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雏鸡怎么饲养管理

曾扬分享

  雏鸡养殖是指刚孵出的鸡。0天-50天为雏鸡。刚出壳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适时开食有助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是育雏养殖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雏鸡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1育雏前的准备

  1.1育雏室育雏室的大小由饲养雏鸡数量来决定,1~7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养30只,随着日龄的增大,饲养只数应逐渐减少。育雏室离其他鸡舍的距离至少应保持在100m以上,以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1.2制定好育雏计划根据本场的具体条件制定和落实育雏计划,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舍、成鸡舍的容量大体一致。一般育雏舍与成鸡舍的比例为1:2。

  1.3饲料和垫料的准备饲料和垫料切忌霉烂,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优质的垫料对雏鸡腹部有保温作用,常用的垫料有稻草、麦秸、锯木屑等。

  1.4消毒在育雏前1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d内,将舍内温度提高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1. 5其他工作育雏最好避开夏冬季节,选择春秋两季育雏效果最好,但也要参考市场行情和周转计划选择适当的育雏季节。

  1.6育雏方式

  1.6.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饲养户,这种育雏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投资少,可节省清运垫料的人力,还可以充分利用鸡粪作为高效的有机肥。但需注意经常清除雏鸡的粪便,否则会使雏鸡感染白痢、球虫和肠炎等疾病。

  1.6.2网上育雏即用网面来代替地面育雏。一般网面距地面的高度应随房舍高度而定,多以60~100cm为宜,最大的优点是鸡和粪便分开,解决了二者的直接接触问题,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饲养密度,进而减少了劳动强度,也便于早期的升温与保温。

  2 雏鸡的饲养

  2.1及时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一定要在雏鸡充分饮水1~2h后再开食。饮水器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雏鸡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糖和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成活率;另外,在水中添加抗生素可预防白痢等疾病的发生。

  2.2开食及补饲雏鸡的第一次饲喂称开食,在出生后24~36h进行。开食时应增大光照强度,以便雏鸡容易发现饲料,为了防治鸡白痢的发生,可在料中加入0.20%的土霉素,喂料应做到少喂勤填,1~2周每天喂5~6次,3~4周每天喂4~5次,5周以后每天喂3~4次。雏鸡开食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屑、小米、碎米等。1~3d后改为配合日粮。

  3雏鸡的管理

  3.1育雏温度刚出壳的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而且绒毛稀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同时进食量少,运动少,产生热量少,所以,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最初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到18℃脱温。

  3.2育雏湿度室内空气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室内空气湿度过高,特别是垫料潮湿,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鸡的饮水量、采食量、排粪量相应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此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且需要定时清除粪便,勤换、勤晒垫草,保证饮水器不漏水,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3.3保持正常的通风冬季通风应避免在早晚气温低时进行,通风时不要让气流正对鸡群,对1周龄内的雏鸡更应小心谨慎,1周龄后可逐渐加大通风量。

  3.4合理的光照适度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雏鸡的活动,还便于采食和饮水,促进鸡的性早熟;光照过短,将延迟性成熟,因此,要严格控制光照。

  3.4.1光照时间1-3日龄全天光照;4-5日龄15~20h/d;6-9日龄16~18h/d;10-14日龄14~16h/d;15-28日龄12~14h/d;28-42日龄8~10h/d。

  3.4.2光照强度一般用15~25W灯泡,灯高离地2m,灯距3m。

  3.5合理的饲养密度1-2周龄30~40只/m2,3-4周龄25~30只/m2,5-6周龄20~25只/m2。密度过大,空气湿度增高,有害气体增加,垫草潮湿,雏鸡活动受到限制,易发生啄癖,鸡群整齐度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密度过小,房舍设备不能充分利用,饲养成本高。

  3.6断喙鸡有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恶习,轻者伤残,重者可造成死亡。商品蛋鸡场多在6-10日龄断喙,用电烙铁,切去上喙1/2,下喙1/3,做到上短下长。断喙后料槽内多加点料,饲料厚度不要低于3~4cm,以免鸡采食时碰到硬的槽底有痛感而影响吃料,

  3.7及时分群 分群有助于对发育程度不均等的雏鸡及时调整饲喂方案。通过称重了解鸡群的整齐度情况,整齐度小于70%时应按体重大小及时分群饲养。

  3.8做好日常记录为了总结经验,搞好下批次的育雏工作,每批次育雏都要认真做好记录。育雏结束后,系统地进行分析。记录和分析的主要项目有温度、湿度、光照数与通风换气情况;鸡的存栏只数,死亡淘汰数及其原因;免疫接种、投药等。

  4做好雏鸡的防病驱虫工作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先要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杆菌病,可采取每千克水加环丙沙星0.10~0.30g,连饮3~5d预防。雏鸡15日龄后易患球虫病,用治菌磺600~1 200mg/kg饮水预防,连用4~7d。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1kg饲料中添加10mg的维生素k制剂,连用1周,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应用驱虫净或虫克星等药物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

  5雏鸡的免疫

  5.1免疫的方法

  5.1.1肌肉注射免疫多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时应手捏起皮肤,使针头从捏起的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进针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应保持在30°左右,注射的方向应从头部向尾部的方向进针,以免扎伤头部引起肿胀。肌肉注射应在大腿外侧注射,注射时针头与皮肤保持30~45°的角度,以避开血管和神经。

  5.1.2点眼或滴鼻点眼时应做到滴进的疫苗在眼内一闪即消失;滴鼻时应使疫苗吸进鼻孔内,如果一侧鼻孔堵塞时应换另一侧,以确保疫苗的有效。

  5.1.3刺种或涂擦刺种时应该在翅下避开有血管的部位,以防损伤血管而流血,刺种5~7d后应观察疫苗的反应情况,正常的情况是在刺种的部位有痂皮,若无反应,需再次接种。

  5.2免疫应注意的事项首次免疫时不管用什么种类的疫苗进行免疫,都应该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以保证免疫质量,保证抗体的均匀一致;二次免疫或以后免疫,均可用群体免疫方法进行。

  雏鸡养殖的最佳季节

  一般以2~3月育雏为好,初夏、秋季次之,盛夏育雏效果最差。2~3月出壳的鸡又称早春鸡,具有较高的育种与经济价值。因为春季育雏气温好控制,自然光照与日俱增,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雏鸡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疾病少,成活率高。早春鸡中雏阶段正赶上夏秋季节,户外活动时间长,可得到充分运动,因而体质强健。到8~9月,绝大多数鸡就能产蛋,即使到了冬天也大都能继续产蛋,直到第二年秋天才换羽,产蛋时间长达1年。同时,所产的蛋也较重,种蛋合格率高,孵出的雏鸡品质也好。而秋季育雏鸡气候条件虽好,但在雏鸡育成后期光照时间长,性成熟提前,成年时体重和蛋重较轻,产蛋持续时间短。

    182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