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智力运动>桥牌>

关于个人对桥牌认识的文章

谢巧分享

  在学校选了桥牌选修课的朋友们,你们写过关于桥牌的文章吗?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个人对桥牌认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

  关于个人对桥牌认识的文章一:我对桥牌的认识

  从北京举办了世界首届智力运动会后,桥牌被列其中,是我这个桥牌爱好者所乐见的事情。我从参加工作以后接触的第一个业余活动就是桥牌,虽然过程中也有碰到困难的时候,有短暂的中断,但却一直保持至今,并将努力保持和推动其发展,因为从桥牌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乐趣,而且对做人、交友、工作和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但是,每每与其他朋友谈及桥牌,无不感到对桥牌的误解之多、之深随处可见,使得桥牌的价值不能彰显,打桥牌似乎另类而不合时宜,为此愿以一篇短文与朋友分析分享。

  社会上对于桥牌有不少认识误区,有些是不知道桥牌、不玩桥牌的人;也有一些是玩过桥牌、甚至是玩了一辈子桥牌的人。有些人不知道桥牌是怎么回事,而以别人的传言来判断,认为桥牌是外国的东西,且太难、太严肃、太费时间,和其他游戏一样会玩物丧志等,所以造成误解、不愿意接近和进入桥牌,太可惜。有些玩过桥牌、甚至玩了一辈子桥牌的人,对桥牌思考不深、一知半解,认为打桥牌需要脑子特别聪明、联手需要心有灵犀、打桥牌的人特别较真、夫妻不能搭档等等,不仅给自己和联手造成痛苦、浪费时间,也让还没有接触桥牌的人退避三舍。不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不仅桥牌不能在更多的人中间得到普及和推广;而且玩桥牌的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最大收益,还会造成痛苦。

  (一)、桥牌来自外国,且太难、太严肃

  桥牌确实是来自外国,不像麻将那样土生土长,过去就有不少人戏之以“贵族运动”,现在中国崛起和传统文化热的背景下,更有不少人不屑于来自外国的游戏而独钟情麻将;但是马列主义也是来自外国,正像列宁所教导,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是要以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无论学习还是娱乐均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价值论得失。

  有些人认为,打牌就是玩、放松放松,何必那么费劲,又要叫牌、打牌、还要算分等等,太麻烦、太难、太严肃。这种认识也不能说全错,桥牌的入门比起百分、拱猪、双扣等是要困难不少、麻烦不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格言,即使是玩,如果要得到好的、更高的、长久的享受无不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比如下棋、打球、弹琴、爬山,如果你就是不学,那就只能消磨时间,不仅自己得不到乐趣,还会使陪你玩的人大为乏味,如果你下决心学习,那你才能不断长进,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乐趣。桥牌,正是一种在初学的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耐心,之后会不断发现乐趣;而且对你的生活、工作,特别是与人相处大有裨益的一种娱乐性运动。

  (二)、浪费时间、玩物丧志

  浪费时间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有那一种娱乐活动不需要时间呢,更何况娱乐的一个根本目的不就是快乐的度过时光吗?而且,桥牌相比起其他一些运动,相对是容易控制时间的,一般是12副、24副一个单元,也就是1.5小时或3小时;除非是比赛期间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其实,对于浪费时间的说法,也体现人们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与人相处,娱乐是必要的、亲情更是不可少,为此是需要付出时间的,我们应该稍微淡薄一点,把每一点时间都换算成对工作、学习、赚钱、升官的贡献,那未免太累了。

  至于玩物丧志,任何娱乐活动不加自控都难免会深陷其中,影响工作和生活,桥牌爱好者也可能有。但是,与其他娱乐相比,桥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较少这种情况,因为(1)桥牌需要至少四个人才能玩,这就限制了个人深陷其中的机会(2)桥牌较少赌博倾向,客观上不存在上瘾风险(3)桥牌是一门沟通的艺术,真正的爱好者是以牌为介质着眼于交友,多数还可起到促进工作和生活的正面作用。

