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收藏>

常见的书画造假手法

思行分享

  收藏到假的书画对于收藏者来说会造成很严重损失,所以了解它们造假的方法学会去鉴定真假很重要,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下啦小编为你推荐的常见的书画造假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见的书画造假手法

  勾描线条:造假者用纸或绢覆于字画原作上,用细碳条或尖铅笔双勾描下线条轮廓,如果是书法,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绘画,则按线条轮廓对照原作模仿着色,这类手法以伪造名人题款和名家书法为多。

  改头换面:造假者利用残破字画或无款字画,采取挖、洗、添、改、移等各种手段,将无款作品变成有款作品,将近代作品改成古代作品,将一般作品改成名家作品。

  模仿特征:有很多名人字画,风格极其鲜明,特点非常突出,不少玩字画的“老手”,以不看题款便知何人作品来炫耀自己的“眼力”,造假者抓住这些人的轻浮心理,专门模仿原作特征,以至达到以假乱真程度,使某些骄傲粗心的投资者打眼上当。

  识画先识纸

  中国书画最讲究用纸,有些书画家的书画技法,就是根据纸性演绎而来。当今,要想了解中国书画,离不开研究用纸。现介绍几种书画用纸。

  毛边纸。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嫩,色呈米黄,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耐久程度次于太史连纸。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书写书画,但纸边并不毛。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专刻书籍,所用纸张,极为讲究,用纸量大,常到江西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盖上一个篆刻的 “ 毛 ” 字印章,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这种纸叫 “ 毛边纸 ” ,并沿用至今。史载: “ 天下购善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毛晋)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 ‘ 毛边 ' ,薄者曰 ‘ 毛太 ' ,至今仍存其名不绝。 ” 毛边纸的由来可能缘于此。清乾隆以后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很大一部分书是用毛边纸印刷的。

  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黄色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黄色,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 “ 玉扣纸 ” 。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 “ 重纸 ” 。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 “ 机制毛边纸 ” ,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玉版纸。一种洁白精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 · 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 “ 古田小笺惠我白,信知溪翁能解玉。 ” 元费着《蜀笺谱》: “ 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 ” 《绍兴府志》: “ 玉版纸莹润如玉 ” 。

  连史纸。又叫 “ 连四纸 ” 、 “ 连泗纸 ” ,纸质较厚者又称为 “ 海月纸 ” 。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 “ 老 三 ” 、 “ 老四 ” 而得名。

  机器连史纸。机器连史纸是用机器制造的,颜色稍黄,清末民初才被采用,中华书局印《四部备要》用的就是机器连史纸 。

  书画收藏鉴定必须掌握的知识

  学习书画鉴定的相关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有的较为直接,有的较为间接。中国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讲书画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搞书画鉴定更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的文史知识。如诗词的格律、书法篆刻知识,以及历代帝王的称谓、职官、礼制等。历代着名的书画家,大多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本身就是文学家。他们所写、所书、所题的字画,往往都与历史、文学有直接的关联。若碰到明代画家作品中题有清代某一诗人作的诗词,那么这画肯定是幅伪作无疑。

  干支纪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人民的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律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连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所以掌握干支纪年法,对正确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年龄至关重要。所谓干支,实系天干、地支的合称。干共有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

  以避讳来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也是书画书画鉴定中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关于避讳制度的起源、种类及方法,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专门学问。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避朝讳即是避当代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书画鉴定中,避朝讳相对避家讳比较容易掌握。避讳的具体方法基本有:该字、缺笔、空字、改音等。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等等。避讳的情况比较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清代『四王』之一的王鉴,因其字『玄照』,为避康熙帝『玄烨』名,故作品落款时将『玄照』改为『元照』。落款一般都写成『元照王鉴』或『王鉴元照』。

  古代建筑、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应该掌握的。因每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这些方面就有各自不同的某些特征。这些可以通过历代发掘的实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加以相互印证。如着名的《清明上河图卷》,至今流传有许多本子,而其中只有一件是真的。这是因为北宋张择端的原本无论桥梁、舟车、市肆、城廓等均符合宋代的形制。尤其是城墙除了门洞是砖砌的以外,其他都是土筑成的。而其他伪本的城墙全都是砖砌的,而这种砖砌的城墙要在明代初年才出现。

  看了“常见的书画造假手法”的人还看了:

1.书画造假方式方法有哪些

2.中国书画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3.家里收藏的字画保存方法

4.古玩的真假坚定方法

    141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