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收藏价格
古书由于各种古籍版本的文字内容、印刷装帧方式、发行时代的不同,存量多少有异,因此,其收藏价值也千差万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书收藏价格,希望对您有用。
古书收藏价格
2012年乏人问津、以致价格一直低迷的古籍善本突然成为艺术市场的新贵。当年12月7日举行的保利秋拍“广韵楼”藏珍贵古籍善本专场拍卖,成交额为7498.6万元。其中最重要的藏品——宋版孤本《巨宋广韵》,拍出3450万元。而仅仅5个月之前,匡时所推“过云楼”藏书刚刚拍出了2.16亿元天价。天下著名藏书楼的善本都在被藏家争夺。
2014年11月21日晚间,嘉德秋拍“笔墨文章——之斋收藏信札写本”专场收槌,古籍善本板块总成交额5827万元。同年12月初,保利秋拍落槌。古籍板块三件“重器”惊艳全场,最终国家图书馆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将此3件拍品“定向入藏”,包括后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说弥勒上生经》、晚唐刻本《李仁锐金刚经》与五代至北宋初年刻本《弥勒下生经》。
尽管少了这三件重器,保利秋拍的古籍善本专场仍然创下其历届古籍专场成交纪录之最:870件拍品共成交7639万元,成交率高达70%。其中《观堂王国维致罗振玉书札十九通》(罗继祖旧藏,民国五年至民国十四年写本),是保利古籍部第三次征集到有明确著录的王国维书稿珍品。拍卖时从35万元起拍,经过多轮加价,最终以644万元成交。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拍卖结果相当于市场行情较高的2011年成交价格的一倍。
古书收藏价值
收藏是一种生活乐趣。对于纸质的藏品,一般藏家会以字画为主;而藏古书者,大多沾染着文人气息,带有一份浪漫色彩。中山就有一群醉心于收藏古籍的人,坊间将其分成三大类:第一类以学者为主。他们把古籍当作史料来收藏,更贴切地说,他们算不上是藏家。
第二类以“玩家”为主。这类人多从古籍的经济价值考虑,出于投资的心态来收藏。第三类是真正的藏家,他们对古籍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专业知识,对版本、纸质、内容等有深入研究,并执着于其中细节。老欧和他的一帮书友便是这样一群爱书、惜书、懂书的人。
古籍的收藏圈很稳定,收藏者需要一定经济实力,有爱好,同时具有文化功底。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三点。“如果没有古文、历史功底,有些东西根本看不懂,何谈收藏?”老欧特别强调文化功底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的特性在古籍收藏上有明显的分别,广州的买家如果淘到好东西,很快口口相传,圈子里都会知道,中山的买家则会“捂”起来,对外也不公开。“一些书店藏有不少好东西,只是他们也不愿把收藏拿出来流通。一些古籍一旦拿出来拍卖,想再收回来就难了。”收藏家阿锋说。
和许多收藏圈子一样,定期的交流、聚会是中山古籍藏家们必不可少的“指定”动作,话题当然是围绕“书”展开了。
在藏家淘书的过程中,遇到没有牌记的情况十分多。所谓没有牌记的古书,指的是缺少年代或者作者资料的书,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书籍缺少了“身份证明”。遇到这种情况,古籍“发烧友”就要对作者,乃至纸质、墨色、印刷水平、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推算书籍的年代,以作价值判定。这个过程足够藏家们谈论好些时间,也成为了收藏的一种乐趣。
在收藏古籍的圈子里,藏家都知道古籍内容含金量非常重要。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顶峰,雕刻精美、字体端庄、纸墨考究、校勘质量高。从明中叶起,宋元版本就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但老欧有点无奈地表示,近年来,宋元时期的精品刻本非常少见。
明代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期,其印刷技术较前代更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精良。阿锋说,许多收藏家看到明刻本就毫不犹豫地出价,对于品相,则不如以前那样讲究,“太挑剔的话,根本不可能淘到‘宝’”。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以质优价廉更受普通投资者关注。一些书友虽然热爱收藏古籍,但未必懂行,总要找人为其“掌眼”(指找识货的朋友帮忙看货),以免“用买人参的价钱买了萝卜”。
名人尺牍也在古籍收藏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老欧说,一封现当代名人的信札在千元以上,明清名人的信札动辄上万、几十万元。如果有特殊历史意义,价值更是大幅攀升。比如颇受广大中山收藏家关注的《孙中山致任鹤年信札》,是孙中山于1923年讨伐桂系战役时致任鹤年的秘密信件,收录于《孙中山全集》,极为珍贵。在2007年举行的上海嘉泰秋拍会上,预估价在40万―50万元之间,最终以44万元成交。
作为一名古籍收藏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什么代表书籍,这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有何特点;原刻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光有这些也不够,还需要多看细看,还要多向行家请教、参加展览会、拍卖会了解行情。
对于初入门者,老欧建议多学多看古籍入门书,如陆昕的《闲话藏书》、田涛的《田说古籍》、谢其乐的《古书收藏》。
古书收藏价格相关文章:
1.古籍善本收藏价值
2.古籍收藏趋势
3.古籍收藏辨别方法
4.古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