  (三)、桥牌需要脑子聪明

  这种认识也不能说错,打桥牌是需要动脑子,但是桥牌对智力的要求绝对不是天才,而是正常的智力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桥牌只有52张牌,而每一门花色只有13张,虽然总体上变化无穷,但是对于某一副特定的牌有其规律可循,通过叫牌和打牌的过程,实际上无论坐庄还是防守都可以逐步得到清晰的认识,其复杂性和对智力的要求远远低于围棋等项目。打桥牌的人中认为桥牌费脑子还有两个误区,一个是较真、就是力图将每一张牌都算清楚,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桥牌的乐趣和真谛都在模糊决策,不能不清楚,但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清楚;另一个是当明手的人不会休息,还要去替庄家操心,结果往往是双损—既伤了自己的脑细胞、又伤了联手的自尊心,桥牌设计了一个名手制度既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种仿真,也是在连续作战情况下给大脑的一种休息机制,当明手一定要放心联手、好好休息,才是会桥牌。

  (四)、桥牌需要心有灵犀

  桥牌的叫牌和防守,需要在模糊状态下进行决策,需要有想象力的发挥,发挥得好的牌手就像相互心有灵犀一样,但其实是一个对四手牌逻辑分析“读牌”训练的结果,远不是心有灵犀那样神秘。所以,对于叫牌和防守这种需要双方配合的过程,双方一定要直接把想法说出来、明确的沟通在先,若有疑难的牌例在打完之后进行讨论,这样久而久之就必然会出现“心有灵犀”的喜悦体验;而决不能主观期望“心有灵犀”,只要联手的反应不如自己所愿就是失望、或不可理喻、或故意为难等等,然后频繁跟换联手,或根本不固定联手,那样不仅永远不会出现真正的灵犀,而且必然大大失去桥牌的乐趣和价值。

  (五)、夫妻不能搭档

  所谓夫妻不能搭档是因为夫妻之间无所顾忌,常会因为小小的问题而相互埋怨、导致生气和伤心;而且早期美国确实出现过因为出错牌,气氛的妻子将丈夫击毙的悲惨事例。其实,这是所有联手活动都难免的问题,与其他人联手时即使遇到了误解或失误,也会考虑到情面而有所保留,对自己人则难免吹毛求疵、小题大做,这并不是桥牌独有的问题。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我们成就事业和生活幸福的基础工程,只要两人中有一人多做忍让和解释,通过桥牌的沟通,实现相互的理解和默契,不仅有利于桥牌技艺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家庭和谐。美国桥牌大师,《桥牌是搭档的艺术》的作者罗斯同他夫人搭档取得许多冠军头衔的事例就是桥牌造就幸福体验的最好例证;我自己也是主张家庭和朋友一定要多建立共同爱好,所以更要挑战这种“夫妻不能搭档”的偏见,从一开始就坚决要同黄鹂一起打,虽然中间也不免出现分歧和争论,但坚持有任何分歧都平心静气的讨论、绝不指责是某一方的主观故意,达成一致的认识写下来共同遵守,暂时达不成一致的问题就在打牌过程中有意识的去跟踪体会、寻求解决机会。

  (六)、桥牌的价值

  应该说,桥牌是一种益智的游戏,充满乐趣而又有利于工作和生活,是在快乐中训练沟通合作、全局观念和逻辑思维的最好方式;是有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改进工作配合的智力运动,它被纳入智力运动会是名至实归。

  1、赛制科学,基本消除了牌好、牌坏的影响,成为一种可以体现智力水平的娱乐活动。

  2、其桥牌的名称,以及叫牌、做庄、防守之中几个“桥”的概念,强化了实体的桥和沟通合作之桥在桥牌中的重要性,对于训练人们轻重缓急把握、沟通意识深化都大有好处。

  3、桥牌因为有叫牌法和叫牌过程,使想象力、逻辑思维与决策勇气有机会很好的结合,在对各方资源进行模糊的逻辑分析基础上,做出现实资源与可能的目标恰到好处的订约决策。既不能以很好的牌力(资源)停在一个较低的订约(目标),而使收益太少、导致失败;也不能以有限的牌力和牌型,叫到一个力所不及的订约,招致直接的损失。

  4、坐庄是给每个牌手一个难得的独奏机会,是一种难得的综合分析、逻辑判断和顺序把握的执行力训练。

  5、能够安静的做好明手,不仅是体力智力上一种很好的休息补充;更是一种有进有退的淡然心态训练,如果当明手还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切的想知道联手的牌到底如何、该怎么打、结果怎么样,那就是桥牌大师还未修炼成功。

