饮水。

仔鸡的饲养方法相关文章:

1.肉仔鸡饲养的基本方法

2.鸡的最简单饲养方法

3.育雏鸡饲养方法

4.土鸡的饲养方法

5.小鸡饲养方法

6.小鸡的饲养方法

7.小鸡的饲养方法

    267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