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夏季饲养管理
在管理制度上,何时放鸭,何时喂料,何时休息,都按一定次序严格执行,如改变喂料餐数,大幅度调整饲料品种,都会影起鸭子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减产或停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夏季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蛋鸭夏季饲养管理
(一)产蛋鸭的特点 我国所饲养的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失去就巢性,因此,为提高和增加其产蛋量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由于蛋鸭的产蛋量高,而且持久,小型蛋鸭的产蛋率在90%以上的时间可持续20周左右,整个主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远远超过鸡的生产水平。蛋鸭的这种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各种营养物质,除维持鸭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外,大多用于产蛋。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为了代谢的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是性情温驯,在鸭舍内,安静地休息、睡觉,不到处乱跑乱叫;生活和产蛋的规律性很强,在正常情况下,产蛋时间总是在下半夜的1~2点。
鉴于蛋鸭在产蛋期的这些特点,在饲养上,是蛋鸭一生中要求最高水平的饲养标准和最多的饲料量;在环境的管理上,要创造最稳定的饲养条件,才能保证蛋鸭高产稳产,且蛋品优质,种用价值最高。
(二)产蛋鸭的环境条件要求
1.饲养方式 产蛋鸭饲养方式包括放牧、全舍饲、半舍饲三种。半舍饲方式最为多见,而笼养极少见到。半舍饲时每平方米鸭舍可饲养产蛋鸭7~8只。
2.温度 鸭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成年鸭适宜的环境温度是5~27℃。由于禽类没有汗腺,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体热散发较慢,在高温的影响下,采食 量减少,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就要影响蛋重、蛋壳质量,蛋白也稀薄,产蛋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会下降,严重时会引起中暑死亡;如环境温度过 低,为了维持鸭体的体温,就要多消耗能量,降低饲料利用率,当温度继续下降,在0℃以下时,鸭的正常生活受阻,产蛋率明显下降。产蛋鸭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是13~20℃,此时期的饲料利用率、产蛋率都处于最佳状态。
3.光照 在育成期,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防止育成鸭过早成熟,当将进入产蛋期时,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促使性器官的发育,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 后,要稳定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使之达到持续高产。
光照一般可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开放式鸭舍一般使用自然光照加上人工光照(常用电灯照明)解决,而封闭式鸭舍则采用人工光照解决。
光照时间从17~19周龄就可以逐步开始加长,直至到22周龄后,达到16~17小时为止,以后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在整个产蛋期内,其光照时间不能缩短,更不能忽长忽短。光照时间的延长可以采用等时制增加法,即每天可增加15~20分钟,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一般以5勒克斯即可,日常使用的灯泡按每平方米鸭舍1.3瓦计算,当灯泡离地面2米时,一个25瓦的灯泡,就可供应18平方米鸭舍的照明。
(三)产蛋期的分期和饲养管理要点 根据绍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性能的测定,15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至200日龄时可达90%以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高峰期可维持到450日龄左右,以后逐渐下降。因此,蛋鸭的产蛋鸭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50~200日龄--产蛋初期; 201~300日龄--产蛋前期;
301~400日龄--产蛋中期; 401~500日龄--产蛋后期。
1.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 当母鸭适龄开产后,蛋产量逐日增加。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粗蛋白质要随产蛋率的递增而调整,并注意能量蛋白比的适度,促使鸭群尽快达到产 蛋高峰,达到高峰期后要稳定饲料种类和营养水平,使鸭群的产蛋高峰期尽可能保持长久些。此期内白天喂3次料,晚上9~10时给料1次。采用任食制,每只蛋鸭每日约耗料150克左右。此期内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达到产蛋高峰期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时间应保持14~15小时。在201~300日龄期内,每月应空腹抽测母鸭的体重,如超过或低于此时期的标准体重5%以上,应检查原因,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内的鸭群因已进入高峰期产量并持续产蛋100多天,体力消耗较大,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如不精心饲养管理,难于保持高峰产蛋率,甚至引起换羽停产。这是蛋鸭最难养好的阶段。此期内的营养水平要在前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应达20%,并注意钙量的添加。日粮中含钙量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可在粉料中添加1%~2%的颗粒状壳粉,或在舍内单独放置碎壳片槽 (盆),供其
自由采食,并适量喂给青绿饲料或添加多种维生素。光照总时间稳定保持16~17小时。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蛋壳质量有无明显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洗浴后羽毛是否沾湿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蛋鸭群经长期持续产蛋之后,产蛋率将会不断下降。此期内