  最后,我最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反思中得出一个认识。中国文化缺少像桥牌这样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因素,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似乎圣贤就是在最基本的睡觉吃饭之外只有学习和教训别人,使得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也是除了“做作业、看书”似乎就没有什么能说和应该说的了,这样使人难以亲近和喜爱,最后还会因为做不到而容易使人变成虚伪。一阴一阳之谓道,人需要崇高和努力,也需要放松和游戏,如果没有健康有益的放松游戏方法,难免就会使人的生活落入苦涩还是堕落的两难抉择。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品格和情操,不仅要看怎么学、怎么说、怎么干,还要看怎么玩、怎么休息,才是全面真实可靠。

  关于个人对桥牌认识的文章二:以牌会友 提升品位

  来自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熊钰莹同学曾任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桥牌协会会长,她带领着桥牌协会在2013-2015年度大学生桥牌比赛中,斩获多项团体大奖,为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赢得荣誉。

  桥牌不仅是一个智力竞争项目,也是一项高雅的扑克游戏。熊钰莹说她第一次听说桥牌是在刚进入大学时,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几次与桥牌简单接触,被桥牌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在日后的磨砺与锻炼中,她逐渐地成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桥牌运动员,并多次代表学院参加各级竞赛。

  桥牌的乐趣往往来源于牌桌上的较量。十市百校桥牌进校园时,她内心非常激动,虽然与大师过招已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她就和院长张忠海等桥牌高手有过交战,但能再次与大师级人物一战依然让她倍感荣幸。熊钰莹说,强大的对手并不可怕,因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身经百战”的她早已学会如何调整心态,虽然深知对方比自己厉害,依旧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她发现,大师们打牌时也十分谨慎细心,并没有因为实力的差异,而放松警惕,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自身气度体现。

  相对于牌技,熊钰莹更看重的是牌品。她说,在一次比赛中,对方的一句“你好”、“谢谢”令她印象深刻,直到现在,脑海里还保留着对方彬彬有礼的美好画面。她想,内因才是根本,一场比赛的结果不足以让人折服,一个团队的修养才能让人真正钦佩。

  熊钰莹说,桥牌被誉为“智者的游戏”,默契的配合,敏锐的观察,清晰的逻辑和超强的记忆缺一不可,如果无法理解其中的乐趣,便会觉得枯燥无味。所以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大多陆续退出了协会,但最后留下来的都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因为兴趣将他们聚集在了一起。熊钰莹就是在这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港湾,大一的时候,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到桥牌室学习桥牌。桥牌室很热闹,小伙伴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讨论学习。她很珍惜这段友谊,有时搭档失误导致比赛陷入僵局,她从不责怪抱怨,而是和她一起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她清楚地知道,一般出错后自己心里都很清楚,会自责内疚,所以不用再多说什么。有时候,朋友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文科女出身的她,却对逻辑推理拥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次次的斗智斗勇经历后,成就感也随之而来。有时候,在外面比赛时听到别人说,他们是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的,比较厉害,打牌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这个时候,熊钰莹的心里会很开心,能打出一副好牌就像解出了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一样有成就感。不仅如此,在大学之前她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情,直到大学接触到桥牌后她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她最痴迷的时候,一天不碰桥牌就手痒。她认为桥牌可以作为一生的爱好,并已经与朋友们约定好,毕业后依然会经常聚在一起玩,也考虑过今后将兴趣与事业融为一体。

  桥牌协会让熊钰莹从一个性格内敛的女生变成了一个有气魄有胆识的领导者。刚进大学的时候,熊钰莹还只是个腼腆的小女孩,她说:“我总会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很少主动和他人说话,胆子也比较小,是桥牌协会敲开了我封闭的那扇心门,让我尝试与人交往。使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桥牌协会让我找到了归属感,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完善了我的性格……”

  在桥牌协会走过了两个春夏秋冬,熊钰莹虽然不再担任会长一职,但是她一直深深地热爱着桥牌……

关于个人对桥牌认识的文章相关文章:

1.关于桥牌的认识

2.关于介绍桥牌的文章

3.关于桥牌情怀的文章两篇

4.桥牌的发展与完善

5.了解打桥牌的好处

6.桥牌对大脑的锻炼作用

7.关于打桥牌选修课英语作文

    1610445