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收藏>

端砚收藏价值分析

曾扬分享

  端砚是收藏界里的一个热门领域,那么端砚有收藏价值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端砚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端砚收藏价值

  端砚之所以名贵,主要因为材质优良。其坑种有老坑(也称水岩)、坑仔岩、麻子坑、宋坑为端砚的四大名坑等几十种之多。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还具有呵气可研墨,磨墨细无声,贮水不损耗,发墨不伤毫,冬天不结冰的特点。

  端砚曾贵为贡品

  古代,岭南地区被视为“南蛮”之地,出产在这里的端砚要想获得朝廷认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端州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唐朝末年,端州有位姓梁的举人进京会试,刚好这天天降大雪。大考时天降瑞雪本是吉兆,但却苦煞了考场中的举人。他们研磨出来的墨汁已全部结成了冰,无法写字。此时,考生们唯有仰天长叹:“天不助我也。”而这时监考官却意外发现,考场内还有一举子在埋头疾书,他所使用的砚台中的墨没有结冰。监考官非常惊奇,讯问后才知道这位梁姓举子是广东端州人,所用砚台为家乡端州所产。结果,考场上只有梁姓举子完成试卷,高中进士。监考官将此事呈报皇上,皇上大加赞赏,将端砚列为贡品,与徽墨、湖笔、宣纸并称为“文房四宝”。

  此外,砚石的特性决定了其易于雕刻,且雕工很细,连一根头发丝都可以看见,这给艺人提供了极佳的表现空间。浓厚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历代文人在挥毫泼墨之外,逐渐赋予端砚更深的文化内涵,从一开始的简单实用到后来的实用与艺术并重。古人还把对端砚的感情浓缩在方寸之间的砚铭上,这些名人砚铭进一步将端砚文化发扬光大,也提升了其收藏价值。端砚的文化内涵深厚,不少端砚集雕刻、绘画、书法、诗词、篆刻于一体,成为艺术与文化、思想互相融合的砚中精品。

  过分追求铭文

  随着近年端砚价格的不断飙升,关注、有意入手端砚的藏家也越来越多。但与书画、陶瓷等大项相比,一般藏友对端砚的了解非常不够。在6月8日即将举行的安华白云春拍上,首次推出的“端溪古砚”专场中将有近70件端砚露面。黄海涛认为,目前端砚收藏的最大症结,在于虽然南北拍卖的情况皆很好,但是市场有过分追捧有铭文的端砚之嫌,造成假铭文、仿铭文的现象出现在拍卖市场和民间流通领域中。“目前的市场上,有不少端砚铭文是假冒或者仿造的。这种铭文,一般‘标榜’为过去有名的文化名人或官僚所写,名气越大的名人越多被‘借用’。行家们对此其实心照不宣。广东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批古端砚,铭文都有很大来头,当时我看过后,别人问我意见,我只用‘惨不忍睹’四字形容,因为其中至少90%以上看起来都不大对劲。”

  据介绍,铭文最多是仿清代书画家名人或民国的政界官僚,比如孙中山、冯玉祥。也有一些仿古代铭文的特别严重,比如仿班超、班固、蔡文姬的。过去曾经在全国引起巨大震动的一件案例,是一方假名人铭文的砚台,最终以6000万元成交。这种“联手做局”也并非独此一例。当然,这些也不是市场主流,只是个案。据介绍,不少假砚台都是照砚谱仿的。在铭文上可以做“文章”的不少,这种现象也不单只出现在端砚上。“现在市场上也开始有不少人质疑,把南方某家近年连续推出多场砚台专场,我准备对其近年推出的拍品进行逐一点评。这些砚台的铭文‘巧妙’各有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张冠李戴了。另外,有的铭文是民国做的,有的是新做的。”黄海涛表示,有的“专家”专门在做“海派”,还擅长做假包浆。“他们所做的假铭文如果放到市场上‘检验’,全国不出十个人可以辨真假。”

  收藏要诀

  衡量端砚不能绝对为求质还是求工,因为市场中的受众群体不一样,他们对端砚的了解和认识不同,决定了他们会用什么来作为衡量标准。他认为,要选一方好砚台,要从三方面衡量,一是讲究石质,因为端砚是所有砚种中石质最好的,好石质才能保值、升值。

  二是工艺水平。如果对传统文化、砚历史和功能了解的话,就会更追求工艺精到、不繁杂的、可以上手把玩的砚台。那些雕工过于繁杂,甚至手摸上去都扎手的,他们就不会收藏。但另一方面,砚台发展到今日已不是实用工具,而是观赏品和收藏品,因此砚台的观赏性较强,雕刻部分比较突出。传统的砚台简洁、规矩、以实用为主,现代砚台的使用功能退化,变成综合性的艺术品。最好的砚台,既要保持传统的技艺,也要考虑工艺性。