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减缓鸭群的产蛋率下降幅度,不要过大。如果饲养管理得当,此期内鸭群的平均产蛋率仍可保持75%~80%,此期内应按鸭群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给料量。如果鸭群体重增加,有过肥趋势时,应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适当下调,或适量增加青绿饲料,或控制采食量。如果鸭群产蛋率仍维持在80%左右,而体重有所下降,则应增加一些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如果产蛋率已下降到60%左右,已难于使其上升,无需加料,应予及早淘汰。
(四)种鸭的饲养管理
我国蛋鸭产区习惯从秋鸭(8月下旬至9月孵出的雏鸭)中选留种鸭。秋鸭留种正好满足次年春孵旺季对种蛋的需要。同时在产蛋盛期的气温和日照等环境条件最有利于高产稳产。由于市场需求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常年留种常年饲养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1.严格选择 养好公鸭 留种公鸭须按种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期、育成期和性成熟初期三个阶段的选择,以保证用于配种的公鸭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强壮,性器官发育健全,精液 品质优良。在育成期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公鸭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让其多活动,多锻炼。在配种前20天放入母鸭群中。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于母鸭1~2个月孵出。种公鸭习惯利用1年后淘汰。
2.适合的公母性比 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体型小而灵活,性欲旺盛,配种性能极佳。在早春和冬季,公母性比可用1:20,夏、秋季公母性比可提高到1:30,这样的性比受精率可达90%或以上。在配种季节,应随时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应及时调出补充。
3.日常管理 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舍内垫草的干燥和清洁,及时翻晒和更换;每日早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烟熏消毒和存入蛋库(室);气候良好的天气,应尽量早放鸭出舍, 迟收鸭;保持鸭舍环境的安静,勿使惊群,骚乱;气温低的季节注意舍内避风保
温,气温高的季节,特别是我国南方梅雨季节要注意通风降温。
(五)人工强制换羽
人工强制换羽可以调控产蛋季节,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品质。
1.时期的选择 水禽自然换羽在秋季发生,人工强制换羽时期的选择主要以市场对鸭
的需求来决定。每年的2~8月份是全年孵化的旺季,又是种鸭的产蛋盛期,因此,一般不采取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的供应。秋末冬初这段时间家禽自然换羽速度慢,停产期达3~4个月,如此时种鸭群采取强制换羽,可使换羽休产期缩短在2个月以内,可为次年春季孵化提供优质种蛋,由于羽的长成,提高了种鸭越冬的抗寒能力,降低饲养成本。
2.强制换羽方法 可采取畜牧学和药物的方法,蛋鸭生产常用停料(停料2~3天,粗料7天),控光(舍内关养、遮光),拔羽(主、副翼羽、尾羽)等措施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3.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拔羽后5天内避免烈日暴晒,保护毛囊组织,以利新羽的长出;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加给饲量,促使恢复体力;多放牧游水,增加运动不使过肥。强制换羽期中公母鸭分开饲养,同时拔羽。这样可使公母鸭换羽期同步,以免造成未拔羽的公鸭损伤拔羽的母鸭,或拔羽母鸭到恢复产蛋时,公鸭又处于自然换羽期,不愿与母鸭交配,影响种蛋受精率。
影响产蛋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较复杂,对产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1、光照:对蛋鸭来说光照时间的长短与产蛋关系也很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滤泡的成熟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内,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防止青年鸭过于早熟;即将进入产蛋期时,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目的是促进卵巢的发育,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制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目的是保持连续高产。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如灯泡高度离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鸭舍按1.3~1.5瓦特计算,大约18平方米的鸭舍装一盏25w的灯泡。实际使用时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灯泡,因为大灯泡光线分布不匀、费电。日光灯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也不使用。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而不是照着天花板。鸭舍灰尘多,灯泡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以免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能因为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时数或提高光照强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小时,增加后要稳定5~7天。
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17小时,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只许渐强,否则将使产蛋鸭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影响产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鸭适时开产,使产蛋鸭提高产蛋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会使青年鸭的性成熟提前或推迟,使产蛋鸭减产停产,甚至造成换羽。
2、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处在最佳状态。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特别要做好冬季的防风保温工作,提供理想的产蛋环境温度,以获得最高的产蛋率
蛋鸭夏季饲养管理相关文章:
2.蛋鸭的饲养管理
4.蛋鸭饲养管理
5.蛋鸭饲养管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