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收藏三误区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品味提高,也刺激了红木家具价格上涨。那红木家具收藏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红木家具收藏三误区,希望对您有用。
红木家具收藏三误区
误区一:评判标准海南黄花梨以鬼脸为准
刚入门的家具收藏者,在辨识海南黄花梨家具时,常把材质外表上有没有鬼脸、鬼脸的数目多不多,当作评判家具好坏真假的主要指标。这一方法属于以偏概全。例如,生长在海岛东部平缓地区的黄花梨则相对挺直,躯干直径更粗,成材率也要高一些,它们表面的鬼脸非常少,而是以波浪水纹为其主要的纹饰,颜色也要浅一些。
误区二:认定紫檀木“十檀九空”
例如,我国首批从海外进口的紫檀木几乎没有空心,树干都是直的,与“十檀九空”的评价相去太远,且经过故宫博物院专家经过反复比较,确认这种紫檀和明代宫中留下的几件紫檀家具的材料属于同一种木材。
误区三:红木家具都具有收藏价值
精品红木家具讲究“形、材、艺、韵”,工艺和造型决定着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市场上同样造型的家具,在价格上可能相差百倍。过于的看重材料稀缺性而忽视制作工艺,认为只要是红木制作的家具就具有收藏价值,是一种错误观点。
红木家具收藏,真假是首要问题。很多厂商,在家具上面做手脚。例如,表面是红木材质,而内部多填充为普通树木,以次充好,买上高价,牟取利益。所以,在鉴赏红木家具时,要多方面的鉴定,稍有瑕疵点,就应该果断放弃。
红木家具收藏价格
红木古典家具,因被明清两代皇室御用而深受民间收藏者追捧。因原材料日渐稀缺,红木家具近年来身价一路飙升,一套动辄数万元甚至百万、千万元,其收藏拍卖价值与日俱增。
古典家具的概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的四五百年间制作的家具,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顶峰。这个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上对家具的需求大增,加上海上贸易的开放,产于海南及南洋一带的贵重硬木得以输入内地,工匠们能够用到坚硬细密、色泽优雅、花纹华美的珍贵木材,制造出大量工艺精良的家具,使得一些家具得以流传至今。不过这部分家具已具有了文物价值,因而价格不菲。
现在市场上的旧式家具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再经过修复整理后出售。有的旧式家具保存良好,零部件没有损坏丢失,经过技术处理,得以恢复原貌。这样的家具根据材质的不同,价格都不菲。
还有的是只有部分零部件,比如只有桌面部分是真品,经过修复,重新制作配上桌腿等部件,这两部分的家具都具有收藏价值。
因为原材料奇缺,从民间收购到的旧家具越来越少,卖一件少一件,因而旧式家具是只涨不跌。
另一种就是仿明清式家具,是现代的技术工人继承了明清以来家具制作工艺,生产和销售的家具,不过这样的古典家具也应是用上好的材料制作的,因而价格也很贵。
随着国内收藏和投资市场的日益火热,明清古董家具近年来引起了藏家们的广泛关注,此类古董家具的价值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
即使现在古董家具的市场价格已经很高,依然有不少收藏者热衷于此。“随着年代越来越久远,古董家具的数量会不断减少,从长远的投资角度看,这些明清红木家具的升值空间依旧非常巨大。这就是古董家具对我们的吸引力。
此外,博纳古董拍卖网统计古董家具、收藏品市场的参与者和成交额,也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中国国际古典家具展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古董家具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向收藏和投资价值领域渗透,成为国内人士又一大投资热点。
1989年,正当古董红木家具价格在市场上处于最低谷时,以1400元从北京一户人家买来一对金丝楠木顶箱柜,后来经专家鉴定是清代雍正时期王府里使用过的,现在市场的估价已在60万人民币左右。
红木家具历来能够反映出当时朝代的文化和审美和当时的一些高超的地方,和以及它的时代的局限。它不但有历史,有文化,而且是有文化内涵,比较高雅的,有适用性,而且增值了。
红木家具的盛行,主要是开始于清代的乾隆年代,因为乾隆以前,就是康熙跟雍正,正是清式家具形成的阶段,因为清式家具,由于清代统治者喜欢这个沉木的颜色,以取得统治者的统治的这种稳定的心理。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一种民族和时代的审美的倾向,民间也好,上层也好,都趋向于这个较深颜色,橙黄颜色的黄花梨开始就不受欢迎了,另外黄花梨逐步地也枯竭了,这两个原因引起了红木家具的盛行。
红木家具在宫廷的盛行也使民间纷纷仿效;因此,从乾隆时期开始一直到晚清,红木家具一直都在民间中上层人家流行。而它也保持了明代家具的重结构,重整体的艺术气韵。
看过“红木家具收藏三误区”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