  三是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文化修养的追求,对艺术的需求更高。如果工艺不好、造型不好,无文化内涵,肯定不是好的艺术品。“事实上,在肇庆之外,对端砚的材质了解熟悉的行家仍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对工艺、造型更易了解,受众也因此越来越多。”

  端砚收藏价格分析

  一是可供玩赏。端砚石品花纹美轮美奂,绚丽多姿,若雕刻精美,则更能让人赏心悦目,获得天然美与艺术美的双重享受;同时,端砚石质细腻滋润,入手温柔,摸之如小儿肌肤,让人百玩不厌。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除了以之实用,还将其收藏起来作为摩挲爱物,观赏把玩,历史上就流传有“东坡玩砚”的故事。

  二是可资研究。端砚出众的天然材质和强烈的文化意味,吸引了历代文人研究探讨的兴趣,自宋以来,关于端砚的著述就层出不穷。三是可以增值。近十余年来,端砚的价格一路攀升。1996年版的《肇庆市端溪名砚厂价格目录》中,10寸精工雕花甲级老坑砚的价格仅为2078元,而按今日市价,已逾十万元。端砚已成为人们投资的一个收藏门类。

  现代端砚收藏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就如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情结般,割舍不断。但是,近年来,由于与我国文化同源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加上国内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端砚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端砚雕工艺术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端砚工艺美术大师也不断涌现,端砚的收藏便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高潮。端砚爱好者们在收藏端砚的时候,已经不再仅仅拘泥于对砚石坑种的选择,而是结合砚的艺术感、雕工、石材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现代端砚也正是在满足爱好者们这种心理下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现代风格的。

  工艺大师作品受认可

  目前,在端砚工艺美术界,耳熟能详的全国知名工艺大师有很多,如罗星培、罗耀、黎铿、刘演良、梁弘健等,他们无论是创作山水、人物、花鸟,还是篆刻、书法方面,无不精益求精。尤其是在作品的构思和雕工上都特别讲究,将传统的端砚艺术和现代感结合起来,在艺术表现力上更能符合现代人直接、动感的审美视角,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早已受到端砚爱好者的认同和追捧。

  在去年肇庆举办的中国端砚文化艺术节“端砚精品拍卖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于1999年雕制的作品《中华九龙宝砚》(长51厘米、宽71厘米、厚7厘米,采用当地坑仔岩,)因为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受到爱好者们的关注和争抢。这个宝砚通过竞拍方式,最终以200万元成交,是起拍价25万元的8倍。专家介绍,这次拍卖是国内首次公开举行以端砚精品为内容的拍卖会,而当时气氛火爆,吸引了不少买家的参与,这说明现代端砚艺术鉴赏已经开始转向收藏和投资了。

  现代端砚形制变化多

  其实,端砚鉴赏之风古来有之。端砚在初唐时,端砚面上没有装饰和雕刻,但是从明代开始,因为优质砚石的开采,端砚就从实用型的端砚升华为艺术品了。

  在端砚的选料上除保证“发墨不损毫”的实用特点之外,端砚的制作工艺也开始复杂了,花色逐渐多样,表面的石纹更是丰富多彩。鱼脑冻、青花、冰纹、天青等,在当时都能见到。而端砚的形制和雕刻也有很大的突破。瓜果形、蛋形、神斧形、古琴形、古鼎形,名目繁多、千姿百态。

  现代端砚艺术在古砚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现在能见到的各种现代端砚在制作工艺上精巧绝伦,但是不管端砚艺术如何发展,在挑选端砚的时候,仍然要顾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砚坑和砚材。

  砚材选择仍然重要

  尽管现代端砚变化多端,样式也多引人入胜,但是,对于端砚的收藏和投资而言,砚材、砚坑仍是挑选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坑洞出产的砚材有不同的石质与石品。端砚的名坑有老坑(水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梅花坑,其中以老坑为最佳,它的石质细腻、坚实,被誉为“砚中之至宝”。

  据端砚研究专家们介绍,由于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端砚砚材也日渐缺乏,一些名坑更是接近枯竭,早在七八年前,国家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对老坑、坑仔岩等名坑都陆续实施了“封坑”办法进行保护,解放前的名坑端砚,现在都已经是珍贵的古董文物了,其价格也在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以上。而早年囤积有名坑砚材的工艺商家犹如“皇帝女不愁嫁”,手中的砚材按斤计算,价格年年上涨,所以也导致市面上雕刻成型的名坑端砚和旧端砚的珍贵了。


猜你感兴趣:

1.端砚收藏价值

2.茶盘的收藏价值

3.独山玉有收藏价值吗

    297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